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航天网 当前在线 295
用户: 密码: 验码:    
  | 本站首页 |   繁體中文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 航天业界 | 运载火箭 | 卫星资讯 | 载人航天 | 航天科普 | 航宇器材 | 天文宇宙 | 航天站点 |
 推荐阅读 | 专题热点 | 本站博客 | 在线留言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运载火箭>>运载火箭
  共有 734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划过长空402秒谢幕
 



  发表日期:2019年2月15日   出处: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录入:飞沙

央视新闻客户端:20181027日下午4点整,我国首枚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行持续402秒。很可惜,距离入轨最后15秒,第三级箭体飞行姿态出现异常,卫星没能进入预定轨道。从开始做“朱雀一号”,到最终发射,也经历了400多天。飞行一秒钟,研发一整天,像一个巧合。虽然发射任务失败了,但每一秒的飞行,都见证了我国民营航天的一步前进。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首枚民营运载火箭的点点滴滴。

遗憾!“朱雀一号”发射最终失败

△发射前等待人群

蓝箭航天创始人兼CEO 张昌武:其实我们最揪心的时刻是在地面点火的一瞬间,在地面爆炸,坐地雷,都是最恶劣的情况,我相信对于国家的发射场来讲也是不能接受的一种结果,幸好没有发生,当然从火箭研制的角度,我们还不能寄希望于这种运气。

“朱雀一号”每顺利完成一个动作,发射现场都会爆发出欢呼声,然而短暂欢呼后,所有人的神经会马上再次紧绷起来。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过去一年多来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仿佛电影一般,一幕幕浮现在大家的脑海中。

蓝箭航天火箭研究部副总经理 戴政:在整个飞行过程中,我们会不断地去回想我们曾经研制过程中,它的那些关键点。

朱雀一号想要冲出大气层,首要解决的第一个关键点,就寻找到重量轻、性能好、造价还得相对低廉的热防护层。

蓝箭航天火箭研究部副总经理 戴政:如果(火箭)外表面不做防热处理的话,它在飞行过程中,就会像流星一样被烧掉。

对于国家队的运载来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切都是现成的。而朱雀一号所需的防护衣在哪里?全国有没有企业能生产?这样的企业在哪里?现有的材料能不能达标?一切都是未知数。

蓝箭航天副总裁 火箭研究部总经理 刘建:一家一家去调研,当时我们也调研了十几家,(他们)没有接触过火箭。

兄弟单位推荐,网上逐个查找,全国重点考察,最笨的办法也是唯一的办法。朱雀一号从研制到发射,周期仅为一年,当团队找到合适的材料时,就已经花了1个多月,而找到材料,也只是第一步而已。

蓝箭航天副总裁 火箭研究部总经理 刘建:但他确实没有做过火箭的这种(防热层)喷涂的工艺,也没有这种工房。找了一个相当于汽车的喷漆房,来实施我们舱段的这种喷漆。还起明火了,确实那一次也是比较惊险的。这也说明其实民营在起步阶段是非常艰难的。

光是造出安全可靠的运载火箭,已然不易,作为民营航天,团队还得想方设法降低成本,这样才能有市场竞争力。朱雀一号在一、二、三级固体发动机的选择上,完全采用的是成熟并且大批量生产的“货架”产品。全箭总长19米,箭体直径1.35米,一级和二级为同款发动机,这就造成火箭又细又长,长细比值也达到了16,处在一个危险的边缘。这在国内固体运载火箭的设计上尚属首次。

蓝箭航天火箭研究部副总经理 戴政:太长的话对火箭来说,在飞行过程中它容易抖起来,容易晃。大长细比的弹性稳定控制技术,这个关键技术如果突破不了,那么火箭一定会偏离它原来预先设定的飞行轨迹,那么一定会面临的一个结果就是,我们把它炸掉。

花了四个月左右的时间,有我们一些独创的姿态控制的算法,去克服这样一个大长细比的这种控制难题。应该说是我们公司也是第一次突破,或者说是独创的吧。

通常而言,火箭整流罩正常分离后,火箭基本发射成功。然而,朱雀一号在飞行到第393秒时,箭载摄像头拍下的画面显示,身后的宇宙空间开始“天旋地转”,9秒后,朱雀一号在印度洋上空失联。

蓝箭航天创始人兼CEO 张昌武:发射的当天那个时刻无比紧张的,我跟我的同事,我们攥紧了双手。其实在三级火箭开始进入到分离以后飞行状态以后,我们都感觉可以去庆祝这一次发射圆满完成了。

蓝箭航天创始人兼CEO 张昌武:但是没想到,这一瞬间的转折,一个戏剧性的结果。

但其实对于航天来讲,只要你有质量控制有漏项的地方,最终的风险会必然暴露出来,不是这一次暴露出来,也会是下一次暴露出来,这就是航天的风险,也是航天的魅力所在。

朱雀一号真正开始进入研制阶段,是在201711月,到20181027日最终发射,经历了将近1年。30多人的研发团队,来自四面八方,也是第1次合作。

作为我国首枚发射升空的民营运载火箭,“朱雀一号”注定和数字“1”相关联。比如,它在最需要的时刻,拿到了我国第一张民营运载火箭发射许可证,进入了国家发射计划序列,这在我们国家航天领域对民营企业尚属首次,第一次走通了民营运载火箭从研制到发射的全流程,这里面很多事情都是破冰的,有着特殊历史意义。看似一切刚刚好,但背后却充满了化险为夷的起伏。

“生死”几经反复 一切刚刚好

2015年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政策给了民企参与商业航天的广阔空间,这一年,我国民营商业航天出现创业初潮,第一批民营商业火箭公司相继诞生,研制并发射“朱雀一号”的蓝箭航天,也在这一年的6月成立。

蓝箭航天创始人兼CEO 张昌武:人,最重要的还是找到合适的人。在早期给运载火箭项目找投资仍然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

政策上的利好消息接连不断。2015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印发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的通知》,鼓励支持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发展。201612月,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国家政策导向,鼓励国内各类资本参与航天、卫星发射领域。到2017年,军民融合推进力度进一步加大,出现了星际荣耀、星途探索等第二批民营商业火箭公司。蓝箭航天也伴随着政策的破冰突飞猛进,“朱雀一号”的研发开始全面提速。这张照片,记录了201711月,朱雀一号正式进入工程研制阶段的重要瞬间。

蓝箭航天创始人兼CEO 张昌武:其实没有一个特别正式的启动过程,因为本身是一个创业企业,我们决定要做一件事情,大家就分头各自去搞设计,然后搞供应链的调研,然后搞政策的研究。

至此,决定我国首枚民营运载诞生的宏观政策趋势和研发团队,两个先决条件已经具备,但朱雀一号的终极命运仍欠一股东风。

蓝箭航天创始人兼CEO 张昌武:发射许可的申请本身是一个具有巨大不确定性的事情。

尽管民营公司做火箭在技术上有诸多难点需要逐个突破,但这30人研发团队当时最大的担忧,并不是能不能制造出来,而是造出来了,能不能顺利地发射。

蓝箭航天创始人兼CEO 张昌武:拿到发射许可,它其实比造出来这个火箭可能还要难。原来都是国家队怎么样去申请发射许可,但对于一个民营企业来讲,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对于我们对于监管来讲都是一个新的课题。

蓝箭航天创始人兼CEO 张昌武:先不管最终发射许可是不是能够顺利地拿下来,但我们要把火箭在我们期望时间内给做出来。毕竟我们是一个新生事物,凭什么发射许可要给到你,从来没有觉得国家得政策应该天然地在那等我们,企业还是要证明自己的能力的,这扇门自然会打开的。

20188月底,朱雀一号在西安总装完毕,箭已上弦,终于,201810月,在最需要的时刻获得了发射许可,这意味着伴随着朱雀一号的出厂,它可以进入国家发射场去展开首飞。

蓝箭航天创始人兼CEO 张昌武:最后我们发现,不管是我们,还是监管,其实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充分的共识,远远超乎我们的预期,国家颁给民营企业的第一张发射许可,第一次送到国家发射场进行第一次民营企业发射,对于整个行业来讲其实都有一个示范效应。

拿到发射许可并不意味着此后就一帆风顺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虽然已经允许朱雀一号入场发射,却并没有与之匹配的发射塔架。全新订制的起竖台架,能不能与朱雀一号严丝合缝的匹配起来,也决定着朱雀一号的成败。

最终,团队克服了种种困难,让朱雀一号竖立在了发射场上,等待一飞冲天。

从宏观政策到微观研发,这枚民营公司研发的“朱雀一号”,经历了种种化险为夷,却在终极环节上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发射当天,蓝箭航天CEO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也许就差了一点”,并坦言,包括在地面爆炸等最恶劣的问题其实全都预演过,结果,一个完全想不到的“小部件”出了故障。民营航天,还需奋进向未来。

跨越艰难险阻 不愿再“功亏一篑”

从点火升空,到最终在印度洋上空失去遥测信号,“朱雀一号”最大飞行高度为33.7万米(337千米),最快速度6300/秒。蓝箭航天事后公布的“朱雀一号飞行试验结果初步解读”显示,在飞行393秒后,三级“末修姿控动力系统某推力室输送管损坏,导致控制力下降和推进剂泄漏,姿态控制力异常、推进剂提前耗尽”。

蓝箭航天副总裁 火箭研究部总经理 刘建:火箭滚起来,我要让它纠过来,不让它滚,或者说俯仰偏航的时候,我要把它给纠过来,推力室它没有燃料了,相当于产生不了推力了,这时候相当于没法纠箭体的姿态了。393秒左右整个出现了泄露,从图像里面也能比较清楚地看到。

9秒后,第三级最终失控,搭载的“未来号”微小卫星未能按照预定计划入轨。

“朱雀一号”总投入约7000万元,历时一年研制,首次发射就承揽业务型卫星,来自国内外市场的双重风险考验、以及日后民企自身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

蓝箭航天创始人兼CEO 张昌武:在发射完以后,不管是我们自己的股东投资人,还是社会各界,对于我们这次发射的理解还有支持。

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兴趣,这次发射以后,有持续的新的股东加入到我们的股东阵营里面来,跟我们一起去布局商业火箭商业航天,我觉得这也是社会信心在航天领域进一步加强的一个写照。

航天探索原本就是充满风险与挑战的事业,全球运载火箭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发射不成功依然是常事,即使今天最知名的美国SpaceX航天公司,最早也经历过3次不成功的发射,对于我国刚一诞生就跑步前进的民营航天来说尤其如此。

蓝箭航天创始人兼CEO 张昌武:关键技术,像火箭上的电气系统,控制系统,制导系统,还有我们的很多结构的产品,全流程怎么样组织实施,怎么样拿发射许可,在发射场完成发射,在首飞箭上都有比较广泛的验证,也是一个全方位的,涵盖了从技术到管理的一次探索。

2019年到2020年,我们的液氧甲烷发动机和液氧甲烷的火箭分别会到交付地这样一个阶段,我们也会争取在未来两年内去实施发射我们的朱雀二液体火箭,在世界航天发射的舞台上去同台竞技。

蓝箭航天创始人兼CEO 张昌武:航天这个领域,从始至终都是一个充满情感充满情怀的领域。所以对它的期待也远远超过了将来在商业上会带来多大的回报。

希望我们的火箭,将来能够让我们发射的卫星有机会可以回望地球,这也是我们作为一家商业火箭企业最大的一个使命的达成。

民营航天 加油向未来

发射任务失败,实在遗憾!不怕失败、攻坚克难、追求卓越是所有科技型企业的目标,当然就包括科技型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从国家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商业航天领域,到军民融合成为国家战略,在一系列制度激励下,我国民营商业航天迎来了发展良机。

从技术不断创新,到产品不断迭代,民营商业航天的目标,就是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实现灵活订制,成为“国家队”的补充,让火箭真正走向市场,服务于普通民众。而作为航天领域的“新动力”,商业航天只要抓住机遇,发挥所长,就能为建设航天强国提供新鲜动能。


上一篇:九州云箭完成新一轮数千万融资
下一篇:SpaceX再次尝试回收火箭整流罩 可惜又脱网了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模型制作工艺[16166]
 · 航天模型设计[14379]
 · 航天模型知识[13594]
 · 西班牙工业科技发展中心[13182]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聚合内容 支持火狐浏览器 支持傲游浏览器 支持opera浏览器 支持世界之窗浏览器 支持谷歌浏览器 知识共享

Copyright © 2009-2020 SPACEI.NET.  
晋ICP备080032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