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重新定义恒星适居区:地球或处适居边缘
根据科学家重新定义的恒星适居区,地球处在适居区边缘。适居区距离恒星不远不近,温度适中,允许液态水存在
这幅图像展示了适居区与不同类型恒星之间的距离。地日距离为1个天文单位,大约相当于1.5亿公里
根据新的计算结果,地球处在太阳适居区的边缘
北京时间2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恒星周围的适居区也被称之为“金发姑娘区”。这一区域距离恒星不远不近,温度适中,允许液态水存在,进而孕育出生命。通过更精确的计算,美国科学家重新定义了适居区的边界,结果发现地球处在太阳适居区的边缘。
研究小组表示他们的研究对搜寻外星生物的“行星猎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领导人、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拉维-库马尔-科帕拉普指出:“这项研究将对可能在适居区内发现的系外行星数量产生重要影响。”借助于获取的最新数据,宾州大学地球科学系的研究小组对20年前研发的模型进行了更新,用于确定所发现的行星是否处在适居区。处于适居区的行星具备拥有液态水的条件,支持生命存在。
通过将新评估数据与此前的模型相比较,研究人员发现适居区与恒星之间的距离超过此前预计。根据刊登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立基于此前由宾州大学地球科学教授詹姆斯-卡斯汀研发的模型,对恒星周围的适居区范围进行更为精确的计算。
研究过程中,科帕拉普和研究生拉姆斯-拉米莱兹利用了最新的温室气体吸收数据库——大气分子吸收光谱数据集(HITRAN)和高温气体数据库(HITEMP)。这两个数据库收录的有关水和二氧化碳的信息的准确度超过此前的数据库,允许研究小组利用一个20年前研发的针对其他恒星的突破性模型得出新的评估数据。
借助于这些数据以及宾州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超级计算机,研究小组能够计算出其他恒星周围的适居区范围。在此前的模型中,水和二氧化碳并没有像新模型那样被大幅吸收,导致行星不得不进一步靠近恒星,才能被视为适居区行星。根据新模型,一些此前被认为处在适居区的系外行星可能并不处在这一区域。在新模型中,人类所在的地球处在适居区的边缘。不过,新模型并没有参考云层反馈这个因素。云层能够反射辐射,稳定地球气候。
新模型能够帮助科学家进行系外行星研究,可用于确定美国宇航局“开普勒”探测器发现的系外行星是否处在适居区。迄今为止,“开普勒”探测器已发现2000多颗潜在的系外行星,新计算结果有助于确定哪些候选者最有可能处在适居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