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航天网 当前在线 8
用户: 密码: 验码:    
  | 本站首页 |   繁體中文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 航天业界 | 运载火箭 | 卫星资讯 | 载人航天 | 航天科普 | 航宇器材 | 天文宇宙 | 航天站点 |
 推荐阅读 | 专题热点 | 本站博客 | 在线留言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航天业界>>航天新闻
  共有 863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125年4月
15
星期二
3:18:22


木星大红斑风暴虽然明显缩小 但并非预示着它将消失
 



  发表日期:2019年12月3日   出处:新浪科技        【编辑录入:飞沙

 


    图中是今年5-6月拍摄到的木星大红斑出现红色延长结构,也被称为“雪花”,具体位置在大红斑东侧。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27日消息,据美国太空网站报道,最新研究显示,虽然木星大红斑云层明显缩小,但是该风暴强度仍然很强。

  木星大红斑是太阳系最强大的风暴,较早期研究表明,至少从19世纪大红斑就一直在缩小,但没有证据表明驱动大红斑形成的漩涡正在发生变化。天文学家并不认为大红斑的未来命运会很糟糕,正如马克·吐温的著名评论:“关于(风暴)死亡的报道被夸大了!”

  多年以来,专业和业余天文学家曾拍摄大量木星大红斑照片,今年5-6月拍摄的照片显示,大红斑脱落较大的“雪花”,从而点燃人们对大红斑缩小之谜的各种猜测。


  然而,观测者并未直接看到大红斑,仅能看到大红斑之上的云层,观测到大红斑周围的“雪花”实际上是风暴相互作用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大红斑风暴自身逐渐减弱的迹象。

  当较小风暴以逆方向旋转接近大红斑时,就形成一个滞点,之后当一个更小风暴以相同方向旋转接近大红斑时,大红斑云层就被打乱“粉碎”,犹如今年春季大红斑东侧出现的“雪花”脱落,而天文学家则重点观测大红斑漩涡的流体动力学、波浪、动荡和水动力稳定性。


  对于大红斑和相关现象而言,这都是正常的,预计漩涡周围的加热和冷却作用将继续为大红斑提供燃料延长寿命。除非木星上发生某种灾难性变化,否则它将无限制地持续下去,直到急流发生变化,所以大红斑应该仍能持续几个世纪存在,当然大红斑或许会在下周崩溃消失,这就是科学研究工作。(叶倾城)


上一篇:科学家发现“另类”矮星系 挑战经典矮星形成理论
下一篇:我国望远镜发现恒星级黑洞:名副其实宇宙“吸光器”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模型制作工艺[17484]
 · 航天模型设计[15541]
 · 航天模型知识[14744]
 · 西班牙工业科技发展中心[14274]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聚合内容 支持火狐浏览器 支持傲游浏览器 支持opera浏览器 支持世界之窗浏览器 支持谷歌浏览器 知识共享

Copyright © 2009-2020 SPACEI.NET.  
晋ICP备080032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