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颗6U和12U的立方星将被发射至太空,组成星座,以引领全世界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深空科学探索……11月19日,“首届中国微小卫星大会”在西北工业大学召开。会上,该校发起的“国际大学生立方星星座深空探索计划”,将助力国际大学生和青年学者实现探索宇宙的梦想。
作为近年来航天科技领域研究的热点,微小卫星技术已成为航天技术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对地观测、通信与导航、深空探测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此次大会吸引了来自20余个国家的近400名专家学者参会,围绕微小卫星总体设计、航天创新科学任务、发射与测控等主题开展广泛交流、深入探讨。
以“航空、航天、航海”为特色的西北工业大学,是欧盟第七框架协议QB计划亚洲唯一发起单位,同时还是亚洲总协调单位。该校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合作与工程实践经验,研制的“翱翔之星”是世界首颗12U立方星,其规范和标准已在世界各国推广,并开展了世界首次外层空间自然偏振特性探测。
“本次大会是推动国际航天领域高校和研究机构深入合作的一次重要尝试,希望通过专家学者们的思想碰撞,产生一些新思路新想法,为微小卫星技术的关键难题解决提供建设性意见。”该校校长汪劲松在大会上表示。
会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余琦发布了由西北工业大学发起的“国际大学生立方星星座深空探索计划”。他说,该计划是秉承外空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发射10~20颗6U和12U的立方星组成星座,引领全世界高校和研究机构参与,共同开展小行星探测等深空科学探索,助力国际大学生和青年学者实现探索宇宙的梦想。
余琦同时表示,“国际大学生立方星星座深空探索计划”不仅是一个国际科学星座计划,更重要的是一个国际大学航天创新的联盟,是国际大学生和青年学者探索宇宙的联盟。中国国家航天局将全面支持该计划的实施,并将为该计划提供免费运载发射机会,以及政策、通信频率协调、发射许可等方面的支持。
据悉,此次大会由“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主办,国际宇航联合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及IEEE西安分会联合主办,中国国家航天局指导,西北工业大学承办。会议包括国际立方星及应用创新设计大赛、学术论坛、会展三大部分。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