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这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随着一架架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也逐渐变成现实:2003年至2008年间,中国航天员被三次送入太空并平安归来。当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等航天员被称为民族英雄之时,鲜有人知道他们的训练之苦、飞船的研发之难……近日,总参谋长陈炳德、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等中央军委委员,为我们揭秘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历程。
神六发射前两天曾遇虚惊
早在1999年,中国就研制出了自己的神舟飞船,据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透露,神舟号飞船从研制开始就瞄准了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水平,迈过美国和苏联几十年间无人飞船-单人飞船-多人飞船的发展历程。其中,器械质量至关重要。用中央军委委员、总装备部部长常万全的话说,在质量管理中,“要求各系统拿着‘放大镜’找问题”,继而解决问题,使问题“归零”。
也正是这种谨慎的态度,使航天工程人员不止一次在飞船发射前及时发现并解决了问题。李继耐说,在第一架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进场前最后一轮地面试验时,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在飞船返回缓冲发动机出现故障时,返回舱座椅缓冲机构不能完全满足安全设计要求。为了确保航天员的绝对安全,2003年7月 28日,即飞船进场的前两天,工程第31次总指挥、总师联席会议权衡利弊,果断决策,下决心研制改进型座椅缓冲机构,而且要赶在飞船加注推进剂之前完成。时间不足70天,而按照正常的研制生产速度,则需半年以上。于是飞船系统和协作单位的研制试验工作者们夜以继日连续奋战,仅用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圆满完成了任务,一场惊险终于变成了惊喜。
2005年神六发射前,曾有一场虚惊:10月9日完成船箭地联合检查之后,按照测试发射工艺流程要求,进行火工品回路阻值测试。而测试过程中,却意外发现一个插座有一个点缩针。当时一位老专家提出,缩针问题可能会导致短路故障。此情况引起了各方高度重视,指挥部立即召开会议,决定组织工程专家、技术人员分析问题,查找原因。而此时,距预定的发射时间只有两天。神舟六号飞船还能在12日如期发射吗?包括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陈炳德在内的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
发射现场立即组织科技人员进行补充测试、测量,安排这一插头的生产厂家分析情况;同时,直接和提出这一疑问的那位老专家谈话,弄清问题的症结所在。此时却发现,包括这位老专家在内,大家都没见过这种插头的内部构造,问题的提出仅仅是推测和怀疑。于是马上决定,剖开一个插头看个究竟,彻底弄清那一点缩针会不会引起短路。结果很快就清楚了,从插头的内部材质和结构看,那个点的缩针不可能引起短路。陈炳德清晰记得当时那位老专家的话:“我是搞电路的,过去还真没见过这种插头的内部结构,现在心里有底了,我收回自己提出的疑问。”
此时,发射现场补充测试、测量的结论和生产厂家的试验结果也同时报来,这一问题不会影响发射任务。终于在10月10日晚上,指挥部召开会议,决定神舟六号如期发射。而此事却给陈炳德留下深刻印象:“老专家很可爱、很认真,他们既能高度负责、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又能实事求是、勇于否定自己的看法。”
航天员选拔制度探索了30年
2003年10月15日,搭载着航天员杨利伟的神五飞船在太空飞行的21个多小时里,杨利伟按计划准确无误地完成了110多项操作。其中,在飞船入轨后补发太阳帆板展开指令、飞船返回制动时补发舱段分离指令、飞船返回着陆时果断手动脱伞等一系列关键动作,都完美无缺、分秒不差。在火箭点火发射的瞬间,北京航天指控中心的医学监督岗屏幕上显示:杨利伟的心跳依然只有每分钟76次。资料表明,国外航天员在火箭发射的瞬间,心跳达到每分钟140次仍属正常。而杨利伟则创下了宇航员心率最稳定的纪录。
但鲜有人知道,直到神五飞船发射前一天,任务指挥部才正式确定杨利伟为首飞航天员,与他一起接受同等训练的,还有翟志刚、聂海胜2人,而他们则是从1506名飞行员中精心选拔而出的。航天员要求之高、筛选之严格可见一斑。据李继耐介绍,从20世纪60年代起专家就一直在为寻找一条科学的航天员选拔、训练和医学保障的技术途径而努力探索。为了得到第一手信息,科研人员还亲自接受环境负荷试验,以切身的感受作出评价。期间,先后有100多名锻炼员参与了实验与试验工作。
从1996年起,我国开始在空军飞行员中选拔航天员,在1506名飞行员中精心选拔出14人,成为第一批预备航天员。199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正式成立,从1998年3月到2003年10月,经过5年多严格的科学训练,14名预备航天员全部通过了所有训练课目的考核,获得三级航天员资格。“对我们来说,几乎是达到智力和身体极限的考验和挑战”,杨利伟回忆说,航天员的训练涉及空气动力学、电工电子学、天文学、高等数学、航天医学、自动控制、系统工程、计算机、航天技术、英文等基础理论训练和体质、心理、航天环境耐力及适应性训练、专业技术训练、飞行程序与任务模拟等8大类50多门课程,但“眼睛里看到的、触摸到的、学习了解到的,都让懈怠和畏惧无处藏身”。
2003年7月,总装备部专门成立了以总指挥为主任的首飞航天员评选委员会,按照科学严格的程序和标准,确定了其中5名航天员进行强化训练和针对性训练,使他们的几项重点能力又有了较大提高。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优中选优,于9月6日确定了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等3人为首飞梯队,其中杨利伟的各项综合考核指标名列第一。
为了准备神七飞船的宇航员太空出舱,14名航天员再次为完成太空出舱任务接受极具危险性的高强度模拟训练。尽管他们有着优于常人的体质,但在水槽训练中,在水下负重240公斤,心率达到150-160,经常累得连吃饭拿筷子的力气都没有。在低压舱训练中,训练服内气压只有40千帕,相当于海拔 7000米高度的气压。每次训练结束,人回到常压状态,常常是晕眩恶心,十分难受。飞船通往太空的轨道舱门被称为“生命之门”,要在太空飞行中,开启这扇门需要完成多个动作,特别是在穿着舱外航天服的情况下,每做一个动作都要耗费很大的体力。45种出舱状态故障模拟训练、48种飞行状态故障模拟训练,每一种他们都要训练上百次。
舱外航天服研制创速度神话
飞船要完成空间出舱活动,需要具备3个主要条件:一是飞船要具备保障航天员出舱的功能;二是要有进行出舱活动的舱外航天服;三是要掌握航天员出舱活动训练技术。其中,舱外航天服尤为关键。“中国航天员应该穿中国自己的舱外航天服出舱,真正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技术”,常万全回忆说,当时这一意见顺利得到了中央批准,两名担负出舱任务的航天员,分别穿着我国研制的舱外航天服和从俄罗斯引进的舱外航天服,其中,穿国产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进行出舱活动;同时鉴于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为确保成功,决定把原定为2007年发射神舟七号的计划,调整到2008年进行。
而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也有这样一条醒目的标语:“一定要让我们的航天员穿着我们自己研制的舱外航天服,圆满完成出舱活动任务!”这是他们对祖国作出的庄严承诺。他们受命研制任务时,距神七发射只剩下不到4年时间。
为了验证舱外服手套的冷热防护性能,设计师冒着手被烫伤和冻伤的危险,在正负120摄氏度的设备中进行试验。为了检验舱外航天服的安全性,每一个设计师都穿着舱外航天服进行试验。在任务最紧张的时候,中心要求,副主任设计师以上人员不准自己开车,大家都用“没有权力生病”告诫自己,“我们的健康不仅仅属于我们个人,也属于舱外航天服研制事业”。常万全介绍说,当时有位设计师脚骨折了,坚持每天在爱人搀扶下一瘸一拐来到办公室;一位女工程师刚参加工作时身体很好,两年下来累得3次晕倒在试验现场;一位博士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视力突然从1 .5下降到0.1,治疗出院后又立即投入工作。
在太空环境下,舱外航天服背包门如果封闭不严,将直接威胁航天员生命安全。为了使锁闭门闩和开口销座这两个部件完全匹配吻合,操作人员在航天服总装的半个月时间里,以“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反复打磨,硬是把口径只有几毫米的不锈钢小孔打磨得跟镜面一样光滑明亮。在舱外服手套制作过程中,每只手套要缝三四千针,一针扎错全部报废,无法返工。制作人员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精心缝好一针一线。在舱外服头盔面窗试验中,为了彻底查清面窗爆裂的原因,他们3 天3夜没睡觉,3个实验室24小时通宵达旦试验,对疑点一个一个排查。一位服装工程师在试验准备中,通过玻璃套管上的一丝可疑光纹,及时发现并解决了舱外服水流量计渗漏这个重大隐患,确保了产品质量。
由此也酿造了速度神话:方案研制仅用了2年之余,初样研制仅用了13个月,正样研制只花了7个月。共用47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般需要8到10 年才能完成的工作。2008年6月,我国第一套舱外航天服终于成功研制出炉。而在近4年的研制中,先后完成了100多项大型系统试验,所有原材料全部进行了复验,所有元器件全部进行了二次筛选,产品验收合格率达到100%。
在常万全看来,如果我们第一次出舱,航天员穿的是国外的舱外航天服,则还要再次发射一艘神舟飞船对自己研制的舱外航天服进行试验和考核。而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也证明,发射时间虽然调整了,但由于研制成功了舱外航天服,突破和掌握出舱活动技术的任务目标实际上提前实现了,并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
资料整理 《南方都市报》记者葛倩
资料来源 《强军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