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航天网 当前在线 75
用户: 密码: 验码:    
  | 本站首页 |   繁體中文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 航天业界 | 运载火箭 | 卫星资讯 | 载人航天 | 航天科普 | 航宇器材 | 天文宇宙 | 航天站点 |
 推荐阅读 | 专题热点 | 本站博客 | 在线留言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航天业界>>航天新闻
  共有 601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天宫一号今年将“受控”坠落 残骸会落入指定海域
 



  发表日期:2018年1月11日   出处:中国青年报        【编辑录入:飞沙

  天宫一号今年将“受控”坠落 航天专家:不会危害地面

  本报北京1月9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作为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其太空旅途将尽之际再一次走近公众视野:前不久,部分外媒有关“天宫一号已失控并将撞向地球,对地面造成安全威胁”的说法一时间甚嚣尘上。我国多位航天专家对此回应道:天宫一号一旦“受控”坠落,剩余残骸将落入指定海域,不会危害地面。

  提起天宫一号,中国人并不陌生,2011年9月29日该飞行器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迈入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换言之,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此后3年里,天宫一号先后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交会对接,系统验证了自动交会对接、人控/手动交会对接等关键支撑技术,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2016年3月16日,这个战功赫赫的“中国造”全面完成使命,正式终止数据服务。当时就有天宫一号坠落将产生安全威胁的说法。2016年9月,在天宫二号发射升空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对此回应——

  天宫一号运行轨道仍在持续、密切的跟踪监视之中,平均轨道高度约370公里,而且正以每天100米的速度衰减,在寿命末期,将主动离轨,陨落南太平洋。

  这种“跟踪监视”持续至今,并通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方网站对外发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轨道状态每周公告”。最近一次的公告提到:2017年12月17日至12月24日,天宫一号运行在平均高度约286.5公里的轨道上,姿态稳定,形态未发生异常。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实验室系统总设计师朱枞鹏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提到,我国一直在监控天宫一号,他还透露,预计在今年上半年让它坠落。其坠入大气层后就会烧毁,剩余残骸将落入指定海域,不会危害地面。

  事实上,让航天器受控坠落有其国际惯例。航天专家庞之浩表示,运行在近地轨道的大型航天器退役后,国际通行的做法是让其受控坠落到南太平洋一处远离大陆的深海区,那里被称为“航天器坟场”。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进步号系列飞船,美国的康普顿伽马射线望远镜等都坠落于此。

  不同的是,天宫一号重量仅约8.5吨,相比20吨级的和平号空间站等体量小不少,庞之浩说,只要燃烧充分,不会留下太多残骸。

  按照武平此前的说法,经分析,天宫一号大部分结构部件将在陨落过程中烧蚀销毁,对航空活动以及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很低,可能性极小。

  她还提到,自2000年起,我国就开始实施空间碎片专项计划,在空间监测、防护、预警、减缓及应急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些举措都表明了我国对于空间碎片问题的高度重视及行动决心。


上一篇:好奇号在火星发现奇特管状结构 或由"生物扰动"造成
下一篇:太空神秘“小绿人”的真相:只是一个“星体家族”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模型制作工艺[17462]
 · 航天模型设计[15514]
 · 航天模型知识[14716]
 · 西班牙工业科技发展中心[1424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聚合内容 支持火狐浏览器 支持傲游浏览器 支持opera浏览器 支持世界之窗浏览器 支持谷歌浏览器 知识共享

Copyright © 2009-2020 SPACEI.NET.  
晋ICP备080032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