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41岁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艾伦·马斯克。
22日凌晨,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向国际空间站发射“龙”飞船,这是人类向空间站发射的首艘商业飞船。
携带近500公斤货物
美国航天局的电视直播显示,当地时间3时44分,搭载“龙”飞船的“猎鹰9”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这次发射原计划在2月进行,但因技术故障数次推迟。
如果一切顺利,“龙”飞船此行将是首次由私营企业的飞船向空间站运送补给。不过,美国航天局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均对“龙”飞船此行持谨慎态度。
航天局商业飞行研发项目代理主任麦卡利斯特说:“这只是一次测试飞行,航天局将此视为学习机会。”太空探索技术公司21日说:“演示飞行具有高风险,其目的是确定并解决潜在问题。”“龙”飞船高约6.1米,直径约3.7米,此行携带近500公斤货物,主要是食品和衣服等,一旦任务失败,损失也不至于太大。
接近空间站将“考试”
按计划,“龙”24日将从空间站下方大约2.5公里处飞过,并进行一系列轨道机动及设备检测,以确认其通信和导航系统处于可控状态。欧洲和日本货运飞船首次与空间站对接前也要经历类似程序。
如果通过测试,美国航天局将下达对接指令。“龙”将“贴”在空间站下方大约10米处飞行,空间站两名宇航员操纵机械臂捕获“龙”飞船并实施对接。“龙”将与空间站对接约两周,随后将承载600多公斤载荷返回地球。此次任务成功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预计将从航天局获得价值16亿美元的合同,向空间站发射12次货运飞船。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2010年成功试射“猎鹰9”号火箭,并将“龙”飞船模型送至相应轨道,由此成为首个将试验飞船送入近地轨道并控制其返回的私营企业。
拟3年后发射载人飞船
根据设计,“龙”经改装后还可运送宇航员。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打算2015年发射载人飞船。
美国航天飞机去年退役后,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人员和货物的“重担”都落到了俄罗斯肩上。目前,美国航天局鼓励私营企业开发往返国际空间站的“太空巴士”,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等4家企业在竞争这一项目。
■ 影响
民间企业终结“政府航天史”
自人类探索太空以来,政府主导几乎所有航天活动
对于这次飞船发射活动,多家外媒均以“开启一个新的时代”来形容。自人类探索太空以来,几乎所有航天活动都由政府主导,直到2012年5月22日。
“每一次航天发射都令人兴奋,但这一次尤其激动人心,因为它可能代表美国航天进入一个新时代。”美国总统奥巴马首席科学顾问霍德林在飞船发射后说。
美国媒体报道称,22日,当“猎鹰9”号腾空而起,刺破拂晓的夜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便创造了历史,“由私人公司将飞船送到国际空间站,这是史上头一遭,过去,这样的事情主要由政府来做,直到本周二。”
自去年航天飞机全部退役后,美国的私人太空企业便开始准备“接棒”,用民间研发的火箭和飞船将货物甚至宇航员送到国际空间站。如果“龙”飞船能成功与国际空间站对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将成为继美国、欧盟和日本后,第四个拥有与国际太空站对接能力的实体。
“猎鹰9”号发射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创办者,首席执行官艾伦·马斯克立即在推特上发表感言,“猎鹰飞得非常完美,‘龙飞船’也进入轨道,我感到背后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我。”
当飞船顺利进入轨道后,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控制中心响起热烈掌声。这一场景,在之前美国宇航局的历次发射活动中都能看到,不过,这次不同的是,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不再是西装革履,而是大多衣着随便,穿着T恤,牛仔裤,甚至短裤。(百千)
■ 背景
硅谷红人造就龙飞船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首席执行官艾伦·马斯克曾说,他的终极目标是要让人类在火星上定居。
马斯克是靠网络支付系统发家的亿万富翁,被称为“硅谷钢铁侠”。《钢铁侠》第二部的部分镜头就在SpaceX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总部厂区拍摄。该剧导演说,饰演钢铁侠的小罗伯特·唐尼就是从马斯克的创业经历中获得角色灵感。
在硅谷成功后,马斯克将目光投向了偏门的领域——造火箭和宇宙飞船。马斯克曾说:“我没有穿着能飞到接近太空的钢铁服,但是我想我们能造出飞到太空的巨大火箭。”
马斯克曾涉及汽车制造。在马斯克看来,人们可以拥有便宜而稳定的汽车,那么这个规则也将适用于火箭。2002年SpaceX成立后,许多批评家认为马斯克不可能成功,这也是马斯克以“龙”这一神话形象命名飞船的原因。“龙”飞船的名字来自于美国民谣歌曲《神龙帕夫》。
10年过去了,于去年终止了航天飞机计划的美宇航局有望与SpaceX签署一份价值过亿美元的合同,后者将为美国宇航员提供运输补给,单次费用为1.33亿美元。这使得SpaceX拥有比其竞争对手轨道科学公司超过2亿美元以上的价格优势。SpaceX的目标是将航天运输的成本降到最低,该公司在其官网上明码标价,称会给顾客最实惠的价格。为了降低成本SpaceX甚至从网上购买过二手仪器,找最便宜的打捞公司打捞火箭残骸。
SpaceX高管汤普森说,马斯克从传统航空机构挖走人才,并结合其互联网经验,“他们在一起想出新的方式来设计和制造火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