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2018年“中国航天日”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李国平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8年中国航天日的筹备情况、中国航天一年来的取得的新成就以及新时代的发展远景。
主题:“共筑航天新时代”
今年“中国航天日”的主题是“共筑航天新时代”。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判断,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号令。
我国航天事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标志的辉煌成就,中国已成为一个航天大国。在2016年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建设航天强国的新号角,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也走进了建设航天强国的新时代。
以“共筑航天新时代”为主题,就是为了号召社会各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推动航天强国建设,奋勇踏上新征程,共筑航天新时代。
全国:“中国航天日”整体情况
针对今年航天日期间活动安排,中国航天日活动办公室与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了联系。据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8日下午,国家各有关部委、各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航天企事业单位以及有关高校、社团,围绕“共筑航天新时代”主题,将举办科学讲堂、航天展览等活动300余项。
一大批航天展馆、航天设施、实验室、车间等也集中向社会公众和大中小学生开放。活动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一批院士专家走进大中小学,为青少年进行科普宣讲;在天津,航天员王亚平将为大中学校学生讲授航天知识;就连偏远的西藏、青海、新疆等地也结合地方特色推出系列活动。有关情况,将在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网站进行公布,欢迎公众积极参与有关活动。
主场:“中国航天日” in 哈尔滨
今年航天日的主场活动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宇航学会、哈尔滨工业大学承办。主场活动将由开幕式、中国航天大会、卫星应用与国际合作论坛、商业航天国际论坛、科普宣传周、知识竞赛、报告会等20场系列活动组成。
4月24日上午9点到10点,将举办主场活动开幕式。在开幕式上,将授予三个单位国家航天局航天科普教育基地、颁布嫦娥四号中继星和搭载的哈工大研制两颗微卫星名称。今年中国航天基金会设立了“航天基金奖特别奖”,奖励对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功人员,在开幕式上将为获奖的6位航天专家颁奖,每人奖励20万元,是航天领域金额最高的奖项。为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推动航天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发展,中国宇航学会等还设立中国航天创新创业大赛,开幕式上也将为获奖团队颁奖。开幕式上,中国国家航天局、中国气象局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将发布合作意向书,将优化中国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的配置,实现风云气象卫星对亚太空间合作组织成员国更全面的覆盖,提供气象卫星数据资源和服务。
4月24日上午10:30,首届中国航天大会拉开帷幕,将有来自政府、国有和民营企业、高校的一些权威人士作主题报告,届时中国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先生也将会作主旨发言,介绍中国航天发展趋势及相关政策。随后将有12场专业论坛陆续举办,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将围绕航天科技发展与创新、航天军民融合、遥感应用与国际合作、航天产业发展与合作、航天教育与文化等热点话题,深入交流研讨,共商航天发展大计。
4月24日上午,还将举办“航天技术助力龙江振兴”座谈会,参会的院士专家、有关部委和企业领导与黑龙江省领导,就航天技术支持黑龙江发展进行座谈交流。
4月24日下午,将举办“卫星应用与国际合作论坛”,主题是“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助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会议期间,将发布《2018中国高分卫星应用国家报告》、《高分应用综合信息服务共享平台2.0版》、首届高分智慧旅游大赛颁奖及第二届“美丽乡村”大赛启动等多项信息,还将为“国华卫星应用产业基金”揭牌。
4月21日-29日,还将举办“中国航天日”科普宣传周,展示探月工程、载人航天、北斗导航、高分专项以及航天应用等方面的最新成就,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此外,主场活动期间,中俄航天员还将与大中小学学生开展互动,并举办第二届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论坛,来自全国200多所中学校长参加论坛。
今年航天日活动还得到国外同行的重视,联合国外空司司长将通过视频祝贺“中国航天日”,有关国家驻华使馆官员、来自20多个国家共计100多位国外航天专家学者参加本次航天日活动。
亮点:首届中国航天大会
在今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里面,中国航天大会应该是一个有特色有亮点的活动。今年之所以设立航天大会是出于多方面考虑。因为我们国家发展到现在,航天涉及面非常宽,业内人士非常希望能够有一个机会有一个平台,大家一起就一些重大的航天政策、前沿技术等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另外国外的同行也希望有机会及时了解中国航天发展的现状,也希望中国这些航天专家们一起就一些共同关心的国际化问题进行探讨。
设立中国航天大会的主要目的,一个是将中国航天大会打造成各部门、包括一些大型企业权威信息发布的平台,打造成国内外同行技术交流的平台,打造成社会公众了解中国航天的平台。由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协作为指导单位,中国宇航协会、中国航天基金会作为主办单位,中国航天大会将于4月24日上午10:30开幕,届时将有一系列重量级权威人士的专题报告。在主旨报告后,还有12场专业论坛,专家们将就航天领域有关话题进行深入讨论。中国航天大会设科技创新与发展、遥感应用与国际合作、产业发展与合作、教育文化等四大板块。还有科普宣传;从现在情况来看,报名参加这次中国航天大会的人数将超过2000人。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会议摸索更好的经验,把后续的会议策划得更好。我们计划每年航天日主场活动都要同期举办中国航天大会,作为“中国航天日”主场重要内容。
“成绩单”: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自去年第二个“中国航天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为战略目标和方向指引,全力推进航天创新驱动、军民融合。从2017年4月24日以来,我国航天实现宇航发射25次,将53颗卫星送入太空,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一是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2017年4月,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交会对接、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等试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收官之战圆满完成。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五号按计划稳步推进,嫦娥四号任务如期转入正样研制阶段,即将在今年实施嫦娥四号中继卫星和探测器发射,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巡视探测。8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步入全球组网新时代。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三号卫星投入使用,高分一号02、03、04星成功发射,高分地面系统数据接收站网全面建成,高分卫星应用国家整体能力初步形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支撑手段。2017年6月,我国首颗硬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成功发射,该卫星工程是国防科工局会同中国科学院组织实施的重大空间科学任务,填补了我国空间硬X射线探测卫星的空白,实现了我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由地面观测向天地联合观测的跨越。在轨测试期间,“慧眼”成功监测到双中子星合并产生引力波事件,为全面理解该引力波事件和引力波闪的物理机制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2017年,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成功发射,通信容量超过我国已研制发射的通信卫星容量总和(达20Gbps),将促进自主宽带卫星通信在高铁、船舶、飞机等移动载体以及企业联网、应急通信等领域的应用。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在轨交付,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观测系统实现更新换代。圆满完成实践十七号卫星高轨空间试验,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高精度定位测距、高轨空间碎片观测等30余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顺利通过在轨试验考核。国际首颗大气和陆地综合高光谱观测卫星高分五号、国内首颗设置红边谱段的多光谱遥感卫星高分六号研制顺利,将于年内实施发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23颗卫星立项实施,将为我国国土资源调查、环境保护、气象预报、防灾减灾、海洋监测和交通运输等方面提供高精度、定量化、长期稳定地服务。
三是航天产业发展打开新局面。目前,我国在轨卫星超过200颗,空间信息正加快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技术融合,卫星应用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20%,已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截至2017年底,高分专项部署了20余个行业应用示范系统建设,设立了30个省级数据与应用中心,我国民用遥感卫星数据分发量累计超过1000万景,卫星电视直播用户突破7000万,“北斗”车载终端持有量超过400万套。一批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航天活动,0.5米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已开始商业化运营。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深入推进航天军民融合,加强航天技术成果推广,研究制定卫星、运载火箭和地面设施等商业化发展指导意见和鼓励政策,加快航天制造业和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航天产业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的增长点。
四是航天国际合作取得新成果。我国一贯坚持和平利用太空,共享航天成果。一年来,按照《关于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建设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总体要求,全面推进“一带一路”空间信息走廊的建设与应用,中国航天技术及服务进一步融入全球、开放共享,惠及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心相通和人文交流,成为我国与沿线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新亮点。嫦娥四号任务已确定搭载荷兰、德国等国家的4台国外科学载荷。中国与意大利联合研制的电磁监测试验卫星成功发射。中法海洋卫星研制进展顺利,将于今年下半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实施发射;中法天文卫星已进入工程实施阶段。中巴地球资源04A星研制工作进展顺利,开启“南南合作”新篇章。由中国倡议推动的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已完成合作方案的设计和合作协定的编制,在去年召开的金砖国家会议期间,俄罗斯总统普京高度赞扬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取得的成绩。在推进我国航天宇航产品与服务“走出去”方面亮点纷呈,中国为阿尔及利亚研制的通信卫星成功发射,两国元首互致贺电,开创了中国同阿拉伯国家航天合作的成功先例,将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三步走”:新时代的发展远景
“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新时代对中国航天的使命召唤。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航天强国建设:第一步,2020年左右实现重点突破,加速迈向航天强国;第二步,2030年左右实现整体跃升,跻身航天强国之列;第三步,2050年之前实现超越引领,全面建成航天强国。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重点任务,一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好航天重大工程;二是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商业航天发展;三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秉承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深化航天国际合作与交流;五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加快《航天法》等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中国航天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航天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来源:中国航天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