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之约 高光谱相机探油气资源
天宫一号就是一个小型的空间实验室,航天员接下来的重要任务,是完成一些科学实验。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副总设计师张善平介绍,实验的难点是“每次都是第一次”。这些实验项目是在几百家科研机构中选出,是百里挑一。
□实验器材
打包挂舱壁防飘走
天宫一号是我国空间站的雏形,它的最主要任务也是供航天员们在太空做实验。神九3名航天员在天宫生活的10多天,大部分时间也将在此做科学实验。
透过镜头可以看到,天宫实验舱前方的舱壁上,挂着大大小小的包裹,里面装满了各种实验器材。由于舱内处于失重状态,所以要把器材打包装好,航天员工作时用一样打开一样,不然这些器材就会飘浮在空中了。
为探索航天员长期驻留太空的医学变化规律和防护措施,“天宫一号”装载了很多空间医学实验设备,针对太空特殊环境专门研制,涉及航天医学、生物、物理、电子技术、工程等多学科。
同时,天宫一号也为下一步空间站的建造进行先行实验,相应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及失重环境方面一些单项、专项实验。相比此前的神舟系列任务,“天宫”的实验设备和项目大大增加,航天员工作量也相应加大。
□实验项目
环境监测资源勘探
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副总设计师张善平此前曾介绍,天宫一号上安排的空间科学实验,主要有地级环境监测、空间材料科学和空间环境探测3个方面。
通过一个高光谱相机,可进行地级环境监测,这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在食品安全、大气污染、农作物重金属含量、国家油气资源等方面都能进行探测。
在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方面,主要开展了复合胶体晶体生长实验,这被誉为21世纪可能带来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材料,看在太空无重力的作用下胶体晶体的结晶过程,探索新材料。
而在空间环境方面,有带电粒子探测、大气密度探测、物质监测、电子扰控探测等,从而为航天器轨道的精确定位、交会对接的实施提供基础。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介绍,这些实验项目此前已随天宫一号在轨展开,航天员现在可以检测整个设备工作状态。
□实验活动
“海绵”吸收冷凝水
昨天,航天员进行了抽吸冷凝水实验。
人生活就会有汗液,呼吸就有水汽,通过冷凝之后,自然就产生冷凝水。“但天上与地面唯一不同的就是有微重力,如果水汽在空气中温度变低的话,它就会形成一个一个小的液滴,在微重力的情况下,气液混合到一起,航天员一呼吸就会从鼻子、呼吸道里进去,影响生命安全。”航天员训练中心环控生保研究室主任董文平说。
吸收冷凝水的吸水材料如同海绵,一旦饱和后,就需要航天员进行人工操作。董文平介绍,“有一个抽吸泵,把固化到吸水材料里的水通过负压的方式抽出来,放到储水容器里头。”
轨道维持找着陆场
昨天15时19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完成了交会对接后的第一次轨道维持,结果表明,轨道维持达到预期目的。
记者通过北京航天飞控大厅大屏幕上的实时三维动画看到,天宫一号尾部喷出橘黄色的火焰,加速飞行。三位航天员身着蓝色的工作服,将自己固定在限位器上。约7秒钟后,组合体又进入了平稳的飞行状态。
此次组合体维持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飞船返回时其轨迹能准确经过着陆场。组合体在轨运行期间将视情进行2次轨道维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