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7日,“AI卫星”创业公司银河航天官方网站正式上线,欢迎访问:http://www.yinhehangtian.com
时间拨回2016年终,近年来的资本寒冬,让许多“互联网+”项目四处碰壁、纷纷倒下,诸多新兴创业领域陷入了突如其来的困境。然而,困境之下,国内商业航天领域却是曙光乍现。
12月27日,国新办发布《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明确“2030年跻身世界航天强国行业”的愿景,同时传递了两个鼓舞人心的重要信号:一是建设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二是鼓励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和力量加入卫星系统与应用,大力推动商业航天发展。
恰逢此时,银河航天应运而生,创始人兼CEO李会保正式宣布,银河航天致力于通过小型化、网络化、AI化模式,计划2022年前,发射650颗微纳卫星,打造全球首个AI卫星星座。创新研发的“人工智能+大数据”AI卫星星座,自组式部署构建全球探测感知太空传感器网络,可以达到十分钟级重访、全球米级对地AI监控成像,实现遥感大数据的实时智能推送。
“互联网+卫星”“人工智能+大数据”,这是银河航天对自身的定位,也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卫星应用服务进行的深度融合,并将努力实现以全球最低价格、最高质量、最好服务,提供卫星需求分析、方案设计、生产制造、运载发射、地面运管、人工智能、大数据、数据处理等的一站式AI卫星发射服务。
同时,银河航天积极为国民经济服务,为相关专业卫星数据服务商提供海量优质、实时的遥感大数据,用于国土资源、林业、渔业、畜牧业、矿业、能源、环保、交通、安全、防灾减灾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分析和专业数据挖掘。
银河航天也为国防建设开展服务,利用AI卫星星座重访周期短,搭载载荷多的优势,实时掌握全球重要军事基地、空中高速运动目标、海上大型舰船的实时态势。平时为研究重要对手军事活动规律提供人工智能分析和大数据支持;战时为掌握战场动态和重要军事目标活动情况提供实时态势。
当前,商业航天正在成为新的风口,无论从市场需求方面,还是即将到来的以物联网、车联网为代表的万物互联时代,所有这些都是在呼唤太空互联网和天地信息一体化尽快成为现实。
在此背景下,银河航天通过先进、成熟、可靠的研发技术,研制成功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颗AI卫星,在卫星生产标准化、批量制造及机械化总装方面,让微纳卫星的生产成本急剧下降;在激光通信和太空路由器等关键载核技术方面,保证了AI卫星星座间及与地面的高速通讯;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处理分析方面,让AI卫星星座可以完成星上高速预处理,并提供定制化的智能数据挖掘与遥感监控;与具备雄厚实力的多家航天集团成为战略合作伙伴,让火箭发射与星座部署有了运载保障。
在所谓的资本寒冬里,银河航天如此创新的领先模式引得资本市场闻风而动,上线不久就获得了中经汇财领投的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轮投资。不仅如此,银河航天也与宁夏中卫市达成合作,计划2018年6月在酒泉卫星中心发射全球首颗AI卫星“中卫一号”。
“中卫一号”是由银河航天自主研制的全球首颗AI卫星,星上搭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I芯片。卫星轨道高度539公里,对地分辨率3米。卫星具备遥感影像星上预处理能力,侦照任务自主规划能力,能够满足中卫市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国家安全等国计民生诸多领域的需求,实现诸如沙坡头风景区遥感等定制化数据获取,为中卫市云计算平台提供重要的空间遥感大数据来源,并用于验证面向普通行业及大众的遥感大数据智能处理与个性化服务的技术及模式。
雄厚的技术实力得益于精英凝聚的团队,银河航天从创立到不断发展,凝聚了一群立志发展商业航天的精英技术人才。银河航天技术团队主要来自航天五院、八院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与院校的专家技术骨干,目前已研制完成了“银河一号”试验卫星载荷与“中卫一号”卫星,未来计划2022年前部署完毕由650颗微纳卫星组成的“银河系”卫星星座。
“小卫星、大星座”,“银河系”AI卫星星座分为可见光、红外、高光谱、雷达四个子星座。每个子星座包含160颗卫星,以及10颗备用卫星。星座部署完后,可以实现对全球任意目标的近实时监控,重访周期达到10分钟级。提供低成本、近实时更新的大数据,实现“热点”与“全局”兼顾的全球覆盖,充分挖掘单颗卫星收集的碎片化遥感数据的关联信息,将个体价值转化为群体价值,具有广阔的经济、国防、教育等用途。
作为创业团队,银河航天希望用市场的力量完善国内航天领域生态建设,也更快速地推动中国航天技术进步。银河航天团队所有成员坚信,“只有勇于创新才能征服无垠的太空,只有努力奋斗才能完成美丽的太空中国梦!”
(本文来源:银河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