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注意到了吗?越来越多的车载导航仪不仅在用GPS,也在用北斗,甚至优先使用北斗。北斗信号的源头来自北斗导航卫星,未来其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现代快报记者近日从位于上海的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了解到,继今年11月我国成功发射两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后,北斗三号第二组卫星预计明年初发射。2018年前后,将发射18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其实早已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当你不认识路时,你可以使用装有北斗卫星导航接收芯片的手机或车载卫星导航装置找到你要走的路线。同样,共享单车、出租车,可能都装有北斗导航系统。
“全球有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包括大家熟悉的GPS和北斗。”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研究员沈学民介绍,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现在正处在建设和应用推广的阶段,由五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定位精度是5米,时间精度保持5个纳秒左右,测速是0.2米/秒,这是我们北斗向全球承诺的一些基本性能。”
GPS的“资历”很深,用户覆盖全球。可能不少人会问,有了GPS,为啥还需要北斗?沈学民解释说,卫星导航系统就像一把钥匙,如果用GPS,这把钥匙就一直掌握在美国人手里。事实上,GPS系统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靠。“一旦对我国关闭了GPS,那么我们就收不到GPS信号,这可能威胁我们的国防安全,民用方面也是一样。”他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北斗是最安全靠谱的。
值得一提的是,11月5日19时4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四颗、第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据悉,这是北斗三号卫星的首次发射,也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实施的首次航天发射,拉开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战幕”。
沈学民透露,根据计划,2018年前后,将发射18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20年左右,将完成30多颗组网卫星发射,实现全球服务能力。
在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的AIT厂房(即总装集成测试实验的厂房)里,我们看到了北斗三号M7/M8正样发射星。它的外表是银白色的,身上布满了“长枪短炮”,看起来非常霸气。
“第一组卫星11月5日已经发射了,这是北斗三号第二组卫星。用通俗的话说,它还没穿衣服,等明年年初穿了衣服后,就可以发射了。”沈学民介绍,未来中国将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届时可以达到米级甚至厘米级的精度,这意味着,像无人驾驶汽车等应用就可以实现了。
(本文来源:北斗天汇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