从位于长春的总装基地,到武汉新洲区的测运控中心,再到东西湖区的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行云公司”)总部,紧张忙碌的气氛越来越浓。因为,离卫星发射的时间越来越近。今年10月,行云公司计划发射“行云二号01、02星”,均为百公斤级的应用卫星。
“当前我们最关注的就是这两个星的研制和发射,要集中公司最核心资源,确保发射成功。”行云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萧磊对支点财经记者说。卫星应用包括遥感、导航、通信、科学实验等领域。若行云二号成功发射,也意味着武汉在通信卫星领域将告别“技术验证阶段”,迈入商用时代。
卫星通信迈入“商用时代”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是由武汉市政府联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以下简称“航天科工”)、华夏幸福打造的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产业基地,也是武汉航天产业“大本营”。多颗卫星按一定规则构成的网络,被称为“星座”。围绕该基地发展,近年来,航天科工在汉落地了“虹云工程”“行云工程”两大通信卫星星座项目。
这对武汉意义非凡。多年以来,武汉在遥感、北斗导航等技术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而行云、虹云两大工程的实施,一定程度能补齐武汉在通信卫星领域的短板。行云公司,正是航天科工旗下负责具体实施行云工程的公司。
填补产业空白值得欣喜,但作为商业项目,首要考量是两大工程聚焦的天基通信(基于卫星及卫星平台的通信)领域是否有市场需求。
答案是肯定的。
地基通信(基于地面通信基站的通信),主要用于人口稠密地区,但在人类活动较少却又需要通信的区域,安装基站、铺设线路难度大,成本高。天基通信则把“基站搬到天上去”——以卫星星座实现全球覆盖,为海上、空中、跨境或偏远地区等场景解决通讯“刚需”。
具体应用方式,“清晰而性感”。
带宽不到4M一般称为窄带,4M或以上才被称为宽带。虹云工程为宽带通信,主攻“天基互联网”,能让人们在任何时间、地点上网;行云工程为窄带通信,主攻“天基物联网”,能通过卫星及地面终端采集物体实时状态,如更新任何地区车辆、船舶动态。
按行业惯例,技术验证卫星是星座计划的“先头部队”。行云工程、虹云工程所属的技术验证卫星,已分别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发射。在此之后,刘萧磊一直带领行云公司团队进行攻坚。他的目标是应用卫星一旦发射,就能切实开展业务。“未来行云二号两颗卫星入轨后将实现组网运行,开始试运营。之后陆续增加的卫星将提高星座重访能力,提升传输频率及质量。”刘萧磊说。
2020年,行云工程计划发射12颗卫星,在2023年完成80颗卫星发射,打造中国首个覆盖全球的“低轨窄带通信卫星星座”。其中,低轨一般指轨道高度在400-2000千米的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相对于高轨,具有传输延时短、路径损耗小的特点。
目前,虹云工程还未公布具体应用卫星的发布时间。本次行云二号发射成功后,意味着武汉通信卫星领域告别“技术验证阶段”,进入商用时代。
“汉产”卫星产业链日趋完善
造一颗应用卫星,与造一颗技术验证卫星的难度不在一个等级。技术验证卫星大都功能单一,应用型卫星多为解决实际应用,难度也指数级增加。从应用型卫星发射流程看,申请卫星频率及轨道资源、寻找火箭、卫星研制需同步进行。
卫星频率及轨道资源是重要的太空战略资源,世界各国在该领域的竞争已从技术层面拓展到外交、经济等个领域。“面对这一国际形势,我们在行云工程频率协调、运营资质申请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力度。”刘萧磊说。以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为核心,航天科工在卫星制造、火箭发射、卫星测运控、卫星应用等方面已形成“汉产”产业链,为行云工程提供后续支撑。
火箭是卫星的运输工具。2016年初,航天科工在汉成立国内首个商业火箭公司——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推出“快舟”系列运载火箭。行云工程首颗技术验证卫星“行云试验一号”,便是搭乘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入轨。下一步,行云二号也将选择“快舟”系列火箭。国内能发射火箭的企业并不多。目前,我国星座计划火爆,未来火箭发射市场可能供不应求。基于航天科工背景,行云公司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最重要、最困难的环节,还是卫星研制。
卫星研制大概流程是,先设计方案及结构,协调供应商生产配件,然后完成整合性总装、一系列实验,最终发射。上述过程中,除整合性总装及最终发射外,行云工程大部分环节都在汉进行。明年下半年,总装环节也有望回归武汉。
2017年12月,航天科工旗下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在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注册,预计2020年末建成卫星生产线。建成后,该生产线将满足年产100颗以上卫星的能力。无论行云工程还是虹云工程,其卫星都有望在此实现“汉产”,成本也会有所降低。
整个卫星研制过程中,行云公司需考虑到所有专家意见、团队意见、合作伙伴意见。包括后期卫星冠名商的选择,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当然,所有卫星应用最核心环节、最大挑战都在下游。没有下游需求就没有卫星需求。若卫星不多,当然也就不需要火箭了。
实际上,为航运船舶、冷链物流、灾害监测、机械设备等领域提供服务的天基物联网应用需求,在国外早已存在。Wind数据显示,境外上市公司ORBCOMM轨道通讯系统、铱星通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2018财年营收分别为2.76亿美元、5.23亿美元、14.65亿美元。
行云公司研发场景
卫星监测大有可为
由于种种因素,迄今为止,境外企业均未大规模开拓国内天基物联网市场。在国内,也暂无出现专用于物联网的商业化通信卫星系统。
这片蓝海,值得抢先布局。
8月中旬,骄阳似火,多台印有“中国武汉”的中欧班列(武汉)集装箱,在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分外醒目。武汉汉欧国际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望明向支点财经记者介绍,这些集装箱均安装有行云公司提供的智能集装箱解决方案,能解决客户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的监管问题,能随时监测定位、温度、门开关等信息。
双方的合作,源于行业痛点。
中欧班列(武汉)经由新疆阿拉山口出境,沿途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国,约18天后抵达德国汉堡。对班列所承载的集装箱而言,整个旅程充满挑战。
各国铁轨标准存在差异,需多次过关、换车。由于途径区域信息化程度的巨大差异,无论货主还是汉欧国际,都很难了解到集装箱实时位置及货物状态。客户都怕交货时间延迟、货物损坏或遗失,更怕的是,有了风险自己还不知道。
“若是中途时间耽误了,还可以转运,门锁非正常开启也可以立刻处理。但若连动态都不知道,补救也就无从下手了。”陈望明说。
集装箱应用服务系统后台界面
2018年,行云公司为此专门开发了一套集装箱应用服务系统。该系统的终端设备由传感器和主机组成,在配置锂电池的情况下,能储存、传输集装箱所处位置、仓内温度、门开关等信息,并发送到后方管控平台。“比如温度突然升高,是不是有危险品自燃了?突然降低,是不是箱体破损、有水渗进去了?这些都能通过参数反映。”陈望明说。
目前,该系统使用的是地面基站。但行云二号发射组网后,该系统会在缺乏地面信号的地区自动切换到卫星通信,突破所有监控盲区——这也是最吸引汉欧国际的地方。“首批终端已经安装了50台,今年预计还会扩大合作,增加上千台终端。”陈望明说。
可以预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中欧班列货运量的增长,货主、第三方物流、政府监管部门的管控需求都将越来越强烈,该市场大有可为。以该合作为样本,行云公司正在拓展其他领域的市场空间。“会按用户需求、服务内容,进行个性化的方案输出,内容不同费用也不同。”刘萧磊说。
为促进行业发展、挖掘更多的应用场景,行云公司还在去年12月牵头组建了国内首个“天基物联网产业联盟”。目前,已有近150家企业加入了联盟,包括科研、制造、运营、服务、应用和金融资本等诸多行业领域,其中不乏大量下游客户。
安装有行云公司终端的集装箱
政府部门是最大潜在客户
龙头强则产业强,要做大武汉天基物联网产业,行云公司还有几个关键因素值得关注。
其一,有足够资金作为“弹药”。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单颗百公斤级应用卫星国内研发制造成本、发射管理成本都在千万元级别。相对发达国家,该费用还是偏高。更大成本来自于折旧——卫星寿命一般为5年,折旧完就会离开轨道,由运营公司再进行补充,这一过程也会带来巨额投入。
当期,卫星研发和制造成本高,发射和在轨运营管理也是笔不小投入。若要构建和维系一个庞大的卫星“星座”,投入更是成倍增长。因此,在今年发射两颗卫星的同时,行云公司正在开展内部增资计划,启动了社会化A轮融资工作,为后续发展备足弹药。“根据规划,预计到2023年左右公司估值将达40亿元,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届时会择机上市。”刘萧磊说。
其二,构建核心竞争力。
国内已有30多家公司发布了星座计划,如东方红、国电高科、九天微星、欧科微、银河航天、千乘探索等,总发星规模超过3000颗。刘萧磊介绍,其中有几个项目跟行云工程类似,也是做低轨窄带通信业务,但从计划到实际落地的还比较少,具备像武汉这样产业链基础的地区也不多。
“我们的核心优势,包括技术团队、体制内的配套资源、国家航天产业基地的支撑、产业联盟企业应用协作等等。”刘萧磊说。
其三,挖掘潜在增量。
国外有40%-50%天基物联网客户来自政府部门,但国内政府级天基物联网市场还是片空白。自然资源部门、应急管理部门、气象部门,都是潜在客户。“譬如,受限于光纤铺设等通信设施建设成本,一些重大水利工程在地质灾害监测点的设置上,会相对保守,这完全能以天基物联网的形式解决。”刘萧磊说。
对此,支点财经记者抛出了一个疑惑:政府部门是否会觉得以前没用天基物联网也没出过太大问题,因而缺乏使用的积极性?刘萧磊表示,从国外经验来看,很多灾害是可监测、可预防的。若因投入不足导致处理不当,“所造成的损失可能比整个行云工程的建设费用都要多”。
“对很多场景而言,天基物联网是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这应该是雪中送炭,绝非锦上添花。”刘萧磊表示,政府采用天基物联网应用,还将促进各行各业对卫星的接受程度,“武汉的卫星产业基础雄厚,可考虑在国内率先推广此类应用”。采访最后,当记者将话题由天基物联网扩大到整个武汉航天产业时,刘萧磊对此极为乐观:“如果地方政府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三年后,武汉在国内商业航天领域的成就很可能仅次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