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16名中国航天员和2名欧洲航天员在山东省烟台市附近海域,圆满完成为期17天的海上救生训练任务。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在真实海域开展救生训练,也是首次有外国航天员参与我国组织的大型训练任务。
此次海上救生训练,由中国航天员中心组织实施,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提供训练保障,主要针对空间站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应急返回溅落海上开展专项训练,旨在提高航天员海上自主出舱、生存和救援技能,磨练航天员意志品质,增强团队协作和实战能力。
海上救生训练设置理论培训、单项操作训练和综合训练3个部分。18名航天员按照3人乘组模式编为6个乘组,欧洲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Samantha Cristoforetti)(女)和马蒂亚斯·约瑟夫(Matthias Josef Maurer)被编入不同组别,与中国航天员共同完成训练。经过周密设计、充分准备和精心组织,全体航天员圆满完成了海上自主出舱、海上生存、海上搜救船救援及海上直升机悬吊营救等科目,掌握了海上自主出舱的方法与流程,熟悉了海上生存环境和救援模式,增强了与救援人员以及航天员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
中国航天员中心副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航天员海上救生训练是根据年度训练计划安排的,中欧航天员都表现出坚韧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展现出优秀的个人素质和技术水平。通过训练,进一步验证了航天员海上救生训练方案、海上营救方式、航天员海上自主出舱方法与程序设计的合理可行性、训练方法的科学有效性,为空间站任务应急搜救奠定了坚实基础。她同时表示,此次训练为载人航天领域开展国际合作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组织实施模式,为开展国际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据了解,2015年5月,中欧双方签署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欧洲空间局关于在载人航天领域开展合作的长远目标和实施步骤》,明确了2015年至2017年为技术交流阶段,中欧双方参与对方的航天员训练活动。在此框架下,2016年6月至7月,中国航天员叶光富赴意大利撒丁岛,参加了欧洲航天员中心组织的洞穴训练。(肖建军杨璐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