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国人的智慧写入浩瀚太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创新纪实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有一个不足20人的班组,却是全国“工人先锋号”。他们的工作既不是加工产品,也不是制造模具。他们令人瞩目的最新成果,是为长征三号火箭设计了一条直接将嫦娥二号探月卫星送往38万公里外地月转移轨道的“天路”。
这个以团队核心——中国科学院院士余梦伦的名字命名的班组,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班组”这个称谓的惯常想象。而它,正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创新团队的一个缩影——在近16万员工中,拥有硕士学位的超过2.2万人,2500多人拥有博士学位。32位院士、100余名国家级专家、300余名学术技术带头人、430余名型号总指挥和总设计师,构成了这支航天军工人才队伍的中坚。
“仅在宇航领域,2011年,集团就实现了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空间交会对接、嫦娥二号飞赴日地第二拉格朗日点展开深空探测试验、北斗二号导航卫星组网运行等重大任务。全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执行了19次宇航发射,位居世界第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马兴瑞说:“我们先后攻克了火箭控制与高精度发射,飞船总体技术,制导、导航控制技术,空间交会与对接、组合体控制与管理等国际宇航界公认的难题,20余项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创新引领走向太空之路
2011年中国航天最令人瞩目的,无疑是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的两次完美对接;而最令国人期待的,当属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投入试运行,中国人的全球定位系统有望在2020年前后达到全球覆盖……在这两大工程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都是主力军。
“中国航天的研究秉承积极进取的态度,有更优秀的研究人员。他们在宇航科学与工程各个领域积极探索、发展迅速……”美国航空航天局资深科学家亚瑟·波兰这样说。
对于这一点,近年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八大区域建设航天科研生产基地可以作为一个例证。
北京南苑——运载火箭总体科研基地;北京唐家岭——空间飞行器总体科研基地;北京永丰——航天电子科研生产基地;北京云岗——航天空气动力研究与试验基地;天津滨海新区——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和超大型航天器研制生产基地;上海闵行——运载火箭、空间飞行器的设计研制生产试验综合科研生产基地;陕西西安——火箭发动机和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科研生产基地;四川——我国现役运载火箭的后方批量生产基地。
以八大基地为支撑,从运载火箭到卫星、航天器,从系统集成到快速研制、规模生产,各个方面的能力和水平都在稳步提升。
创新成果惠及百姓生活
在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的交会对接中,仅“对接机构”这一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就经历了十多年的技术攻关。这是我国航天史上最复杂的空间机电一体化产品,在研制过程中,连同地面试验系统,科技人员共提出了45项专利申请。
事实上,最近3年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每年专利申请量都超过100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比重不断攀升。集团公司成立12年来,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达51项,其中包括国家最高科技奖1项,国际科技进步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12项。
而将航天科技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迅速惠及百姓生活,也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直不懈的努力。
利用卫星网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旗下航天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推出了“数字投递”业务。“我们就像是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片源服务的快递员。”航天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君说,只需装一个“小锅”,“卫星影院”每年可以提供500部以上海内外高清大片,50部全球热播电视剧,200多部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纪录片。“数字农家书屋”可以让农民朋友们通过观看教学片来获取农业知识,更能迅速缩短城乡间的“数字鸿沟”。“我们的‘投递’内容可以是音像、电子读物,也可以是游戏、软件、实用传媒等数字化产品……”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变、灾情频繁发生,农作物的类别、品种复杂且耕作制度差异较大,农作物估产是个难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旗下的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利用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对农作物的长势、播种面积来估产,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了强大的高科技保障。目前,遥感卫星数据已广泛应用于农林、矿产、城市、环境、防灾减灾等各个领域……
不仅如此,诸如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利用自身创新优势所取得的太阳能光热发电关键技术突破,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环境、化工、能源、交通、建筑、电子等众多领域的高性能碳纤维产品等,也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创新人才传承航天精神
拥有竞争力的核心,是拥有人才。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创新型人才被视为“第一资源”。人才成长一般需要10年,而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这个过程被缩短为三到五年。
在培养人才方面,各部门各有绝招。“余梦伦班组”,就有一套颇具“火箭特色”的“育人法”——新员工入组,班组首先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知识大餐,作为“加添燃料,助推起飞”;当他们打下一定基础后,则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导引航向,带领绕飞”;当年轻人在技术上能独当一面时,则鼓励他们到发射场接受磨练、参加国际交流追踪前沿,“承担重任,鼓励领飞”。
有资料显示,在两大航天强国,美国的航天骨干人才平均年龄为50岁左右,俄罗斯为60岁左右。而在中国,平均年龄只有40岁,青年一代航天英才已经崛起。
“在‘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着力突破载人空间交会对接、月球着陆探测、多星组网、新一代运载工具、长寿命高可靠卫星平台等一系列世界级航天关键技术。”马兴瑞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