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7日电(赵竹青)今日11时1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一号C星。海洋一号C卫星是我国海洋水色系列卫星的第三颗卫星,也是我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十二五”海洋业务卫星的首发星。
记者从卫星的抓总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获悉,海洋一号C卫星的成功发射和在轨运行,将拉开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海洋业务卫星的序幕,实现对全球海洋水色的长期、连续、稳定探测,支撑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海洋预报减灾、海岛海岸带动态监测与海域使用管理、全球变化数据服务等业务,并服务于气象、环保、农业、水利、减灾、交通等行业,为我国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谱写新的篇章。
大幅提高我国海洋综合调查效率
海洋一号C卫星具有大面积、同步、全天时、全天候等特点,可为我国海洋综合调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开展海洋调查工作,以往只能利用传统的船舶等调查手段,海洋调查工作周期长、所需人力多、投入物力大。利用海洋卫星进行海洋调查,可大大提高观测效率,减少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具有非常高的经济效益和时间效益。
助力海洋预报及预警,整体提升海洋防灾减灾能力
我国是一个海洋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随着我国海洋产值的增加,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随之增加。海洋一号C卫星的成功发射,将有效提升海洋风暴潮、赤潮、海冰、海浪等灾害事件的预防、监测、预警、评估和指挥决策等能力,避免和减少沿海地区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发挥重大作用。
显著提高我国大洋渔业的经济效益
海洋一号C卫星可快速获取大洋渔场环境信息,实现远洋捕捞指导,显著提高我国大洋渔业的经济效益。利用海洋卫星遥感,提取海温、叶绿素等海洋初级生产力信息,制作金枪鱼、竹荚鱼等大洋渔场环境信息预报产品,缩短侦鱼时间,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大幅度提高大洋渔业的投入产出比和劳动生产率。
为全球大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海洋一号C卫星的成功发射,将在极大程度上解决海洋界长期缺乏的长序列稳定、连续的水色资料的问题,大大促进水色环境遥感学科的进步。更有意义的是该卫星发射必将吸引一批海洋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与,从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作出有价值的成果,同时也促进相关学科的进步,为全球大洋环流和海平面变化的研究做出重大的贡献。
卫星资料以近海海域的研究为重点,将在近海水色环境评估、海陆相互作用以及海岸带开发规划制订、海洋执法管理以及专属经济区(EEZ)综合管理等方面发挥效益;同时随着卫星星上存储能力的增强,将在实现全球范围内我国关心海域特别是大洋渔场的探测以及极地考察等方面具有重大科学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