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新闻网讯(首席记者 杨斌鹄) 12月8日,由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提供全部动力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开启中国航天器的第5次奔月之旅。不过,这一次,与5年前“嫦娥三号”首次登陆月球不一样的是,嫦娥四号探测器,将代表全人类首次登陆探访月球背面。
作为中国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提供了全部动力系统,一级使用8台推力为75吨的常规发动机,其中芯级4台、助推4台;二级采用1台相同推力的常规发动机,并配4台游动发动机;三级使用两台8吨推力的氢氧发动机。六院还为嫦娥四号着陆器推进分系统配置了全部动力,包括1台7500N变推力发动机和近30台小推力的姿控发动机。
这也是航天六院研制的系列动力第五次为嫦娥卫星提供全部火箭发动机和空间推进系统。而强大精准的动力,成为嫦娥奔月最可靠的保障。他们有的力如千钧,助推嫦娥四号探测器脱离宇宙速度,向着遥远的奔月轨道飞去;有的身轻如燕,在接近月球表面时实施精准的悬停、制动,让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登上月球背面的每一步都将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航天六院的工作人员保障嫦娥四号发射(图片由航天六院提供)
火箭发动机专家、航天科技集团六院院长刘志让说“‘嫦娥四号’任务,作为今年航天飞行发射的重中之重,成败与否,火箭与卫星动力的可靠精准,至关重要。只有极致追求质量,极致追求性能,才能让每一台发动机都身手不凡,表现完美。”
从嫦娥三号到嫦娥四号的五年间,或者说在中国探月的艰辛道路上,航天科技集团六院研制队伍探索与攀登的步伐从未停歇,每一步都有大的改进,都有满载的收获。此次参照以往探月工程和载人航天用发动机的优选确认要求,六院对此次任务中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动机配套的57种共65项零组件产品按要求进行优选确认。组合件、总装配套过程中,除特别指明的优选确认的零、部、组件外,其余参与配套的产品也尽量选择性能好、无超差质疑内容的产品。
发动机装配中的严苛要求,是保证发动机质量的关键。发动机总装导管安装尺寸偏差按设计要求值的80%加严控制;发动机对外接口数据全面量化;导管内腔100%经过专业人员用内窥镜检查多余物。发动机出厂前的气密性检查试验,采用氦质谱检漏和皂泡法同时进行,但在皂泡法检查时延长检查每一个部位时间,特别是以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均观察30秒以上。
在对一二级及助推发动机钎焊身部焊缝X光射线检测中,由常规胶片检测改进为数字化实时成像检测,这是最大的一项技术改进。改变了以往底片影像变形大,黑度不均匀、工艺繁杂,不可调节的弊端,减少了评定难度,故障排除更为稳妥有效。
记者了解到,2018年以来,六院承担了异常繁重的重大飞行发射任务,30多次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开创了该院研制交付发动机的历史新高。40年前,该院研制交付的火箭发动机只能满足3至5次发射需要;而如今该院研制团队就将研制与交付能力提升了将近10倍。今年以来,由该院研制交付的火箭发动机和空间推进系统,次次发射均取得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