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报道:12月7日,在南通市智慧教育信息化大会上,举行了“2050创客星座计划”首发卫星“南通中学号”卫星命名仪式。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通中学号”卫星为全国首颗以学校命名的科学实验卫星。该卫星将于2020年下半年择机发射,主要功能为对地观测和包括对特殊气象及极光的观测。南通中学的学生都可参与该卫星的设计研制和测控应用。
中学生参与“筑梦”航天 “南通中学号”卫星明年发射

△通讯员供图
据介绍,“2050创客星座计划”为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联合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创造教育分会及国内著名的相关航天企业共同发起。该计划主要面向年轻人,计划发射108颗卫星,并由108所有代表性的中学的学生参与卫星设计、研制和数据应用等环节。通过该计划,为全国范围内对航天有兴趣的学生提供认知航天、触碰卫星和动手参与的机会,以发掘和培养更多的航天爱好者和有创新天赋与潜力的中学生。
这108颗卫星发射后将组网运行,参与进来的学校将形成联盟,共享相关课程和卫星数据,并开展协同创新实践活动。“南通中学号” 是“2050创客星座计划”108颗卫星中首颗以学校命名的卫星。
命名仪式上,国内知名航天企业联合向南通中学颁发了“南通中学号”卫星命名证书和捐赠证书,南通中学党委书记陈文辉代表学校接受了证书。按照计划 “南通中学号”卫星将于2020年下半年择机发射,轨道高度为700公里,主要功能为对地观测,包括对特殊气象和极光的观测,幅宽100KM,分辨率15m。此外,这颗卫星在设计时还添加了播放校歌的功能,届时南通中学校友覆盖的区域都能接收到。
“南通中学积极响应 ‘2050创客星座计划’,联合发射‘南通中学号’卫星,就是希望能为学校开展航天基础教育和卫星工程实践提供广阔的平台,进一步激发和培养他们对航空航天的兴趣。”南通中学校长成锦平表示,南通中学的学生都可以全程参与卫星的设计研制和测控应用,共同开启“航天路”。
“南通中学号”卫星将遨游太空 系“2050星座计划”中被命名的首颗,计划明年择机发射
另据江海晚报网消息:昨天(12月07日),南通中学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一颗以“南通中学号”命名的卫星即将进入设计制造阶段。如一切顺利,该卫星将计划于2020年下半年择机发射。文件显示,本次命名的“南通中学号”卫星是“2050星座计划”108颗卫星中首颗被命名的卫星。
这是108颗系列卫星的首颗
这颗以“南通中学”命名的卫星,是由上海蔚星公司、中星航(南京)卫星公司、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联合发起,国内多家企业参与的“2050星座计划”中第一颗卫星。“2050星座计划”面向全国初、高中生提供航天基础教育和卫星工程实践,预计发射108颗卫星。108颗卫星全部发射后,将在太空中组网运行。所有参与该项计划的学校将形成联盟,共享相关课程和卫星数据,并开展协同创新实践活动。
据了解,“2050星座计划”的108颗卫星将选择国内有代表性的中学和中学生参与卫星设计、研制和数据应用等环节,为全国范围内对航天有兴趣的学生提供认知航天、触碰卫星甚至动手参与的机会。文件显示,该计划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学生参与卫星的设计、发射和应用,发掘和培养更多的航天爱好者和有创新天赋与潜力的中学生,将他们打造成为中国航天的新脊梁,造就中国航天的新未来。
通中校友可听到太空传来的校歌
据南通中学校长成锦平介绍,此次计划升空的“南通中学号”卫星,主要有三大功能。首先是向全球广播通中校歌。只要在卫星的覆盖范围内,国内外的通中校友都能通过制定方式接收接听。其次,该卫星设有深空探测和对地观测功能。只要通中校友提供在观测范围内的坐标点等数据,可由通中学生在校内的测控平台上,对深空或者地面,开展观测。最后,该卫星具有星载实验设施,通中学生可通过测控平台,利用卫星低轨道上微重力和近似真空的特点,开展高中物理等学科实验。
上海蔚星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赵峰表示,按照目前的计划,“南通中学号”卫星将设计成一颗重量在5~10kg的纳卫星。卫星进入太空后,计划采用高度为700公里的极地低轨道。目前卫星设计指标为幅宽100km,分辨率15m,已设计有全球广播、深空观测、对地观测等功能。他说:“按照目前计划,明年下半年很多的火箭发射计划可搭载南通中学号,但我们优先考虑的是‘长征’系列等国家发射计划。”
已有通中同学参与卫星研制
成锦平在发布会上表示,这次卫星的命名,将为南通中学开展航天基础教育和卫星工程实践提供广阔的平台。今年10月,南通中学的4名同学和两名老师已经参与到卫星的研制过程中。今后对于卫星的研制和应用,将进一步激发和培养通中学生对航天宇宙的极大兴趣,将更好地推动早期培养、早期发现拔尖创新人才。
成锦平透露,南通中学已经开始着手筹划和卫星相关的三大实验室的建设。即卫星制作教学实验室、卫星测控实验室和卫星数据分析实验室。明年暑假期间,3个实验室将在卫星升空前初具规模,投入运营。
成锦平最后说:“南通中学的定位是多元发展、精品高中,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方向是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为学生的未来提供各种各样的可能。追求科学和技术在通中有良好的传统,迄今为止已有25个院士出自通中。今后通中学子通过和‘南通中学号’卫星的接触,希望能从他们中涌现出中国的‘马斯克’,也希望更多的院士在他们中间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