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航天网 当前在线 237
用户: 密码: 验码:    
  | 本站首页 |   繁體中文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 航天业界 | 运载火箭 | 卫星资讯 | 载人航天 | 航天科普 | 航宇器材 | 天文宇宙 | 航天站点 |
 推荐阅读 | 专题热点 | 本站博客 | 在线留言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航天业界>>航天新闻
  共有 1379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2019年中国航天大会商业卫星产业分论坛——定稿
 



  发表日期:2019年5月8日   出处:航天爱好者        【编辑录入:飞沙

商业卫星产业分论坛

时间:2019423日下午

地点:圣爵菲斯金鹰厅

航天爱好者网从未来宇航处获悉: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我们相聚在这里,也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相聚橘子洲头,百舸争流,所以我们今天在这里一起论剑也好,交流也好,开展我们今天的商业卫星产业分论坛。我是来自国科赛思(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党炜,非常荣幸受邀主持2019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国际论坛——商业卫星产业分论坛。

下面我介绍一下出席此次大会的领导和嘉宾,介绍完之后大家一并鼓掌欢迎,这次出席的嘉宾和企业代表有: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恩宇,湖南航升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洪峻,北京东方至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李吉平,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颖,北京航天世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丽萍,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颜军,陕西天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利,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高级副总经理薛力军,南京英田光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副总工程师黎发志,精航伟泰测控仪器(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郝海生,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兼副总裁高千峰,北京星空年代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佘章树,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副总监刘洋,南京英田光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子元。欢迎各位以及欢迎在场莅临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各位朋友!

下面就开始我们今天下午的分论坛,首先有请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恩宇先生分享以《微小卫星:让中国商业航天闪耀星空》为题的报告,欢迎高总!

高恩宇: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商业航天界的同志们:大家下午好!我是北京微纳星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恩宇,今天我代表我们公司来跟大家分心一下我们公司在成长20个月左右的一些心得,包括对一些行业发展的看法。这个PPT原来准备了45分钟,但时间只有15分钟,所以我只能挑一些干货跟大家分享。一上来我想跟大家说这部《流浪地球》,太感谢这部电影了,尤其要感谢植入电影里面的两个商业航天企业,一个是科工火箭,一个是长光卫星公司。让大家逐渐建立这么一个概念,航天到底有什么用?没有航天技术的人类是没有未来的,是早晚要走向灭亡的。

这是国际商业航天的动态,我相信上面的人大家都认识,不用我一一介绍,这都是咱们圈里的人。今年蹭一个热点,埃航今年出了事故,而且咱们国家几个外贸人员也牺牲比较大。出事当天美国对737MAX这个飞机其实交通部当时有一个评论就是拒不承认这个飞机的性能,但是在315号的时候,美国国务院拿到了铱星分析出来的ADS-B数据之后,毫不犹豫叫停了737MAX的飞行,实际上这是今年用卫星来引导整个航空安全性的一个典型事件。

中国商业航天发展趋势和特点,总结为几点,微纳卫星加速从应用向业务转变、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航天发展以及遥感、通导瑶等等的联合应用、互联网+卫星的新业态,在整个遥感应用产业包括信息应用产业,后续会随着大数据的应用,市场会有一个比较持续的发展。

这是整个发展的方向,就是说商业化的卫星公司和民营卫星公司大致的分工或者说区别,一个是高精尖,就是深空探测,国家的主流任务,国家的军事任务。再就是微纳卫星的整个发展,我们整个商业航天公司目前以我们的技术实力来讲,我们主要把我们的精力还是集中在微小纳卫星级别整个技术的研制。

这是一个数据统计,微纳卫星合计发射了76颗,这个数据来源其实我也不太清楚,大概分了一下比例,大学占到了41%,专业院所占39.3%,商业公司占44.3%,这是国际上整个订单情况的分布。

在国际上的地位,咱们国家发射的微纳卫星从2015年之后可以说整个发射数量是大幅度攀升,但是跟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相比,实际上我们的发射数量还是比较少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咱们微纳卫星这个行业还可以大有可为,能做的事还有很多。

这是国内整个商业航天三大类用户群体,体制内传统的有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高校有清华、哈工大等等,这都是我们航天领域传统的学校。民营卫星公司里面我们讲拥有卫星制造能力的或者正在发展卫星制造能力的公司包括长光、天仪、千乘、银河,还有一些以运营为主的,这里面没有列出来。

我们说老牌的体制内单位现在有哪些参与到这个赛道里边呢?我们叫三架马车+两支新秀,三架马车就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科院。两支新秀就是航天科工集团通过两朵云加火箭,还有电子科技集团,现在在推天地一体化项目。这是传统高校,哈工大、清华等等,大家都比较熟悉,这些学校都发过卫星,而且效果比较好。

重点我利用有限的时间把我们公司的发展和规划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有我们发展的理念,首先我们公司和市场上大部分公司有点区别,就是我们是一个纯卫星制造企业,我们是以研发卫星生产制造为主,目前我们暂时不会涉及到运营,也就是说我们的产品能够卖到用户手里,我们是靠卖产品吃饭,靠卖产品生存,所以和卫星公司的一个典型的区别。卫星研制我们认为是民营商业航天模式中最艰难的道路之一,因为下面有很多同行,我相信大家也都有这种心得,我自己总结叫“鲜有研制经验集成,没有技改经费支持,少有用户需求牵引,只有自己不断在轨验证,才能拿出让用户新的产品。”自己不飞过两三次的东西,用户怎么能放心买你的产品呢?跟火箭制造相比,好多同仁觉得我们做卫星简单,跟做卫星运营相比,觉得搞制造似乎就是代工厂,似乎这个市场并不大。但是这里面我要说的就是大家觉得火箭比卫星难,那我说空间站和飞船还比火箭难,那也是卫星。运营的话投入也很大,压力很大,需要长期投入,持续发展,需要投资人和创业团队都极有耐心,也是非常艰难的。所以我们公司的理念就是走最艰难的技术发展之路,啃最难啃的骨头,一直是我们微纳星空持续的路线,夯实基础,坐实技术,等待后面机会的来临。大家有时候抱怨说国家不支持,如果国家明天开标说载人飞船面向体制内外招标,哪一家能拿出一个像样的技术方案?归根结底还是技不如人,不要怨天尤人。

我们分析一下真正能够形成应用的一些用户,具有一定规模实力的,我们叫持续有资金,买得起卫星,而且能够通过卫星提供的服务来变现的公司,这是我们瞄准的真正用户。这些真正的用户他需要能够形成应用能力的业务卫星,包括遥感卫星和1米以下分辨率的卫星以及承载多谱段载荷、能够提供稳定通信信道的通信卫星。在寿命上,我觉得卫星如果在5年以下这种寿命的话,实际给用户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是特别高,不断持续发射,这个成本还是不太划算的,起码要58年以上的寿命,能够长期形成持续稳定的业务收入。而且具有质量的高可靠性,就是说你在轨不能总发生故障,因为发生故障对于用户来说就是损失,同时要做到操作灵活,在轨管理成本是低廉的,就是一切面向为用户服务,用户低成本的管理和高可靠的持续经营。

我们一个技术阶梯式发展的路线叫纳、微、小、中,就是不断上抬另一种技术发展的方式。我们认为纳型卫星就是敲门砖,是技术验证的主体,主要验证星上星务、姿轨控、软硬件测控、电源等等核心的东西,是以低成本来进行技术验证的,打的是可靠性积累,可靠性不是设计出来的,可靠性是分析出来的。微型卫星我们认为是能力提升的过渡,业务卫星类型前期的试验产品,微型卫星大概是几十公斤量级,从50公斤到8090这个量级,我们初步能够实现业务应用。同时一旦超过三五十公斤之后,按照航天系统的标准,就不能再发了,就需要航道等等,所以它在整个卫星的总装需求上又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小型卫星从价格优势来说有几千万到几亿的规模,其实是未来卫星制造企业的主流收入来源,同时也是市场上用户急需的主力产品,比如我们在100公斤级别的导航平台或者互联网平台,200多公斤1米以下分辨率卫星的平台或者300500公斤SAR卫星平台,要求是提供稳定的服务、长寿命、高可靠,这是必须要做到的。中型卫星就是卫星制造技术上的里程碑,如果能达到这个水平的话,我相信这个技术跟国内外的领先者相比,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竞争了。

这是我们公司的产品类型,我们公司在研的是四个平台,即10公斤级别平台、50公斤、100公斤和200公斤。10公斤主要是一些比较低分辨率的遥感卫星,50公斤级是面向5米到1米的遥感卫星平台;100公斤是我们给物联网卫星平台,比如导航运行平台专门定制的产品。200公斤我们面向的是1米以下,包括0.50.8遥感的平台。我们现在也在论证500公斤以下和340350公斤的平台,后续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继续增加到1吨或者1吨以上。

我们整个现在的布局国内基本上形成了一厂、一站、一中心,研发生产比较完整的布局,我们在北京有一个研发总部,同时我们在北京海淀有一个卫星总装示范工厂,同时我们在云南建立了卫星地面测控站,我们在欧洲有一个联合研发中心,在中东我们有一个销售办公室,在非洲有一个销售办公室,主要是拓展海外业务。我们现在整个团队,公司发展到今天已经突破50人了,相信业内有些专家知道我们人员队伍的构成,这里不多介绍。

市场的情况来看,我们在20个月时间里面订单签了2.06亿,今年也有比较明确的订单要签,今年整个销售目标是新签合同1个亿和实现到账营业收入1个亿,这两个目标今年还有一些要实现的地方。我们整个发展来说就是2018年实现了发射,2019年要把5米分辨率卫星发射,50公斤平台在轨验证。2020年是200公斤平台和100公斤通信平台,2021年我们准备500公斤雷达成像卫星发射以及后续的运营。这是我们在北京的卫星示范工厂,整整1000平,27米高,能够形成500公斤以下卫星总装和一些试验。这是我们已经发射过的去年“未来号”,第一颗,但是火箭没有把它送入轨。去年发射的第二颗通信试验卫星,这个发射比较成功,在轨表现也比较好。这是去年年底打的第三颗遥感成像卫星,我们天天还在收这个数据。这个是我们今年要发射的任务,马上要打一个10公斤的遥感试验卫星,它搭载了AI模块还有微真空弧推力器。这个是我们50平台65公斤级别的卫星,已经在今年年底的火箭上决定搭载了,这个发射时间是1220号,能够实现1米、2米和4米的数据。成年的海南一号0304型是预计在明年36月整机发射,火箭也是实现5米的分辨率。这是100平台110公斤的物联网星座卫星,预计我们明年要搭一个实验室。这是我们在研的0.5分辨率的卫星,重量240公斤,寿命是5年,预计2020年年底要发射,也是4谱段、双通道,一共900个数传,能够为我们的用户提供0.5量级整个高清的图像。这是我们现在正在论证,明年准备启动研制的SAR卫星平台,是200公斤平台的增强型,整星预计是330公斤,采用Ku频段的SAR载荷,有滑动聚束、条带等多种模式。

谢谢各位领导和专家!欢迎大家有时间到微纳星空指导!

主持人:谢谢高总,高总刚才从各种卫星平台也给我们展示了他们以后的规划,以及从怎么样去啃最难啃的硬骨头,这就是他们的硬科技,以及再从整个高可靠、控制成本方面给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实力,非常感谢高总!接下来有请湖南航升卫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洪峻先生发表以《商业航天制造创新应用发展》为题的报告,大家欢迎。

李洪峻: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我是湖南航升卫星科技有限公司的李洪峻,今天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商业航天制造创新应用发展》。主要分四块,即商业航天背景、现状与挑战、商业航天制造创新应用,最后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性工作。

一、航天背景。商用微小卫星开启了卫星应用的大数据时代,未来全球卫星应用将和物联网、互联网、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等等深度融合,同时卫星应用将进入寻常百姓生活。相关机构也进行了统计和预测,卫星产业的前景还是令大家期盼的。商业航天这个产业还是积极响应国家军民融合的号召,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等信息发展战略,有效助力国民经济发展。商业航天行业有助于提升我们城市的美誉度,提高政治和社会影响力,推动军民融合,建设智慧城市,牵引城市科技产业升级转型,培养科技人才。

国家政策这边,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都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可以说现在的商业航天正在迅猛发展,同时这个蓬勃发展的状态也需要低成本、高性能、高可靠性和具有良好技术支持与服务能力的商业微小卫星研发与应用服务商来推进。

二、现状与挑战。商业航天可以用高大上的特点来总结。“高”主要是价值高、成本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整个行业都能看出来。“大”是风险大,任何一个事物或者任何一个小的东西都能造成一个巨大的损失,未来应用可能会产生批量生产,它的数量大,同时研制周期长。“上”是成本高高在上,现在还是按需定制,商业产品很难参与。

针对这样高大上的特点,我们有这样几点思考。

1、低成本。所谓的低成本并不是以绝对的低成本为目标,而是综合考虑项目它的高性价比,可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针对应用需求,为商业航天任务提供高性价比的实现途径。

2、模块化。商业航天制造模块化以单元功能模块的规范化、系列化和标准化为基础,在系统功能高度集成和一体化设计的引领下,实现面向航天器载荷和航天任务优化设计为最终目标的创新型商业航天平台的设计。

3、快速AIT。未来应用需求量比较大,商业航天需要快速AIT服务,包括快速装配、快速测试。快速装配就要通过模块化、标准化与即插即用等技术手段来提高效率。快速测试主要突破传统分散测试这种方式的限制,采用云架构自动完成快速测试。

4、商业部件加固改造。是在航天器总体设计优化的基础上,广泛地使用商业现货这种产品和COTS部件,通过空间环境适应性改造、加固等技术手段,实现部件性能升级和创新,降低研制周期和工程成本。

5、商业航天制造AIT管理新模式探索。随着高强度密度研制任务的需求,任务质量管理、人力资源、产品检测和保证的能力都将逐渐形成巨大挑战。以岗位动态调配、资源利用效率、质量保障为牵引,探索航天制造管理的新模式,实现高效的商业航天制造。

最后介绍一下我们在这方面的一些尝试。湖南航升卫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10月,注册于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公司定位于商业微小卫星研发与应用服务商,专注于商业微小卫星及其相关技术、产品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团队的核心人员来自于国防科大空间技术学院天拓项目团队

这里我展示了一部分产品,这个是电源控制与数据管理单元,主要包含电源控制器和星载数据管理单元,主要完成充放电、配电管理、遥测遥控和星上自主管理任务,这个已经完成了在轨的飞行验证。这是可见光的一些相机,包括高分、宽幅、红外、全景的,它是选用工业级相机,配合合适的焦距镜头、对焦机构、减振机构和结构等,对选用的工业级产品进行空间环境适用性改造。这个也适用于多个型号,飞行的话都是4年以上的使用经历。

这个是0.3/0.6的飞轮,这个也是在我们已有成熟产品的基础上,继承了经过飞行验证的结构形式,电机和控制器设计的姿态控制部组件,这个也是可以用于3050公斤微纳卫星的姿态控制。这是磁棒,这也是我们经过飞行验证的简单产宾,具有低功耗、低剩磁距、低响应时间和低成本的特点。这个线圈之前也是在型号卫星上进行验证过。

我的汇报就这么多,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主持人:非常感谢来源于天拓团队的航升卫星李总刚才给我们带来的分享!李总刚才给我们展示了这些年屡次经过飞行验证卫星里面的关键部组件,其实会前有人跟我探讨,现在大家都在做商业卫星,我们还有没有机会?我说机会太大了,因为在卫星里面不光有总体,还有整个卫星的产业链里面好多机会,所以这个市场正在蓬勃发展,机会比比皆是。另外前两个报告高总和李总也都谈到了我们卫星里面,尤其是商业卫星、商业航天主要追求高可靠、低成本,所以我在这里不得不推荐一个国际标94212018年刚刚发布,来源于载人航天,叫《载人航天任务空间科学实验可靠性与安全性要求》,如果说要去里面参考一些高可靠、降成本的体系,在这个标准里已经展示出来了。关键这个标准的第一编写人是我,在这里做一个自我广告。下面有请北京东方至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李吉平先生给我们带来报告,题目是《依托平台的行业深度融合应用——浅谈遥感产业化之路》,欢迎李总!

李吉平: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于东方至远股份有限公司的李吉平,今天我可能谈的话题略微跟上面两位不太一样,我主要还是聚焦在行业利用这个角度里面来谈这个事情  

大家都知道我们一般都提到spacial这块的应用,一般在中国我们老提3S,大家也都非常清楚,RSGNSSGIS,这三大技术在spacial这个领域,我们觉得按道理说遥感是提供信息最丰富的一个门类,GIS只是搞数据处理分析的,GNSS提供位置,RS提供内容,提供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它能发射什么样的东西,从理论上讲,从信息的丰富度,商用的余度来说,它应该是最棒的,但是在产业化表现上它是最差的。这里面原因我个人认为有这么几点。

首先对地观测遥感这个技术有几个缺点,一个很重要的就是时间分辨率不够,大家总是马后炮去做一些事情,时间分辨率是很大的问题,此外它的遥感技术要能够快速地去应用。另外就是精度不够,我做什么事情精度不够,比如今天我跟几位聊天聊到估产,咱们国家农作物估产都来源于几个渠道,国家粮食局、国家统计局以及农业部。但是往往他们拿到这个报告总体都是80%的准确度,我们有些老师通过一些办法能够提高1个点或0.5个点就觉得非常好。但是大家都知道如果80%多的准确度是不足以为咱们国家的粮食政策以及期货这方面提供精准服务,所以精准度的问题我觉得是非常大的一个问题。

这里面我从业30多年,我有一种感觉,可能在对地观测这个领域里面率先能够突破的就是SAR能够突破,为什么这么说呢?SAR大家知道它是一个有源的系统,不受天地条件的干扰,它能够全天候全天时成像,它能够有效地避免时间分辨率不够这个缺点或者这个短板。其次我们知道SAR能够形成InSAR观测,InSAR观测通过它的重复观测的话,最后能够达到毫米量级的细微形变,通过细微形变我们可以进入到安全领域里面,对建筑物的健康、构筑物做健康评估,我认为这里面是它非常重要的比较大的市场。

看一下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思考。第一个思考,遥感现阶段是事业不是产业。这句话是我的老师李德仁(音)老师说的,他看了这么多年的发展还是一个事业,公益事业,大家讲情怀的地方,还不是赚钱的地方,所以他认为是事业不是产业。刚才基于我的介绍,我判断明明信息量最大,但产业化还远远落后于另外的2S,目前还没有一家纯粹遥感基因的上市公司,颜总,不好意思,我觉得您最早还是从中间切过来做遥感的。但是我也挺高兴的,我知道21世纪航天航空已经报了科创板,所以我预测在两年之内可能还有10家左右公司会报创业板,遥感到了一个拐点,这是刚才我提到的一个困惑。技术层面上刚才我提到我个人判断SAR会率先突破,我举一个例子,MDASAR的一个巨头,DigitalGlobe是光学巨头,但是国际上按大家应用方向来看的话,大家觉得DG的影响非常高,大家都知道DG,但实际上是MDA来收购DG,我觉得它能够收购光学,它能够形成具有非常丰富深度的解决方案,而解决方案是阻碍我们这个行业进一步发展最突出的一点。现在天上发了无数颗卫星,但谁能把问题解决好,谁就是老大,谁把数据挖掘好、处理好、解决好,他就是这个行业未来最牛的人,所以第二点,应用层面上我们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是老大难的问题,雷声大雨点小,我觉得做得都不够特别好,这个需要我们要做行业的深度融合,要主动去学习,要把AI融入进来,我认为这是突破我们应用非常关键的点。

其次商业化方面,我认为没有标准,难以大规模复制,所以我们产业现在往往碰到一个瓶颈都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谈,做起来非常难受,各方面的资金流等等短板都出来了。如果我们能够有一个标准化的东西,我们就可以平台化运作,我们可以提供非常标准化的东西,这样商业完全可以复制,如果没有复制性谈不了商业。

技术背景:发展非常快,刚才几位都介绍了,但是目前高分辨率的SAR卫星近期仍然属于稀缺资源。现在一个技术背景是我们认为对地观测卫星,它一定不能再高高在上,漂在太空,那没有用的,一定要落地,怎么落地?一定要跟物联网数据和社会化数据极度融合,这样能够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它才能真正进行产业化,所以这是我们的第二重判断。

从市场方面来讲,非常棒,国家很重视,刚才领导讲是事业,事业就是政府在主导,非常重视,政府单位都在摇旗呐喊发卫星。我提到咱们在里面为什么SAR是一个有效突破口?我简单讲一下SAR,把SAR搭载在星上是星载,飞机是机载,地面叫地基,它特别适合做形变测量以及变化检测。它的原理我简单举两个挺有名气的技术,这叫POT技术,像素追踪技术,这就是SAR它变化上面的一个情况,幅度上的变化、强度上的变化,通过这个来找变化,它探测大形变,测不了细微形变。InSAR能测细微形变,原理就是通过我的卫星,以同样的角度精准地对地面进行一系列观测,能得到非常细微的形变,达到毫米量级。具体案例在此我不做进一步阐述,大家看一些数据就知道,它能测得非常细,到毫米,这是通过科学界几十年被证实的。

通过InSAR技术我们能形成什么呢?我们能形成地面稳定的测量点,多期数据、多时间序列,我们可以得到大规模的地面形变数据库,大家看到这是我们地表形变数据库点的位置、XYZ平面的曲线、2个毫米的精度,每平方公里能达到几万个点,所以它是非常棒的一个中间残品。

InSAR技术特点:全天候全天时、宽覆盖、高时间采样频率、高精度测量。更重要的是无需在观测点设置接收站,自动就可以测量,主动式监测,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人的安全问题。

InSAR广泛的应用场景。大家看到左边是InSAR的应用场景,右边是SAR的应用场景,SAR的场景是变化监测。这是中科遥感做的分析报告,原来我们疑惑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市场?这只是指SARInSAR的市场,不可能这么大,但后来经过我们对深圳的了解,大家知道深圳每年做体检,深圳城市检测是由我们公司做的,从2016年开始,2016年到2019年,我们签了长期合同。深圳上百万栋建筑物,每一个建筑物、构筑物以及所有地面设施,它的健康评估报告都是由我们来提供服务,我们通过对深圳的分析以及对数据未来的挖掘,我们发现90亿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才采信这个报告,因为SAR的市场不仅仅简简单单只是卖数据的市场,它是一个安全的市场,所以定位是安全。我们全中国交通存量有上百万人这么多,拿出几个点做安全并不过分,所以这里面市场有这么大。

政策背景:习总书记在去年1010号召开中央财经委第三次会议,亲自部署九大工程。大家看这九大工程都是跟我们有关系的,掌握风险底数,排查,提高咱们国家综合减灾防灾能力,所以这里都跟在座搞遥感应用的有极大关联。

城市治理成为中国发展的主战场。20151220号召开了全国城市工作会议,时隔将近40年开这个会议,大家看到这个会议的主题改变了,从建设转为建设和管理并重,现在又加了一条,建设、管理及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搞大保护,所以中央的施政策略已经完全改过来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把遥感技术往设施维护、管理这方面进行体现,所以未来中国发展的机会,我们认为是城市治理。

再看这张图,同一天深圳出现了光明滑坡事件,这是这个会议最好的注脚。如果不用科技手段来提升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这个灾难事件极有可能不在深圳发生,就会在别的城市发生,一定是这样的,所以马书记当天中断这个城市工作会议回去处理这个事件,这个事件客观上促进了我们东方至远公司的快速发展,有点“趁人之危”。

第二个思考,看到这个东西,我们觉得似乎万事俱备了,这个都很好,那就干吧,怎么干?我认为怎么干是非常关键的。应该怎么做?首先我提出要平台化,平台化就是让更多人能够了解,我们把它上云,我们做这样的云服务系统,让更多不懂的人、非专业的人能通过云服务平台获取我们的服务,我们也做了全国InSAR数据服务平台,我们做了基于建筑物的云端自动排查系统,做出来之后,有很多搞房子的人找我们,有很多搞玻璃幕墙的人找我们,他对建筑物指标有要求,他可以通过这个去观测建筑物质量到底怎么样,他来策划幕墙到底该怎么去加固,所以云服务它的益处在这个地方。当然我个人认为平台只是一个形式,真正需要解决这个行业,让它能够深耕落地的,我这么多年从业的感觉是一定要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就怎么把它用好,这需要我们从业人主动去学习行业知识,掌握一定的行业理念。我们知道如果有老外讲汉语,我们就特别喜欢跟他打交道,因为他懂一点汉语,我想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懂行业知识,我们简简单单会那么一点,人家愿意回过头来跟我们握手,我把这个叫“握手机制”,所以这个里面一定要让他主动用这个数据,把数据的价值深度挖掘出来,放大出来,原来是易用,现在要解决他想用的问题。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做点广告,我们公司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InSAR建筑物风险的云诊断系统,时间关系,我们快点过,大家可以上http://www.larkview.cn,我们可以自动提供分析报告。我们的云有三个阶段,去年我们推出了标准体检版,今年有定制体检,还有云诊断的版本马上会出来,大家可以去看一下,这个由于时间关系,我不给大家详细介绍了。

这就是我们“握手”的案例,如果地铁的人他如果不懂这个东西,他一点不会用我们InSAR的东西,但是我们经过深度学习和分析,我们要了解地铁怎么施工,它是盖挖逆作法,我们知道原来它是要把马路“开膛破肚”,先施工南面再施工北面,通过不同的方法来施工,施工完之后,有不同的施工阶段,我们用InSAR可以看到不同的施工阶段,光学影像可以看到不同的施工阶段。我们看到ABCD四个点,马路北侧两个点,南侧两个点,这是在时间方面,第一和第二个施工周期这两个点不同的变化,空间上不同的变化,空间和时间都有不同维度的变化,大家看到空间上非常大的变化。所以这种数据其实是精准管理特别有必要,InSAR数据能够从天上看城市,能够实现精准化管理,在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上真正实现可以去看。后面我们的人去现场买水,就问哪个地方比较危险,那个卖水的人指了这个地方,我们就在这个地方拍了个照片,东西出现了倾斜,所以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人家愿意跟你合作。

金沙江滑坡,大家看到去年1011日出现了大的滑坡事件,这是非常大的事件。这个事件当时没有报道,第一,堵江之后,让它自然漫流没有问题,第二次滑塌是比较重要的,是一个巨大的坝,这种坝非常危险,如果不及时处理会有二次滑坡。我们通过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它的滑坡点在什么地方。另外我们通过POT技术,我们发现这个滑坡体早在一年之前就下滑了25米,非常厉害。我们把卫星调过来,对这个滑坡体进行密集监测,这是我们的能力,大家看到这是肉眼就能看到它有非常大的变化。通过POT技术的分析,我们成功预测了第二次垮塌,把这个及时报到了自资部和应急管理部,受到了部领导好评,我本人也受邀请给部长做过一次报告。二次滑坡数据分析不详细介绍了,我们在位移期和裂缝期去了现场,我们比较位移期和裂缝期符合度到底怎么样,我们做分析,我们觉得这个数据长期监测,未来可以为滑坡体提供验证滑坡的动力模型,提供数据参考,我认为这是非常关键的,我们遥感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图片,我们可以为你的滑坡动力模型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你的价值就起来了。

最后总结一下,洞悉数据的价值,放大数据的价值非常重要。蓝线左侧是我们这帮学测绘的人搞的,但未来真正起作用的是蓝线右侧,那些人是比较关键的,他们是这个行业的主导者。最后的目标是把这个蓝线融化掉,所以我提出四个字,“握手”,懂点他们的语言,另外要“交棒”,你把棒交给人家,这不是咱们玩的事,要交给地质专家、结构专家、水文专家,他们经常管,这个事才能玩得大。东方至远是基于时空大数据技术的设施健康诊断平台公司,我们也是国内遥感技术应用的推动者。这是我们建的生态圈情况,大家看到有许强教授、建国院士在北大设了奖学金,武大也设了奖学金。这是我们公司的文化。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李总,跟李总也进行了握手和交棒,感谢李总非常铿锵有力,给我们介绍了从另外一个视角,从他从业30多年来的思考,从SARInSAR怎么样去突破以及给我们描绘了遥感美好的事业,以及逐渐形成产业的未来,而且又给我们描绘出这里面有很多新兴增长点,就是握手和交棒,就要最后一公里让大家有很多人可以到这里面做一些事情,甚至成为未来科创板的亮点!所以在这里再感谢一次李总的精彩报告。也再次感谢以上各位嘉宾的精彩报告及分享!

下面进入本分论坛的第一个圆桌沙龙环节,暂时将主持任务交给卫星遥感圆桌沙龙主持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北斗女神,我们经常在一个院里面工作,但老见不上面的徐颖研究员,有请徐颖老师!

徐颖:谢谢,我们又进行了一个接棒的环节,从我们在一个院,但是不怎么见面,需要在长沙才能见到的党老师那里接过了他的主持棒。现在非常有幸能够受邀担任这个环节的主持人,我们要有请的是商业卫星产业分论坛卫星遥感圆桌沙龙的各位特邀嘉宾上台,他们分别是:北京航天世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丽萍女士,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颜军先生,陕西天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利女士,有请嘉宾上台,各位嘉宾请坐。各位嘉宾非常谦让,请坐,谢谢三位!再次进行了交棒和接棒的环节。非常感谢三位,首先我们也非常感谢各位嘉宾受邀参与此次商业卫星产业分论坛——卫星遥感圆桌沙龙。那么,首先我们要请大家为大家做一下简单的自我介绍。

颜军:我来自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以前做宇航芯片,4年之前公司布局微纳卫星产业,现在也走进了地理信息产业和测绘。

徐丽萍:我是徐丽萍,来自北京航天世景,我们航天世景主要做商业遥感卫星数据服务。我们一方面做的是国外十几颗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在国内的代理服务,另外一方面我们做的是国产的,就是国内0.5米的商业卫星高景卫星在国内市场的商业服务。我们主要是给用户提供数据服务。

陈利:我叫陈利,来自陕西天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业20年,陕西天润已经有20年了,主要从事遥感这个产业,测绘、地理信息以及遥感领域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服务。2014年我们也三板挂牌了,现在希望在我们遥感地理信息这方面给用户能做出更多的握手和交棒的事情。

徐颖:谢谢陈总,可见我们今天请到的三位都是遥感界的大佬,所以我们有一个关于遥感领域大家一直非常关注的问题要问一下,那就是不知道三位认为目前在卫星遥感行业当中,我们遇到的最大问题和瓶颈是什么?刚才上一位在讲的时候也提到了最后一公里,怎么能够更好的把这些数据应用起来的问题,今天上午颜总也讲到了遥感需要和AI结合,发掘它在各个行业当中的深度应用,所以我想请问一下三位,对于目前卫星遥感当中,大家觉得最大的问题和瓶颈是什么?我们有什么样的方法来应对这样的问题和瓶颈?我们接下来可以预期的突破是什么?

颜军:上午也讲过,因为不光是人工智能,现在人工智能带来深度学习,处理大量的数据,大区域、大范围的,比如高光谱卫星上天,每颗卫星一轨拍40万平方公里,4颗卫星就是160万平方公里,靠人工肯定不太可能,1颗卫星40万平方公里需要人工的话,一个很好的团队没有10天可能也够呛,所以这么大量的数据靠人工是不可能的。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因为我们还造卫星,我们在天上有7颗卫星,今年8月份再发5颗就是12颗,后期的卫星怎么办?我们还有谱域没有达到,我们现在高光谱卫星从4001000,大家都知道对土壤的监控需要17002500甚至3500这样的谱段才能达到对土壤、重金属的监测以及及时的应用等等,所以我们还面临着一个就是有效载荷,相机载荷要是高质量、轻便、覆盖区域比较广、又能干活的载荷相机。因为我们还不像徐总,徐总他们很有钱,一颗卫星好几个亿,我们一颗卫星超过5000万,我们就不知道这个钱从哪儿能挣回来,也不像李总财大气粗,可以拿SAR数据过来应用,我们还得坚守在光谱这块,光谱也有很多缺陷,如果有云也穿不过去。未来传感器可以穿透云,穿过云,把云下面的目标能够探测出来也很好,所以这都需要相机的技术突破。所以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人工智能,一个是相机载荷问题。

徐颖:颜总主要讲的是我们不仅需要更好处理数据的方式,现在载荷上面也需要让它低成本,仍然是卡脖子的技术需要突破,刚才颜总也提到徐总财大气粗,不知道徐总是怎么看的?您的卡脖子问题有哪些?

徐丽萍:说我财大气粗是不对的,要说航天科技财大气粗是对的,我是在航天科技工作的。我觉得要说到遥感应用的瓶颈不是一个,刚才颜总说到卫星载荷,这是一个限制的瓶颈,人工智能这也是一个限制的瓶颈,其实要从上往下捋的话,刚才大家其实也都认可在3SRS产业化程度是最低的,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就是因为从天上一直到地上,每一个环节上其实都有制约这个产业发展或者遥感应用产业化发展的瓶颈。从天上到了地面,包括现在尤其是国产卫星,地面数据处理的服务体系整个产品的质量稳定、质量标准、质量控制等等,这也是限制你应用,限制你服务的一些瓶颈。到了应用端就更多了,我们卫星现在光谱分辨率不够,卫星现在时间分辨率也不够,大家一直说卫星怎么都在给政府服务?怎么不能给老百姓服务?我上次参加一个论坛的时候,我也说我们也很想用卫星给老百姓服务,我用卫星给老百姓拍照,给你拍结婚照,现在大家都可以花好几十万拍婚纱照,你不用给我好几十万,你给我千把块钱,我从天上给你拍不是挺好的吗?但是人家告诉我他11点结婚,我的卫星10点半过境,我怎么拍?明显的就是遥感卫星距离大众化的应用还差很多,差的不仅仅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包括我们服务能力、服务体系建设等等差很远。另外一点,其实我也特别同意刚才颜总说的人工智能,其实人工智能不是我们去赶这个时髦,我一直在说遥感数据是天生的大数据,不管是从它的数据量,还是它的数据内容、丰富程度都是天生的大数据,但是遥感卫星影像本身不是大数据,遥感卫星影像就是个影像,一定要把影像当中蕴含的数据提取出来,这才是大数据。可是提取这些信息要靠处理,靠人工不可能做得到,就像颜总他们自己的卫星都处理不出来,我那里还有十几颗,加上国产的有二十几颗卫星,靠人工肯定处理不出来,所以制约遥感的或者说我们真正呼唤的是能够提取出可靠的或者能够实用化的人工智能信息提取技术,有了这些技术,我们才有可能把海量的遥感影像变成海量的遥感信息给公众提供服务,所以要说起来制约的东西很多。

徐颖:是的,我们也看出来了,从徐总看来遥感这部分还有很多技术需要我们去挖掘,从需求是不是能够到大众,到技术,到我们怎么把它更好地和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真正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所以整体上来讲可能是产业链都还需要认真去斟酌,大家一起去推动的一个过程。陈总您是怎么想的?听听您的看法。

陈利:我非常同意颜总跟徐总刚才的观点,其实我们国家这两年商业遥感的发展确实是非常迅速的,我作为一个数据的使用和应用服务单位有切身体会。2007年我们国家做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国家才是第一次全中国范围内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全国覆盖,但是当时我们拿到的影像基本上都是国外的影像。但是到2017年、2018年,我们现在在做第三次国土资源大调查,现在基本上全都是国产影像,而且大部分都用1米的,这是非常显著的变化。但是在我们更多一些应用里,尤其我们现在山水林田湖草,还有城市管理、动态变化监测的时候,我们是服务功能,我们就遇到很大的瓶颈,有两个问题,第一是数据不够,就压根没有,比如我要这个阶段3个月之内这个地区的影像,我们天上100多颗星,没有一颗星有数据,你拿不到数据,确实是没有。第二个问题就是有数据,但是你拿不到,因为我们是一个纯粹的商业民营企业,这个卫星的资源渠道可能就不是一个公开开放的渠道。这两个问题我们也经常反思,我感觉可能我们在商业遥感尤其在遥感数据应用这一方面,体制机制上还是需要有突破的,就是我们国家整个大家都在发卫星,不管是航天系统高分系统,包括颜总这边民营企业做这么大的手笔。但是卫星资源、卫星数据市场化、商业化目前我们还是差得很远的,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商业体系。

另外就是我们实际上数据真的是很少,前两年我有一次就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家知道秦岭事件、千亿矿权案,我们也“出名”了。我们在某些时候就需要,比如西安市1万平方公里,我就需要这段时间的数据,到处找找不到,徐总也帮忙但找不到,后来我们只好买了数据。当数据拿来以后,土地部门就跟我们说要跟上一期数据库对比,把变化的提取出来,我们也都做了这样的工作。做完以后,过了大概两个月,其他一个部门又来找到我们,说他也有类似的变化监测需求。我们当时就说你们是政府部门,我们之前做的数据是给土地局做的,那个数据你可以直接向他要,时象也差不多,可以拿来直接用,他说不行,必须要重新买一遍。这个问题我觉得作为我们数据的生产和服务单位,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不应该这样做,太浪费了,都是财政的资金,但是现实生活就是这样的,所以我们政府管理部门的体制机制也是限制了我们遥感的发展。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跟国外比一下,国外有可能一个数据会做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和开放,我们在这方面也做得不够。最近我也跟国家测绘局,现在应该叫自然资源部地理信息司两个司长做了对接,有一个好消息就是司里决定把天际图(音)面向公众的版本要开放,这个我觉得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对于我们未来遥感面向公众服务,虽然我们大部分都是2G端的,2B端的比较少,2C端的现在还没有形成一种很好的商业模式,但是至少公众在使用的时候,他就有一个合法公开的好平台,我们也希望在这个平台上做一些工作,最近我们也在做实时动态的服务。我们也希望有更多志愿做事业的,不是做商业的,我们大家一起去把我们国家遥感卫星应用数据的挖掘、服务,最后一公里把服务做得更好一点,通过服务和应用倒逼遥感产业的快速发展。谢谢!

徐颖:谢谢陈总,刚刚我们也听到陈总给我们分享了一些在过程当中特别无奈的一些事件。不过我觉得听起来好像是您做了一份数据,最后卖了两份价钱,是这个意思吗?开个玩笑,不过最近确实国家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还有应急管理部等等部委都提出了加强遥感卫星数据应用,不知道各位认为这些提出的想法或者部委的思路会给我们遥感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颜军:我觉得这是一个好事,自然资源部前段拿着卫片参与执法,作为执法的依据,我们做遥感有数据的人觉得这个行业还是非常好的,但是我总觉得咱们不要说的时候什么都有,用的时候啥都没有,这个局面就非常可怕。好多领导说你吹牛,你一说这个行业那个行业不能干,但是最后要你干的时候,坏了,要拿数据又没有,这是挺大的问题,尤其是光学卫星,我们还不像李总都有雷达上星的数据,我们卫星存在一个很大的毛病,有时候我坐飞机从北京回珠海,一路上看到下面都是云,我就发愁,我的卫星在上面白飞了,照不下来,一路上全是云,这个事挺可怕,咱们天空上面都是乌云滚滚,没有蓝天,所以它就有问题。还有一个从我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国家层面能够支撑企业,能够主动采购咱们企业的服务,但是国家如果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琢磨。刚才我们谈到人工智能,大家说人工智能典型的是一个专家库、知识库的利用,不能指鹿为马,机器比较傻,你如果告诉它鹿是马,从此它就认为这是马,那就坏了,所以我们需要大量知识库的原理,但是知识库分行业比较多。咱们国家科技部不知道天天在啥,咱们一直在谈人工智能,谈了半天,哪个专家库我可以随便拿来用?比如高光谱拍农业,成长期、生长期、病虫害标准的专家库在什么地方?没有,所以这个事我觉得也是挺可怕的一件事,为什么咱们国家不分门别类?假如一开始我没这么多钱,一个行业先拿出一个亿,先把每个行业比如林业、农业、黑臭水体的专家库建立起来,一年投一个亿,连续十年十个亿投一个行业基本就齐了,这样每个行业对标的时候我们就好说了。现在人工智能可以很快就发展起来,基本上处理我们就不用发愁了。现在可倒好,每个企业什么得干,从专家库开始建,到最后就是对比,没有专家库,拿着无人机来飞,再做对比,黑臭水体没有数据,我到地方政府求爷爷告奶奶,你把口子打开,然后你把你的物联网数据打开,我再对比,为什么不把船开过去?大家知道上次我们到云南,我们派了一次,十几万就没了,就搞了一次,只有一天,我的卫星飞来飞去也就这么点数据,实际上是非常不划算的。这是国家层面去琢磨,国家层面先要鼓励这个产业,你制定政策不光买数据,把技术工作做好,把科研工作做好,把专家库制定好,把专家库标准的接口制定好,刚才徐总也说了各种数据处理的标准制定好,那我们就有的放矢,我们的发展非常快。现在访问卫星飞到天上就不浪费,我随便在哪个地方随手抓,抓完了数据跟大家分享,这个产业很快就起来了。所以国家层面不光是制定优惠政策,看着好看,根本吃不了也喝不了,到最后大家白高兴一场,所以别玩虚的,玩真的,就这么干。

徐颖:颜总说得很好,我都想给他鼓个掌,看来大家有同感,所以确实加强遥感卫星应用数据不是一句话,它是需要真正制定政策,然后去分享的过程,包括颜总刚才说的怎么做好数据共享,怎么做好标准化等等一系列状态。其实在人工智能领域,它们和各个行业结合的时候,它们也会有类似的问题,人工智能很多专家是做算法的,但是它和行业结合的时候,因为没有行业大数据做不了它的训练和学习,所以会导致很多时候,这一轮人工智能当中最有效的就是用了机器学习之后,识别的效率提高了,但其实在很多行业当中,人工智能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应用,所以这个确实也是我们刚才说的怎么能够有更多的数据,有更多的信息大家一起来共享,这可能是颜总觉得加强遥感卫星数据应用的核心点,对于这个点徐总是怎么看的呢?

徐丽萍:我也是非常赞同这个,我觉得不管是刚才颜总说的,包括你的这些评论,其实说明一点,就是我们国内的数据,当然我们拥护政府,首先这是个态度问题,政府已经开始考虑要加大遥感卫星应用,提出一些想法,提出一些推进的办法,这是好事,这是给企业或者给这个产业发展带来一些希望。但是具体的问题,包括颜总说的,包括你说的,不管是用户也好,做算法的也好,大家说这个数据怎么共享?其实我们是做数据分发的,我其实也一直在为这个事困惑,像刚才陈总说她要数据的时候就没有,可是我们国家已经发了多少卫星了,我们一个手算过来这么多卫星,有那么多卫星在天上,有那么多数据,为什么这么多人不管是专家也好,用户也好都说拿不到数据?可是我们国家一直在倡导的是数据共享,我们一直听到的都是国家说我们每年拿着几百万服务的影像出来共享,大家都下载了多少万幅影像,那些影像到底给谁用了?所以我是在想我们希望政府做什么呢?希望政府能够有一个明确的数据政策,比如就说共享这个事,有些企业就能拿到共享的数据,像陈总这样的企业就拿不到共享的数据,为什么?国家能不能出一个政策,这个政策能够一视同仁,如果政府说我就只对政府免费,对企业就不免费,对企业我有一个什么样的政策,明确了也可以。现在大家用免费的数据也是各有各的渠道,各有各的门路,然后用商业数据,钱多的找我们买高分辨率的,钱少的买低分辨率的,再没有钱的就是“徐总,能不能帮帮忙”的这种。我们国内现在有这么多公益卫星和商业卫星,能不能有一个统一的政策?给商业卫星也开辟一个商业卫星能够运作的空间,给公益卫星它能够发挥最大公益效益的一个空间,这样能够解决像颜总说的一部分问题。

徐颖:谢谢徐总刚才说的,一个是说能不能从国家角度制定一些政策,哪怕明确这个数据到底谁能用,至少能够明确这一点也行。

徐丽萍:在数据政策这我还想加一句,国家现在对我们,因为我们在做中国商业遥感卫星,国家要求我们要走出去,要把我们的数据推广到国际市场,我们也在辛辛苦苦地做,我们现在已经把国产卫星卖到了20几个国家。但是我天天面临的问题就是这些数据我能不能卖?我能卖给谁?我们一直希望国家能给我们一个明确的政策,比如这个数据你就能卖给张三,你就不能卖给李四,我就只去卖给张三,我一直希望国家能给我一个负面清单也行,哪些国家或者哪些地区不能卖,现在靠什么?靠我们自己的的政治觉悟去判断这个事能干还是不能干,我们真的是希望政府给我们一个指导性的意见,让我们能够放开手脚来做,这真的是今天的一个呼吁。

徐颖:对,徐总说的特别有道理,如果不能告诉我们到底能干什么,明确告诉我们到底不能干什么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徐总提了一些对政府的期望。我们来看一下陈总,除了国家制定一些政策,能够共享公益卫星和国家数据之外,您觉得行业共享这个角度是不是也能成立一些行业联盟来推动这件事情呢?

陈利:徐颖老师说得很对,其实我们国家对商会、协会,从民政、国家各个政府部门是很支持的,但是我们现在出现了一个状况就是国家政策文件出来得很多,很支持,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还是一个很遇冷的局面。

徐颖:就是顶层文件很支持,但是落到实处的时候很难。

陈利:对,因为它每一个机构表面上是民间机构,但是它实际上有一个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会有自己很多的规章制度,所以很难落地。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国家各个部委对遥感的重视、推动、推广,文件上也是这样,但是实际上还是不行的,这里有几个问题,一个是政府的各个职能部门不愿意把它自己的信息、专题数据开放,包括现在BAT云平台都已经到这个程度了,现在还有很多政府部委买服务器,搞网管,他们还要这么干,就是不放心。那么造成的结果就是服务单位我们总希望给政府把遥感数据应用挖掘出来,包括颜总、李总刚才讲的我们能干什么,山水、农业、林业、气象我们能做很多事情,但是政府不用,这就是个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大家都要去做,政府不光文件出来了,它必须有跟它具体需求对接的科室、处室,跟他的工作要对接上。第二,我们的服务单位要跟政府的需求完全融合起来,比如这颗星能干什么,那颗星能干什么,要把他的日常工作真正解决掉,因为政府部门很多人也是搞行政的,他并不是搞技术的,他并不知道我们的技术能干什么,他的需求我们干技术的人又不知道,这个就出现了脱节,所以这个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对接。再一个就是我想我们虽然是商业遥感的应用服务,可是我们不能光瞅着遥感,我想对于用户服务主要以解决问题为主,我们要给用户解决问题,有的时候遥感影像不足或者我们拿到的资料不足以给用户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想办法给用户解决问题,不能说就不能解决了,我觉得就要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无人车、无人机各种各样的遥感技术融合起来,我们最终是要给客户解决问题,给他提出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天空地海一体化的立体遥感应用服务。

颜军:我来插一句话,关于刚才徐总、陈总说的国家政策,国务院从2014年开始就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卫星算是基础建设的一部分。欧比特也跟着国家跑,现在发了7颗卫星,今年8月份再发5颗就是12颗,我们规划了34颗。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实际上我们一直比较谦虚,我们说我们是高分的补充,但是高分5号,高分现在是什么情况呢?大家知道高分的数据给政府都是免费的,每个省市有好多高分分中心,免费从国家拿,你那块在免费,你又鼓励我们参与间基础设施建设,刚才高总他弄了30公斤、50公斤,还有200公斤的平台,你这个卫星卖给谁?哪个会投资30公斤卫星?那个是免费的,我这边收费吗?我收费没人要,各个政府领导一说我们有免费的东西,你为什么要收钱?李总你很快会遇到这个问题,哪天我要弄12颗上星上去,你这个公司完了。所以这个是咱们国家政策,我一直强烈地呼吁,当时我也跟航天局的领导一直反映这个事,咱们是不是要重新审视一下咱们的政策?是不是有些政策跟国务院的规定有点不太一样?你是鼓励产业发展还是你要在这个过程中把每个公司都“杀”掉?这个东西你得有一个很明确的说法,所以这个事我非常难以理解,徐总,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个问题?

徐丽萍:我虽然说我们公司是隶属于航天科技,但是我们是纯粹面向市场的商业公司,其实我每天也在面临这种困惑,就是顶层设计给我们带来的问题,就是颜总的话,一方面我们面对的竞争是公益卫星跟我们的竞争,另一方面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政府要求我们产业化、商业化,有向前推进的压力。在我们商业遥感或者说今天一直在谈商业航天,我们商业航天整个发展是不是具备健康的、明确的发展空间,一个政策指导下的发展空间?我们大家都在谈商业遥感,谈商业航天,是不是谈大了?所以现在我看造卫星的也在谈商业化,造火箭的也在谈商业化,有没有考虑过在非商业化的主流产业里,那些卫星、火箭会给商业化带来什么样的压力?这真的是一个问题。

徐颖:是的,这个问题比圆桌沙龙的主题扩散得大一些,因为我们之前也做过一个辩论赛,就是说当前中国是不是具备了大力发展商业航天的条件?这个过程当中大家也会觉得需要定义,比如商业航天和国家队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到底是补充关系还是其实具备一定的竞争关系?所以我觉得如果说咱们下来对几位总提到的思想,主办方能够做一些记录和整理的话,咱们也有航天局的领导在参会,能够提供一些建议,因为国家大的政策其实是非常好的,但是我们更多的是说怎么把大的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就像刚才陈总说的政策很好,但是我找不到对接的部门,或者政策很好,这是免费的,能不能对商业公司也开放一些免费的渠道或途径,支持和鼓励大家更好的把商业航天这件事情真正做好。所以我们就不再讨论这个政策问题了,我们来说点技术的问题。刚才几位也提到天地一体化遥感服务模式,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还有地面遥感之间现在也存在竞争关系还是他们完全是补充的关系?

颜军:其实不管你在天上有多少卫星,尤其是牵涉到定量遥感,你永远离不开空地数据的,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在打造一个“绿水青山一张图”的服务,我们打造了一个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它最重要的就是物联网、各种传感器加上无人机的数据组成。同时我们也不光是自己的卫星,我们也把高景、雷达数据都纳入进来,多元数据的融合来形成一个真正有用的东西,所以我觉得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从我们应用的角度来说,从真正解决客户问题的角度来说,天空地是分不开的,它一直会走下去。

徐丽萍:是的,天空地肯定不是一个竞争的关系,肯定是一个互补的关系,像我们现在给客户提供服务,客户要求一个城市希望我们一年覆盖四遍,我们就把所有卫星资源都结合起来才能做到。还有的卫星希望我们是每个月一遍,甚至需要我们一个月两遍的,像这种我们就只是靠卫星资源肯定做不到,这种时候我们就需要跟航空资源,特别是跟无人机的资源来结合,给我们的客户提供服务。地面上的遥感也是一样,比如我们用光谱卫星做水污染分析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水务集团给我们提供地面测量的数据给我们做校准,所以天空地一体化这应该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徐颖:所以天空地之间的数据通道目前是畅通的吗?

徐丽萍:我不知道颜总那边,我们在用的时候是通过商业手段来做的,我觉得只要有商业服务,反倒更顺畅,因为大家都是在商言商,在一个商业准则下的合作,反倒更顺畅。

徐颖:在商言商,这样其实反而是明确的,没有什么非常模糊的点,更好往下操作。

徐丽萍:商业有商业的准则,大家基于一个准则更好。

徐颖:准则只要是一致的,往下就是好走的。陈总您刚才也提到了这个话题,不知道您是怎么看的?

陈利:如果按照市场商业的行为来说,我觉得遥感它绝对是占有绝对优势,一平方公里遥感数据大概就几十块钱,可是要用航空摄影或者无人机,一平方公里只飞少则几百,多则上千,所以从应用层面来说,如果遥感数据识相够,分辨率够,大家肯定会用遥感。现在我们的问题是遥感数据没有,不够用,所以不得以才去飞,才去用无人机,它是作为一种补充,所以我觉得天空地一体也是根据用户的需求产生的服务模式,所以它应该也是一种合理的商业模式,这是第一。第二,我们目前市场上需求的量越来越大,我们就遇到一个用户,他要求一天一次对整个城市进行影像,用无人机或者卫星,我说你为什么要求这么高?他说我每一天要知道这个城市的变化,看门前三包、违建、电线杆固件是不是有变化,他要知道这个城市的动态变化。我想我们的卫星影象肯定做不到这么快的速度,所以天空地一体化对于城市的变化,尤其是重点地区的建设,包括一些建设工程的变化,它是必须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主要的问题就是我们这些服务单位怎么去给用户做到最佳的服务状态,同时也给用户省最多的钱,能用卫星的时候我们尽量用卫星。

徐颖:谢谢陈总,为用户省更多的钱一定是你们公司非常好的准则。最后一个问题想问一下三位,大家可不可以展望一下商业卫星遥感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从刚才提到的政策、卡脖子的技术、数据还不够或者刚才大家提到我们的一些商业模式现在可能还是停留在2B阶段,2C完全没有,从这些角度请三位展望一下,您觉得未来最有可能会突破的技术、应用或者模式是什么?如果到2020或者2025年,您期望当中的商业卫星遥感生态应该是什么样的?

颜军:我的感觉当然还是对这个行业发展是充满信心的,现在2C也有,也有很多伙伴,比如北京蓝图(音)他们做出来的就是2C,比如农民种地有一个农险,它是典型的2C遥感数据的应用,每个地块种的粮食长势怎么样等等,同时也2B,因为保险公司得知道你是不是骗保,你把地报上来,你就跑去打工了,到年底跟我来收钱,他也不愿意,大家比较关注至少2B2C都是行得通的。大家都知道因为政府只有几千个,商业公司是百万级的,2C可能是几个亿的用户,所以我还是非常看好2C的应用,只是因为现在卫星比较少,数据不太够,人工智能介入还处在起步阶段。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提高,整个卫星产业多推点卫星出去,整个行业产业进入良性循环的时候,可能我们就会形成一个非常大的发展。那时候可能真的就是一个非常大的产业,我们原来预计2023年地理信息产业会有1.5万亿,测绘地理信息是3800亿,卫星数据市场也是3800亿这么一个潜在的大市场,应该是非常大的产业,我非常看好这个产业,我们也会努力下去把它做好。

徐颖:谢谢颜总,还是非常看好产业,并且提出了2023年的期望,我们到2023年的时候再来看一下颜总的想法或者期望是实现了还是超越还是没有达到您的期望,我们先放在这里。徐总呢?

徐丽萍:我也一样,困难是有的,但是前途肯定是光明的。如果说我们最期待的突破是什么?简单地说,我希望的是云,我自己没有能力建这个云,但是我们中国市场需要一个遥感云,能够通过云端,通过这个平台给客户提供服务,这个可能是在近期应该能够看到的一个突破。

陈利:我不像颜总、徐总是自己有卫星,我代表一个数据的开发应用服务单位,所以我希望我们将来会有一个良好的商业和市场环境,让有的数据就能让大家看到,就能让大家拿到,不管是买还是什么形式,这个商业机制要形成。还有一个就是要用互联网思维,用高速迭代的形式让这个产业真正推到2C端,2B端,让服务单位和政府部门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关系,促进遥感应用最深度的挖掘、最广度的应用,各种维度的空间都能应用到遥感数据。

徐颖:陈总提出了一个非常朴素的理想,希望所有的数据都能真正被用起来,从一个数据服务商的角度提出了这样的期待,这也是大家今天达成的共识。今天我们的时间差不多了,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各位嘉宾的精彩分享!卫星遥感圆桌沙龙部分暂时告一段落,稍后15:45将继续进行商业卫星产业分论坛议程。我们为各位嘉宾准备了茶歇,请各位稍作休息或自行交流,稍后回来参与下一个议程。感谢各位!

(茶歇)

主持人:上半场很热烈,希望我们下半场能够继续保持这种热烈的感觉和热烈的探讨,请各位嘉宾落座,谢谢!各位朋友、各位嘉宾,欢迎回到论坛现场。我是此次商业卫星产业分论坛的主持人党炜,刚才上半场,尤其在我们圆桌沙龙论坛,在北斗女神徐颖研究员的主持下,欧比特颜总、航天世景徐总和陕西天润陈总分享了称之为肺腑之言,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共鸣,这里面其实展示出了我们今天的主题“新航天新生态”的一些需求,然后从产业上、政策上、合作机制上存在很多需要突破的点。其实这些纷繁复杂的需求也好或者机制也好,刚才我也在想其实有十二分沉重,几位老总很敢说,很能说,句句都是痛点。说一点虚的,我这时候又想起了航天界元老、伟大的人物钱学森先生,这些问题不管从政策也好还是产业发展集聚也好,现在感觉都欠缺一个系统工程思维,要用系统工程解决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以及产业怎么发展的问题。所以我刚才感受到一方面是我们存在发展的需求,包括遥感人提出来政策上的负面清单,数据交换机制,目前提出来AI怎么样跟遥感最后一公里,跟垂直细分融合应用,让遥感数据更好地结合行业特点、行业需求产生价值,我觉得听了之后虽然有一些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作为一个遥感圈外的人就感觉非常振奋,找到这些痛点,找到这些需求才有可能发展,发展的时候才有目的,才有目标,这样行业也会进入一个有序发展的阶段。暖场先到这里,接下来我们继续进行论坛议程,有请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高级副总经理薛力军先生带来报告《商业航天新模式下的探索与思考》,欢迎薛总!

薛力军:非常感谢主持人的介绍,也非常感谢主办方组织这次非常成功的大会,很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深圳航天东方红在商业航天领域里面的一些探索、思考以及相关的实践。

我是薛力军,目前担任深圳东方红的副总经理,整个报告一共分为这么几个部分,首先是介绍一下深圳东方红海特的起源。在2007年航天科技集团和深圳市做了央企和地方的战略合作,这个战略合作协议的一个落地成果就是在200810月份深圳东方红挂牌成立。深圳东方红的企业定位是商业卫星的制造商、运营商和服务商,公司的使命是打造消费级的卫星产品和服务,让航天触手可及。在200810月份挂牌以后,实际上公司的正式运营是从20093月份启动的,也就是说到今年刚好是10年时间。在这10年期间,深圳东方红一共完成了14星的研制和发射,尤其去年刚刚完成了九星连射连胜的工作。

具体到在轨卫星,简单给各位汇报一下。在2011年和2012年有两颗星是在深圳生产基地建成之前,在北京研制完成出厂的,包括试验卫星四号和新技术验证一号,这两颗星是基于传统的研制方式和生产配套企业以及高等级的宇航器件完成的,都是在轨表现良好。从2013年开始我们回到深圳,在深圳本地开始探索使用工业现货产品和工业技术来实现航天的成本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2015年、2016年分别发射了开拓一号双星和脉冲星试验卫星两个任务,其中开拓一号子母双星是在2015年随长征六号首飞完成的在轨发射,到目前为止三年半时间工作表现都是良好的,其中地星还是国内上天的第一个地方星。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我们对工业现货的产品和技术在轨使用获得了初步的第一手经验。在这个之后,利用相同的平台产品配套和平台技术完成了脉冲星试验卫星的在轨应用。在这之后2018年我们又完成了九星发射,包括云海二号,这是六星掩星大型探测的星座,天平一号A/B星,这是测控系统的小卫星以及鸿雁星座首颗试验星,其中天平一号A/B星和鸿雁星座的首颗试验星都是基于前面2015年、2016年探索的基础上,对于我们工业现货产品进一步升级之后的产物,在这样一个应用的背景下,我们深圳东方红从工业现货产品的使用从可用变到了好用能用,可以支撑业务化的运行。

在这么多年和商业航天一直在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商业星座和商业运行角度上需求特征上的不同,即低成本、短周期、高性能、大批量。我们在座绝大部分参与航天的同行背后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参与的可能都不止几十颗星,甚至都有上百颗星,甚至目前星座都是上千颗。这些特点本身我们都觉得并不一定是商业航天独一无二的特征,反倒是在性能需求这方面可能有更深层次的需求合理解。和传统卫星追求每一个指标的先进、提升、跨代不同的是,商业航天、商业卫星和商业星座对高性能的理解应该是和用户相关的,是应用先进和应用体验上的高性能,这个里面除了技术指标上的先进之外,可能更主要的一点就是商业应用里面业务的连续性这个方面的高性能。对于这种星座可用性、连续性的需求实际上变成了对商业星座可靠性的需求。如何权衡可靠性和低成本的综合指标?这里有这样几个想法。卫星星座可靠性的保证实际上是真正把我们卫星可靠度设计指标真正做实的机会,这是在允许一定失效率的条件下,确保可提供持续稳定的业务应用。大家都是在航天圈子的专家和同行,大家都知道传统行业里,虽然我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可靠性指标、失效率指标,但是实际上航天是以成功结果论英雄的领域,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是大家的口头禅。在真正商业化的星座运营里面,大家才有机会让可靠性指标,也就是它背后的失效率指标真正做实和有用,因为有这样的折中,才有可能在研制模式、商业选型配套的角度上进行充分优化。有这样的基础之后,就可以从星座单星一直到产品,从多层级来开展冗余和容错设计,降低对元器件、部组件可靠性和质量相关的管控等级要求,同时也是将原来层层传递的责任链条打破。这边党总也是做元件可靠性这方面的专家,大家应该知道一旦卫星在轨出现问题的时候,可能总体最希望就是我们找到一个单机承担这个责任,单机失效了。单机希望找到元件上的失效,元件怎么办?元件去找可靠性验证和可靠性认证的方案,最好在这上面有问题,大家都解脱了。但责任链条的解脱没有解决应用上的损失,所以在选用COTS所谓工业现货产品的角度来讲,它打破了成本的链条,实际上只有在商业领域里真正对系统可靠性有合理认识的情况下才能做到。

解决的方案就是利用工业现货产品和技术,通过合理充分的验证实验建立产品型普和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这样一个工业现货产品它可以带来的是流程优化、批量化生产,除了解决成本之外,其实工业现货产品相对于航天手工研制的产品最好的特点就是它批次的一致性,并不是说批次的一致性会带来质量的提升,而是说它要好有多好,要坏有多好,当然我们在前面通过试验验证的时候,就会筛选出合格的产品来,因此整个目标就是要打造经济、实用、稳定、可靠的卫星产品。

我们在过去几年进行了一些产品方面的应用探索,典型计算机训练出来的产品中都已经经过了三代的升级,比较典型的以计算机为例,我们经过了第一代直接使用工业COTS的计算机到开展了一些芯片类升级、调整,到最近,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实现了1100公里的鸿雁首发星,在1100公里的近地轨道,工业现货产品的计算机已经相当于宇航级产品,当然成本上面有量级上的差别。电池那边也是一样,我们在做了公益18650使用之后,它们在轨可靠性、一致性的表现非常令人满意,近期我们目前在做的第三代就是利用这样一个基础,形成一个标准化的模块,利用标准化的模块减少产线的产品数量,通过汇成河的形式汇成不同容量的产品,更好地支撑未来的批量生产。此外最后那么个部件,结构机构的产品我们也有相关的应用,时间关系不再啰嗦。

在研制过程中,我们形成了CAST 51020几个平台,针对传统高可靠、长寿命的应用以及商业应用有不同的平台产品适配。但是从目前来讲,我们已经从传统平台化研制向模块化转变,它的基础是标准化、模块化、通用化和小型化的产品体系来支撑,通用灵活配置和模块化的现货存储形式,通过统一的接口标准来实现产品的互换性和灵活的扩展能力,形成一个柔性化、可扩展的平台。通过这样一个产品更好地适用不同用户的需求。

刚才我们介绍了之前的工作,我们目前在研的是5个型号,5颗星的遥感卫星,包括京师一号、苏丹一号、海南一号01/02星以及深圳一号。在这样一个研制的过程中,其实我们非常感谢也非常荣幸得到了用户的大力信任,我们和很多用户都签订了数据共享的协议,在这个数据共享协议的背后,并不是说我要拿着用户的数据再去卖,我是希望用这样的数据共享协议,通过统筹整个我们研制的卫星的信号资源为用户提供更超值、更高效的系统项目使用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实现虚拟星座的形式,这就是微景一号的虚拟星座。在这个虚拟平台上面,可能用户并不是同一个用户,并不是一个用户投资这么多颗星,而是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星,大家共同建设这样一个星座之后,我们可以共享这片星上的效能和基石,比如典型的我们承担的京师一号它是一个极地遥感卫星,只关心两级,对其他地方它是不关心的。那么它经过海南的时候,经过苏丹的时候就可以为其他用户去呈现。其他卫星经过极地的时候,它也可以提供它的数据给京师来使用。类似这样的虚拟星座的程度,我们可以在整个建设期间,围绕着我们目前的需求,包括我们主流会以1米分辨率为主,同时兼顾一个SAR的保证重访,后期会通过补充高分辨率、高光谱、红外等其它类型的卫星来提升整个效能。

面对大数据的时代,刚才很多领导也都提到了,卫星遥感如何发挥更大的效能?现在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指标很好,但是系统效能应用还是不够,刚才圆桌会议上各个专家也都提到了。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典型问题就是,以深圳为例,我们调动了国内外多颗卫星,希望能够实现一年四季对深圳市的高清覆盖,但目前来看一个月只能完成不到月沟通量的10%,不能满足当月更新的需求。对于深圳本地是这样,对于广东省,对于中国,乃至于对于整个全球陆地面积更是这样。所以这样就引出了卫星遥感现状的一些情况,刚才也都提到了,可用数据比较少、时效性比较差,不同的用户之间、星座之间的互通是不够的,整个卫星星上天际资源的统筹能力不足,最后是对应每颗星来讲要想建成一个高覆盖率的网络,它所需要的投资成本很高。

对现有市场进行分析的话,有典型的几个数据,要实现天级重访要10颗以上的数据,要实现小时级重访需要80颗星以上的量级,但是重访并不意味到处都能看,天级的全球覆盖需要近200颗星,小时级的覆盖需要近2000颗星。我们在座所有的遥感星座加在一起的数量还满足不了,所以这里面提出一个观点就是我们认为现在的遥感市场实际上还远远没有到竞争的市场,是大家合作的市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来实现一个大数据的共享和面向C端、B端的市场开拓。这里我们有一个合作展望的工作,包括我们希望能实现数据效能最大化,提高数据时效性,激发数据潜在价值,降低星座的投资风险。这里面主要的合作倡议就是我们要打造共建共享共赢的商业遥感数据源。这里面有四个工作,第一个是数据互换,我们希望建立一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基于平等互利的原则来实现数据的互换。第二个是需求共享,各方共享数据需求,共同满足用户。第三个是资源统筹,整合各行数据和卫星资源统筹调度,提高整个系统的服务能力。最后是通过整个工作形成一个虚拟星座来满足未来的需求。

我们想签订这个《框架协议》只是我们在商业航天遥感领域合作的第一步。首批合作伙伴成员包括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千乘探索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刚才也说到这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大家更多有志于参加和开展商业遥感服务的企业和同仁共同加入我们,一起来做大商业遥感整个产业和市场。谢谢!

主持人:感谢薛总,薛总刚才的报告给我们展示了东方红海特在14颗星,包括以前技术路线从宇航高等级在2013年开始,利用COTS元器件和COTS产品的一些探索,所以也祝贺海特不光在卫星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功,也在高可靠、低成本探索的路线上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

今天我们已经从几个报告里面也逐渐展示出来整个商业航天商业制造对于高可靠、低成本或者高可靠、降成本是一个非常大的需求,这也是一个共性的需求,在这后面还是各个商业航天企业要加强合作,在这方面再进一步探索,把行业整体上能实现行业的新生态或者行业的产业升级,做到高可靠、降成本。接下来就借用刚才薛总PPT里面说的“合则强”,接下来我们就展示一个“合则强”的环节,下面是“商业卫星遥感数据互换签约仪式”环节,今天将有5家企业在活动现场共同签署《商业卫星遥感数据互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他们是: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零重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千乘探索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航天东方红海特卫星有限公司,有请签约嘉宾上台。

(嘉宾签字并合影留念)

好的,感谢各位对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支持,同时也预祝签约项目合作顺利!请各位嘉宾台下就坐。

今天其实上半场从卫星的制造、研发还是高可靠、降成本共性的体系,已经阐述出来这是我们商业航天发展的一些共同需求或者要素,另外也在上半环节展示出了我们目前遥感圈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个会议安排得挺好,恰恰在这个环节,我们又有一个数据互换的签约仪式,所以刚刚提出问题,然后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又往前探索了一小步,也再次祝他们在这个机制探索上能取得圆满成功。继续我们的会议议程,下面有请南京英田光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副总工程师黎发志先生带来题为《小型激光数传解决方案在商业航天中的应用前景》的报告,有请黎总。

黎发志:首先很荣幸到这边给大家介绍我们公司在卫星激光通信方面已经做的一些工作以及我们想做的一些工作。

首先前面很多专家都讲了关于卫星数据怎么传输,怎么实现数据共享的事情。实际上最近这些年天空地海信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例如国外这三家公司提出了天地一体化的项目,国内像航天科工、航天科技、中电科和国防科工局也分别提出了相应天地一体化网络建设的宏大目标。最近这段时间6G这个概念也被炒得很火,5G的标准刚刚尘埃落定,6G就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了。如果说5G是在现有的网络基础上实现更高速度传输的话,6G要实现的是对整个地球,包括天地到空实现一个更全面的覆盖,或者换句话说其实这个6G在某种意义上是天地一体化的另一个名词。

用来实现卫星之间传输的技术手段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无线电、微波和激光通信,这三种方式是比较长江的。其中无线电和微波这两种方式目前来说技术成熟度比较高,也是在广泛采用的,而激光通信这种方式,我们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它具有很多优点,像在带宽、容量、抗干扰、保密性、体积方面它都有很大的技术优势。如果它的缺点的话,像大气影响这方面激光通信应该说是它天生的劣势,但是它在频谱资源方面相比于前两种有非常大的优势。其实随着这些年的商业发展,卫星越来越多,频谱资源就越来越受限。我看在会的和在展会的很多都是国字头单位,这些单位可能并没有受到频谱资源的限制,这是因为这些单位往往有比较强的“靠山”。但是对于真正后面往商业航天去发展,随着商业化的运作趋势越来越明显的话,频谱资源受限是越来越凸显的一个问题,而激光通信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其他方式所不能代替的。

激光通信这种方式对于做航天的来说,应该大部分人都有所了解,这种方式从1995年开始真正做第一次有效的实验,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了20多年,其中国外美国和欧洲都发展得比较好,国内的发展应该说有两个有代表性的事件,一个是在2011年的时候,海洋二号实现了504兆的激光通信。另一个有代表性的事件是2017年的时候,当时国内在低轨和地球之间以及高轨同步轨道和地球之间都实现了飞跃,一方面是通信的速度比以前更高了,达到了5G的速度,另一方面以前在2011年的时候只限于低轨,到2017年国内发展低轨和高轨都成功了。

对于大尺寸的卫星,它的空间终端可以做到比较大的尺寸,例如典型是3050公斤,然后它的地面终端也可以做到比较大的尺寸,这方面的发展比较成熟了,例如图上是我们和哈工大一起联合研制的,左边的图是2009年完成的600口径的地面终端,右面这个图是2017年完成的1米口径的终端,分别用在我们国家在气候通信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这方面。其中2017年通信终端里面还是国内首次在激光通信里面用到了知信光学(音),这些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就是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大型激光通信终端目前从技术角度来说已经取得突破,慢慢在转入商用阶段。但是我们对于商业航天来说,它往往不见得全是小卫星,特别往低成本方向去发展的话,更多是微小型卫星,例如这个数据展现的是从2000年开始到最近这一两年所发的非常小的Cub卫星的发射记录,从中可以看到每年Cub卫星的发射数量非常多,对于这种非常微小卫星,Cub卫星是几公斤级别的,乃至大一点几十公斤这种级别的,是很难直接采用前面讲的卫星通信终端,因为无论从体积、重量还是功耗都是无法承受的。随着商业航天出现小型化的卫星,它在通信方面有什么需求呢?

我们的总结是这样的,首先因为它自身的尺寸比较小,例如右边那个图是一个卫星,它自身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它用于通信的模块在体积、重量和功耗上面都是严重受限的。第二个就是数据量,这个数据量其实取决于卫星它本身是做什么样的业务,对于遥感卫星它的数据量可能很大,对于其他类型的小型卫星,它的数据量往往没有那么大,这个取决于它的业务模式。第三个特点就是它的数据更主要是这个业务星它最主要目的是想把它的数据下传到地面上来,所以它的数据传输的特点是以下传数据为主。第四个特点就是因为它的数量特别多,它的频谱资源受限这个局限性就会更加被放大。

针对这些小型卫星上面的应用特点,我们公司做了一些相应的研发,主要是把之前做的那些终端尽可能做成小型化。早在2016年和2017年,我们就做了地面点和点之间的通信终端,这些通信终端相比之前的那些通信终端,它的尺寸已经大幅度缩减了,基本上能做到小几公斤重量这个级别,但是对于应用到微小卫星上面,特别是Cub卫星上面,这个尺寸仍然是偏大的。所以我们为了解决Cub卫星、微小卫星应用的话,我们就推出了更小的激光通信终端研制,我们把它称为微小型,它的基本参数是我们把它的体积控制在0.5U以内,右边这个图是一个魔方,我们拿这个对比的话,基本上一个通信终端要把它做到半个魔方这么小。

为了把这个激光通信终端做小,我们采用了这么几条技术路径。首先第一条,我们是把卫星平台和激光通信终端内部做激光光束指向的技术把它组合在一起共同来实现一个跟瞄,这样的话能够把通信终端的尺寸、功耗、体积和重量都大幅度压缩,它能够充分利用卫星平台本身自带的精度,这是技术路径的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我们针对这种小型卫星它没有那么大的数据量,我们采用一种更有针对性的编码技术PPM,它采用脉冲位置的编码技术,这种编码技术它相对大型激光通信终端,它在牺牲一定带宽的情况下,能够把系统功耗大幅度下降。第三个是我们采用针对小卫星来说更有特色的一个信标对准策略,就是针对小卫星它本身数据量比较小和功耗比较低的特点,我们在信标和地面之间做对准方面,采用了一些自主创新的技术把功耗尽可能降低。第四个是我们采用了一些自检和自标定技术,对于微小型卫星它上面的环境控制往往比较恶劣,例如在空间环境下它的温度范围是好几十度的范围,这个跟以前大卫星载荷上面相比的话,它的环境会恶劣很多。在这种恶劣环境下,为了让它还能够有效工作,我们就需要在实现正常功能的情况下,还有一些相应自检和自标定的方式能够让它做一些在轨自我检测和自我标定,然后做一些观轴方面的纠正,从而达到它的指标。

下面这个图是我们目前在规划中的几个型号,其中我们重点针对的是空间A型,它的特点是超小型的激光通信终端,它的体积只有0.5U,重量是800克,平均功耗是10W,这个平均功耗是指它在工作2分钟到3分钟过程中的时瓦,这个两三分钟是平均功耗时瓦,所以实际上它一次传输所使用的电能并不多,它能达到的速度星地之间传输能够达到50兆,星星之间能达到1兆。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些尺寸大一些、速度更高一些的激光通信终端在进行规划。其中A型是我们目前重点在做的型号,我们预计在今年下半年会发射到天空500公里高度和地面1000公里之间做相应的实验验证。除了空间之外,我们同时还在研发地面终端,地面终端我们也是采用低成本的方式,规划了两个口径,一个是固定式500毫米口径,一个是300毫米口径,是车载移动式,这些地面终端它可以配合星上终端,这样的话可以使得用户有很高的灵活性,以比较低的成本来实现相应的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通信。

最后是我们的规划,我们很希望自己的卫星通信终端在今年下半年到天上能够跟地面实现数据的传输,实现通信,同时也希望将来能够为更多的商业航天公司提供服务。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黎总的分享!也是让我们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另辟蹊径,通过小型激光终端解决测控通信的问题,这项技术是可行的,因为我原来参与过,所以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跟他再继续对接。下面有请精航伟泰测控仪器(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郝海生先生带来以《卫星的数字孪生发展之路》为题的报告,欢迎郝总!

郝海生:各位来宾、各位专家:下午好!我是精航伟泰的郝海生。我今天介绍的题目叫做《卫星的数字孪生发展之路》,今天下午我们各位专家大概对商业航天各个方向都讲了一下,聚焦在整个商业航天的商业模式还有它的应用模式。我这边主要讲的还是卫星的研发模式变化,所以相对来说会偏技术一点。我们整个做的是卫星的数字孪生发展之路,就整个技术方向我会做一个详细的汇报。

这个里面精航伟泰我简单介绍一下,精航伟泰是2010年成立,我们大概是5年前跟美国Mathworks公司达成战略合作,Mathworks公司可能大家比较陌生一点,但是一说起他们的产品MATLABSimulink,大家就非常熟悉了。我们5年前合作是把整个基于他们系列产品在NASA、洛马的应用方式、应用模式、相关技术平移到国内,针对国内整个军工行业做所有的技术研发,我们的核心是从卫星研制上来做。

为什么要做这个方向?首先数字孪生Gartener是它作为2018年十大技术趋势,同时洛马对于它的研制模式来说,也是把数字孪生作为它的核心发展方向。国外现在是什么情况?洛马核心围绕以“模型中心的数字织锦”,把数字研发全要素引入无缝的数字开发环境,也就是说我们真正做整个虚拟样机、验证到物理产品上。整个这条路跟我们原来做的数字化仿真区别在哪里呢?我们原来做数字化仿真是做数字原理的验证,验证完以后还要重新实现,比如重新编码、设计这样一个过程。那从这个源头是说你从仿真验证开始,仿真验证完OK了,一键生成产品,所以它对于整个研发模式会带来非常大的变化。我们现在看国内在做一些什么工作?我们目前国内的主要合作伙伴还是以体制内为主,我们主要是给五院还有中航、军科做相关项目和平台的研发和搭建。五院在2017年“院长六号令”已经把基于文档的驱动模式向基于模型的驱动方式来转变。

中航一直做MBSE就是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来做整个复杂系统的设计。同时我们来看这个里面我们目前体制内在实现的时候,因为相对来说,我们目前商业航天的好处是我们现在生产的卫星还不是特别复杂,一般都是微小卫星,所以这个问题可能不是特别突出,但是对于复杂卫星、大卫星、复杂系统的时候,这个是非常突出的,这是当时评测的整个缺陷大概的分布情况。体制内的研制单位会碰到这个情况,我相信对商业航天研发的公司来说,相同的问题一定在工程实践中也会碰到。

同时这个里头传统的开发方式它确实会有很多相关的弊端,同时传统研发方式对于人才的需求来说,其实也会有一些错配,错配在哪里呢?传统的研发方式,你会发现大量的研发人员在什么?做编码和测试,而不是真正做一些高技术的设计和探索,这个是现在整个模式错配的地方,为什么从美国NASA、洛马、波音、GE要用这个方法?它未来真正要求的是核心人员都是在做顶层学科设计,是真正做创新的东西,而不是重复性的东西,比如编码、测试让机器来做,这是他们的一个核心方向。

这个里面我们现在整个基于模型这个部分,其实从国际上来说的话,我们说GE模型CAD三维模型的联合设计这个东西已经很多年了,相对比较成熟。电子电路设计EDA也是很成熟的工具,其实核心的改变是系统和软件,这个设计来说,是各个单位现在都在抓紧发展的东西。我们现在从软件这部分,从模型到代码,现在用模型可以自动生成C代码,同时我们也可以从模型直接生成IPG代码,所以这里大量的研发人员、编码人员和测试人员会减少,所以人员的配置需求是倒金字塔。

这个里面是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会碰到的一些标准,这里面为什么需要用模型来设计?模型是机器可以认识的语言,只有机器可以认识到,它才能做自动化,所以这是为什么这几年基于模型设计或者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很热的一个很关键的原因。这个部分是我们做的一个事例,是卫星整个基于模型的设计,是用SysML做整体系统设计。同时我们还做整个的故障模型设计,这个里面其实是很多商业航天公司跟体制内公司差别很大的地方是在于它的可靠性和故障设计,因为实际上从功能设计上来说的话,对于现在商业航天所面临的其实功能本身实现并不复杂,但是你怎么让它可靠?怎么让它的故障考虑得足够充分?这个是工程经验的一个积累,把这些全部都内化到模型里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这个是用整个模型设计大概的过程和流程,当时我们在体制内跟相关研究所对在轨运行卫星,把整个模式全部测试验证过了,也就是说完全自动生成代码注入到在轨卫星上,然后替代它的相关模式以后,整个控制效果非常好,就是完全达到了原来的预期。

这个是手动写的代码和自动生成的代码相关的关键指标分析,包括整个容量,因为手写代码可以写得很精简,资源占用很小,是不是自动生成的就要用大量的资源?其实不是的,我们在整个代码生成模板上只要做得足够好,整个效果和质量跟手写的基本相同。

这个里面是我们针对整个IPG基于模型设计和代码生成,我们做的是收发器的设计,就是全部代码一行手写的没有,全部自动生成,然后来做整个航天验证,跟原来手写的代码做匹配,然后看看一致性,这个效果完全达到预期。我们所有的数字环境设计完以后,我们一定会在物理环境下做比对,所以我们会做整个硬件在环,还有IPG在环,所有相关的仿真验证,我们会自动跟数字仿真环境做匹配和对比。

这个里面就是说当时大概的总结,我们现在简单地说,我们基于模型设计解决什么事情?所想即所见,目标是我头脑中有一个创新的想法,我有一个算法,我马上在数字环境下把它仿真验证,然后一键可以生成我的产品,这个是目标。所以这个里面从国际未来发展的趋势看来也是这样的趋势,当然这里会有很多路要走,但是这个方向毋庸置疑,一定是未来的核心方向。

这个里面是我们针对整个数字孪生设计,我们来做整个产品系列,也就是基于这个平台,我的一个企业可以把整个数字孪生的研发平台全部搭建完成去实现数字化的设计。这里的组成大概是这7个方面。

首先我们说基于模型的协同设计仿真基础平台,这个基础平台是整合所有常用的建模相关的工具链,还有模型库,尤其可信模型库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你建一个数字环境,如果你用的模型是不准确的,它的数字化仿真验证出来的结果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对于它的可信模型库加上整个工具平台,加上整个流程工程基于模型的工程管理构成了整个仿真的基础平台。

我们刚才说这里很核心的一个就是数字的虚拟样机,事实上我们现在在开发的时候,很多东西用仿真很容易,但是如果涉及到嵌入式的东西的话,你想在数字环境下开发出完全等效的一个东西难度还是挺大的,所以我们是构建一个数字虚拟样机,也就是数字虚拟样机跟跟星上的物理运营平台是完全相同的,从接口到所有CPU到操作系统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实现所有数字化设计的模型和验证结果,我是可以直接等效到未来上天以后它的运行结果。

我们数字化整个设计仿真验证完以后,我一定会跟整个实物这个部分同样做验证,但是会自动化验证,所有的数据过来以后,我只会比较结果,如果物理整个验证结果跟实物无数字化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话,基本上这个过程就直接过去了。

在这个里面我们一般会有一个基于模型驱动的研究系统,加上高性能的半实物仿生机来构成,只要做环境模型的一些佛针。剩下的就是我们基于模型的测试仿真数据管理,我们刚才说如果不是基于模型的话,你的测试和仿真数据可能很多东西都丢了,但是对于模型这是非常关键的,用于重新训练模型,校正模型,你的模型为什么是可信正确的?因为我跟物理的整个校正比对过了。

同时我们还在可视化,可视化其实对于协同设计有用,我们设计卫星马上就浮现在空中,我们可以针对它所有的细节进行讨论,这个对于整个协同工作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另外一个关键就是做展示。最后我们说整星或整机做出来以后,一定要进行系统测试,这就是完全自动化测试系统,所有的模型输入数据、所有测试项平移过来以后做一个完整的测试,测试通过了,这个产品就可以出厂了。

我介绍的内容就是这些,请各位专家指正,这上面有我的联系方式。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郝总给我们带来的分享内容,虽然说我们商业航天跟体制内的研发过程不太一样,但是有些先进的东西还是可以去借鉴的,刚才郝总其实是从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这也是目前用在空客、波音等等国际大型商业航天企业正在做的事情,这些事情可以让他们的研制周期大大缩短,而且也带来刚才郝总说的很多知识沉淀以及让这个组织未来就不再完全依赖于人,而把所有的经验全部沉淀到组织的过程中,所以这也是比较前沿的,如果说商业航天企业未来要做比较大,甚至量产的话,数字化肯定是要走的一条路。

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下面进行今天论坛的第二个圆桌沙龙环节。有请商业卫星产业分论坛——卫星互联网圆桌沙龙的各位特邀嘉宾:银河航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兼副总裁高千峰先生,北京星空年代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佘章树先生,南京英田光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子元先生,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市场营销副总监刘洋先生,有请各位!

欢迎各位,我们在这里进行卫星互联网的分享,刚开始也想请各位老总介绍一下自己和所在的公司。

佘章树:我是北京星空年代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佘章树,星空年代其实我们一直是从事于高轨宽带卫星,有一个卫星计划,通过3颗卫星从东南亚到中亚、欧洲以及到非洲的覆盖,主要开展一些数字经济、为一带一路的中资机构提供服务,为中资机构走出国门提供安全可靠、自主可控的大数据传输通道。谢谢大家!

高千峰:大家下午好!特别感谢主办方,包括党总,每年航天日都有这样一个机会结识新朋友,还能遇到很多老朋友,我是来自银河航天的高千峰,银河航天我们做的事情,大家如果对One web有了解的话,可能对我们整个业务模式就了解更多一些,主要是重点在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星座的建设。本身银河做这个事我们有几个点要去做,一个就是如何实现低成本和高性能,第二个就是从未来的角度如何考虑用户,如何考虑更多的商业化?公司的基本情况待会再详细讨论一下。

周子元:谢谢党总,谢谢各位,我是来自英田光学的周子元,我们公司从事空间激光通信研究已经有十几年,现在针对商业航天如火如荼的形势专门推出三款超小型和小型的激光通信解决方案,我也想借这个沙龙的机会和各位大咖一起对话一下关于卫星互联网未来的前景和要避免的陷阱。

刘洋:谢谢党总,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的刘洋,我们公司主要是发射80颗星低轨小质量的卫星星座系统,满足全球范围内的窄带物联网通信需求。

党炜:谢谢诸位,刚才简单给大家介绍了一下诸位老总还有自己的公司。接下来我们进入一个环节,因为刚才在报告中大家都点到了SpaceX星链、Starlink 1.2万颗、One web 900颗,国内企业也都有自己的星座计划,关于纷纷出现的这些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请各位老总从它的特色、亮点或者缺点,反正从一个点几为老总评价一下目前出现的这些星座计划。

佘章树:低轨星座最近几年比较热,也算是新生的一个事物,但是最早的铱星计划,我们大家都知道。但我觉得现在整个国际上包括国内这种系统还是比较多,从整体运营管理包括投资,像鸿雁预算是300亿,One web很多都是几十亿美金的投资,这么大的投资可能前期有一些风险,比如对回收周期要做更多的研判。

党炜:佘总就从星座的投入产出比,包括这么大的投资怎么样更好地控制风险给我们点评了星座计划。

高千峰:由Starlink谈起,我觉得这个话题在座根本都不陌生,可能会看到很多信息。但是这次来开会,我也去展厅看了一下,我每年都会做对比,今年跟去年有什么变化?其实银河做低轨宽带通信卫星,我们2015年团队开始早期调研,2016年了解,2017年分析,经过了好多一手调研决定朝这个方向来做。这个本身客观来说它是长周期,也是高风险、高投入,但是大家为什么还去做?包括几周前亚马逊也宣布要去做低轨宽带通信星座,其实全球顶级的这些公司,尤其跨领域的,本身它一定是做了充分的调研,本质上还是考虑需求,到底为什么大家都做这件事情?是因为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全球有将近40亿人口没有互联网的介入,这是一个最根本性的话题。还有碰见一个真实的情况,去年年初的时候,银河做低轨宽带的时候,因为我们走的高频路线,我们想频谱资源很紧张,技术上一定要有所创新,所以我们应该是最早就在Ka频段上研发,载荷上面就已经做工作了。那个时候业界一些专家、老师,我有一次在杭州开会的时候,有几位就说你们真想好了吗?好像国内没人做,一方面产业链配套不成熟,你做这么早,到底有那么大市场空间吗?那个时候也讲频率,你根本不出去,国家不允许。但是去年到今年一年的变化来看,其实低轨宽带星座已经成为了三大领域排在最热的一个阶段,大家的认识也都在变,包括新出现的公司,国有也好,新的民营公司也好,技术路线发现其实就是我们一年前做的决定,现在大家开始去做了。所以我觉得更多的时候是看未来,看长远,从One web到亚马逊,它一定是做了大量的调研,看清楚一些基础的道理,大家才专心来做这件事情。

党炜:高总这个逻辑我们可以再一起回忆一下,不光是银河做了很多调研,其实One web、亚马逊这些巨头企业他们做这个决策不可能随意就确定了,我要发几百颗或者上万颗,当然这肯定是全球40亿人巨大的市场,刚才大家也讨论2B2C,这是2C里面一个巨大的市场,确实这里面肯定是有市场需求在。其实有市场需求在,刚才高总也提出了他们的解决方案,周总的同事也做了报告,感觉花了这么多心思对周总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周总从您的角度看目前的星座计划,您做一个评价。

周子元:一方面我为整个全球呈现的这种态势感到欢喜鼓舞,20年前铱星破天荒的创意到20年后现在随着技术的迭代,成为一种可能性的未来。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回顾过去的历史,其实铱星的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准备不足,很多方面的准备不足。从商业逻辑上来讲啊,如果它最初不是走全球消费者用户的这个级别,而是选择一些大用户,比如他们后期拓展之后被军方所收购使用,如果通过大用户来实现稳定的盈利,然后再一点一点验证成熟的产品,再往更大规模消费者用户推广也许会更加成熟可靠,所以我想这么一个时代会给我们很多机遇,但是我们在此要如履薄冰。

刘洋:我是来自航天行云的,我们公司是做天际物联网,在航天科工这块还有一个红云星座就是互联网,平时也了解了一些情况。像高总说的这样,现在全球这么多企业发布了几个星座计划,还有众多资本的投入,这肯定是一个趋势。我分析肯定是两点。第一点就是市场还是有的,有一定的存量市场,高总说的40亿人,仅中国船就有100多艘,包括飞机还有2700多架,现在物联网比较热,属于百亿级的,2020年是500亿,这是百亿级的接入需求,同时还有卫星的接入需求,所以这个市场的存量还是有的,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我认为现在频率轨道资源是一个公司非常珍贵和宝贵的地方。很多报道叫它“空中房地产”,我认为这个还不够准确,我认为它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资源领土、空间的扩张。谢谢!

党炜:谢谢刘总,的确是因为空间资源有限,不光是频率资源,如果把现在规划都打上低轨的话,其实在太空三四百公里也相当于织了一张网。刚才周总也说了,前期铱星计划也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最后失败了,铱星计划相当于是上个时代的一个星座计划,现在又在做这个时代的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也想请诸位再谈一下铱星在这个失败案例上有哪些是导致它失败的原因?刚才周总讲了一些。另外我们在研发运营自己现在的星座上,还需要怎么样去改进?或者从它身上能学到或者复盘哪些能改进的点?

刘洋:铱星我了解过,它应该在1997年、1998年大洪水的时候开始构建,到了20008月份的时候就宣布了破产,确实是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经验可以总结。我也是看了很多资料,也表示很多认同,铱星当年定位是土豪式的客户定位,资费比较高。当时地面通路还没开展,它还是走到了破产的局面。所以后面给我们的经验就是一定要面向2C大众客户和行业客户,要把成本降下来。

党炜:周总刚才也谈了一部分铱星的教训,还有补充吗?

周子元:铱星20年前的计划更多是在云服务,现在卫星互联网更多是数据服务,这两个本质是有不同的。第二个,我始终认为铱星的失败因素如果罗列起来,至少列810点是没问题的,但其实最核心的,我始终认为是它的理想过于丰满,而对于技术、现实可行性的骨感预料不足,被资本绑架以后,迫于时间表的压力,快速推出了一些用户反映不太好的产品,包括市场宣传起来了,100万用户询问产品出售,但是销售队伍没有跟上,空地没有结合好等等这些最后造成了流星迅速划过的铱星现象。我想回归到20年后,我们现在重新规划卫星互联网,实际上就结合到目前正在讨论的6G标准是天地互联,就是在空天地海三维空间任何一个维度都可以实现高速的互联互通,这样的话,我认为是一种多重技术的融合,所以我们是作为民营公司进入商业航天,我更多希望看到的是稳妥可行的商业发展之路,一步一步,先不要高大上,这是我们的观点。

党炜:总结来说就是铱星自己把自己逼死了,不要快,按自己的节奏或按市场规律的节奏往前发展。

高千峰:我不知道在场有人用过铱星电话吗?没有,现在天通的有人用过吗?也还没有。我们公司银河办公室里有个铱星的电话,因为我们自己做这方面,我们要去体验一下。刚刚说铱星失败,不成功,但是有个信息想分享一下,现在铱星活得还不错,活过来了,我刚刚拿手机快速翻了一下,最新的市值是29.86亿美金,而且20191月份到现在股票接近翻了一倍,所以我们看过去的时候也要看未来,铱星我个人的观点还是非常值得尊重的一家公司,虽然这个过程中也经历了坎坷,但是现在又到达了这样一个时代。更多的是什么呢?就是它走在前面对于行业是一个引领,到现在为止铱星的技术还是非常牛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全球业界都这样认为,但是铱星为什么经历了一个我们认为阶段性失败的一个过程?第一个真实的情况就是成本,这个很关键,我们叫VIP用户,铱星当初整个终端,包括整个服务体系成本非常高。我原来是从互联网行业来做航天,互联网行业为什么成长得这么快?所有产品或者服务,你是不是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覆盖C端,就是当你的用户量足够大,能够普及到大众的时候,让老百姓都能使用的时候,那个量一定是爆发性的,就像原来互联网行业平时每天活跃的用户都是上亿,67个亿,78个亿,每个用户的收入很少,但是他贡献的力量是无穷的,铱星本身没办法做不到这一点,大部分人无法使用它的服务,这样造成整个范围就很小。还有一个跟速度有关系,因为它没有快速推向市场,实际上地面网络就起来了,地面的成本更低,速度更快,这个本身就是一个冲击。还有一点其实从技术体系本身来讲,铱星本身还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就是它其实没有自己的一个网络系统,没有真正融入到整个互联网或地面网络,因为如果你不能融入到整个现有的地面网络里面,本质上是相对孤立,现有大量用户的红利拿不到,所以整个收入和商业化上面就会受限,所以我们讲的时候会用另外一个词比较多,就是太空互联网,现在整个网络全是地面的,你把地球拉直就是一张纸,本身就是二维的网络,但是卫星不一样,把它拉到太空它是三维网络,如果成本足够低,性能足够好,用户没有理由不选择,这是我的一点感受。

党炜:对铱星最大的事情就是先活着,现在逐渐缓过劲来,其实它之前有过很多坑,它肯定知道自己的坑多么厉害,不管从它的开放性也好,还是市场推广是土豪还是进一步考虑到2C2B等等,我相信不管怎么样,它确实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企业,关于铱星佘总你有什么看法?

佘章树:其实铱星在当时来讲,它还是非常先进的一套系统,从设计来讲,我个人认为它的设计是超前的,是市场没有跟上。第二,成本太贵。最近铱星二代也开始在探索和研究,对于低轨星座这一套系统,当时的情况和现在的情况,降低成本、拓展用户是低轨星座发展的大方向。

党炜:其实现在不管是从铱星上反思也好,还是现在国外也好,国内也好,目前我们整体上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一个是低成本,这都是共性的技术,另外除了这些技术因素之外,其他非技术因素大家能不能再畅想一下?或者给后面还想进入星座计划的这些同行说说,我们在发展星座计划还有哪些制约我们整个星座的产业或者某一个公司的发展,是客户、商业策略的问题、商业模式的问题还是整个环境、技术太领先等等?请大家再跟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就是互联网发展哪些在制约产业的发展?

佘章树:其实从低轨星座来讲,我们一直有一个理论,地球75%以上是水,25%是陆地,居住的地方其实非常少。低轨星座它全球全覆盖,它不像高轨单星可以做,所以对它的整体营运成本非常高。第二个,现在低轨星座实现宽带还有待探索,因为从国际国内来看,Ka频率都已经有了规划,所以我觉得制约低轨星座发展刨除频率这些不考虑,像运营成本和管理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频率问题,因为实话讲卫星就跟房地产一样,没有地皮不知道放在什么地方,另外后面互联网应用可以想象的场景非常多。第三个,还有一个落地的问题,现在仅仅覆盖中国,如果覆盖其他国家,突破主权国家的网关,落地还是非常难的。

党炜:谢谢佘总,确实是目前从星座运营来说,运营成本免不了肯定是重视的问题,确实现在资源极为有限,可能会带来技术突破的一些需求,最后看怎么样结合市场需求落地,这是佘总带给我们的分享。

高千峰:我觉得刚刚佘总谈得非常好,相对比较全面,我把这里面感受比较深的稍微再拆解一下。其中一点就是低成本,而且是有质量的低成本,为什么我们反复去讲?银河其实全力在研发方面做了很多投入,是因为什么呢?就是我们原来做C端出身,永远第一时间想谁是你的用户,要给他什么样的服务体验?就像海上游轮大家为什么不用呢?除了免费的大家用一用,国内大家一般不会太用,现在的生活水平不是出不了那个钱,而是体验不够,达到这样的体验的话,如果按照传统方式做的话成本又增加,所以最后的成本一层一层都会叠加到用户的身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用户,如果成本不解决的话,哪怕我们某一天都用了低轨星座的网络,打电话感觉跟移动是一样的,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这个买单,这是唯一不变的道理。如何实现低成本?本身这个命题有点大,银河在做这个事情上花了特别多精力,我们把One web进行了非常详细的拆解,当然都是公开的资料,所有的供应链、供应商、整个成本我们一对比发现,同样的产品,One web用的器件,尤其单机,国内差不多也能达到技术要求,但是它的寿命、它的性能可能是国内1.52倍,价格也不是那么贵,也差不多,这个倒不是说某一家怎么样,而是我觉得这其实就是整个产业链体系,就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差距,包括器件,张总,我们也聊过一次,我觉得现在他们做得非常有意义,从基础器件这个层面想办法如何在中国这个市场上,整个供应链体系下能够有更好的支撑,这样的话无论是在材料成本上,还是设计,因为一个产品70%在设计阶段决定了,用什么样的设计方式、什么样的器件、什么样的材料,工业级的还是宇航级的,如何在这个层面保证低成本?这些其实都是真正要做低成本落地的时候必须要考虑的,银河因为现在整个研发投入力量非常大,上百人的团队,如果只是做一颗星,实际上找合作的话可能一个人搞定,但为什么这样去做?就是想在低成本这个层面上真正能够找到一条路出来,当然现在也取得了一些还不错的进展,也让我们的信心进一步增加。这个不光银河自己,我们在座每一位包括这次参会的合作伙伴,有做单机的,各个分系统的都有,这个其实是靠整个行业一点点去发展,如果这点做到的话,我们做的产品性能会更好,整个成本也会更低一些。

党炜:谢谢高总,这个其实是大家目前的一个共识,因为整个中国制造业相比欧美这方面确实要落后一些,美国2005年发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上面明确写着对中国整个工业界,对产品的可靠性停留在认识它重不重要的阶段以及积极性重不重要的阶段。

高千峰:补充一句,我刚才说的有差距大家不要有压力,因为这才是大家为什么能坐在这儿,有差距就意味着机会,我们能够弥补这种差距,每家公司在这个里面就能获得红利,这也是整个行业发展的机遇。

党炜:对,我记得刚才郝总讲的数字孪生这个事情,关于编码,比如编了几千行代码,可能干正事的就两三行,其他数几千行就是为了让代码不跑飞、不跑偏,这是带来高可靠的成本。可能以前传统航天几千行太多了,现在把它改成几十行,上百行,就能省去代码的一些成本,这也算是高可靠、降成本。周总,对于制约卫星互联网,您觉得还有哪些因素?

周子元:我觉得佘总跟高总讲得很好,他们是从节流的方向来讲,我想讲的还有一个是开源。一个产业一个企业最重要能否存活下去,它要能形成正向的现金流,这时候就是你你服务的用户,他真正能感受到用了你的产品和服务以后创造了价值,产生了价值,我觉得这一个方面,因为我也做了一个企业,我更多是在这块来着眼。卫星互联网服务其实如果从用户群来讲,我认为实际上是两大类,一大类可以归为国家的战略用户,还有一大类是消费者级,中间当然也有一些可能是企业级的,但是企业级目前短时间里面,我认为国家级的还是多一些,所以我暂时是这样分。从国家级角度来说,特别是军事斗争的战略需求,这块用户创造的是一种无法估量的价值,相对来说是好存活的。但是就商业用户而言,是否真正能给用户提供高性价比、高可靠性的服务体验?这个时候才是我们商业航天人应该要探讨的,以前我们曾经配合国家队在做激光通信的研究,说实话,我很清楚那部分的经费很多时候是有余量的。当时的成本,这次我们主动推出来的超小型针对商业航天的数量级降了100倍,整个只有1%的成本,我们特地对标了目前市场上的无线电还有微波通信,我们可以说在频谱资源完全不受限的情况下,我们的价格、体积、重量、功耗都有很好的优势,这是我们公司希望为这个产业做的一些贡献。但就这个产业的布局而言,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主网公司,主网公司更多考虑的是如何精准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我只是抛出来我的浅见。

党炜:谢谢周总,就是如何更好地开源来解决制约它发展的问题。

刘洋:几位老总总结得特别好,我也总结了三点,第一个就是频率轨道资源不可再生,先到先得。第二个就是运营资质,像我们做宽带、窄带,做卫星基础运营都要拿到工信部A1类牌照,这也是比较大的制约因素。第三个我认为还是要有开源的商业模式,现在没有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能让我们去借鉴,可能我们都是开创商业模式的人,都有很好的想法,但是后续还要通过努力去实现。

党炜:刚才落到开源,更好的把商业模式打磨,可能需要行业大家一起去探索和摸索,政府类客户也好,还是2C的客户也好,到底他买不买单,这块还得客户说了算,这是在整个行业我们都要去探索的,一起协同并肩去走的一条路,在这里肯定会各自打磨自己的商业模式,或者外界的因素风险更大一些,我们看客户的一些反馈,对于内在的原因,我们把握性更强一些,还是要回到刚才银河航天高总已经点到了,除了外界我们一起去打磨以外,内部我们怎么让自己变得更加有竞争力?我们的星座更加有竞争力,最后能够更加以优化成本也好,低成本或者降成本让整个星座构建有好的过程 ,这样的话不要花那么多钱,在市场上有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刚才高总已经介绍了他们前期关于One web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了,高总继续接着这个话题,您再跟大家分享一下,包括银河航天在这方面的想法或者从行业角度,大家怎么样从技术上再进一步打造好自己的星座发展之路?

高千峰:我觉得几方面,第一个,就是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新的进入者一定要有创新,必须要有技术的创新,没有技术创新的话,在这个市场其实是没有强的竞争力,因为如果提到航天,比如中国航天在全球市场跟航空还不太一样,航空自己也有飞机,但是更多是国外的技术,国外飞机很多。航空积累这么多年,实际上就是国家队,国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而且重资产投入。民营企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低轨星座在技术上是不是能有所创新?比如大家提到频率资源干扰的问题,本质上它也是困难,但这也是创新的原动力,如果只是在资源的程度上,它就到那个程度了,理论上用商业手段也能解决,但是付出的成本更大。还有一点就是弯道超车,技术上是能够创新,比如刚刚我们讲的载荷技术,包括干扰规避也好,包括海域,卫星将来的载荷是不是能够那么智能?它在那个区域的时候就关闭休息了,在有服务的时候就把它开起来,技术本身的创新才能真正推动本身产业的变革,这是一方面。另外我多分享两个我们自己的感受,银河其实口号有8个字,前四个字就是“仰望星空”,做航天本身尤其是航天从业者都从业好多年,做航天一定要有点情怀,尤其像低轨,我们叫太空互联网,没有510年、1020年的想法基本上就不要进入这个领域,因为它的周期长,而且风险大,一定要有情怀,要坚持住,哪怕说我们说制定一个时间点,10年之后我们在座还有多少人能坐在一起?这也是一个比喻,大家是不是能够遇到困难坚持住?后4个字是“脚踏实地”,商业航天好多公司出来,但是关键是打铁还得自身硬,必须要有自己的真本领,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我一直讲自强则万强,因为在这个市场上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我们看不清楚,包括商业化、频率资源,但是这个跟早年互联网一模一样,跟IT也非常相近,就是这个过程中我们都是先行者,都是在摸索的过程中,很多变化我们看不清楚的时候怎么变?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打造自己的实力,每家公司都会有自己的擅长所在,所以这是我们在走的过程中的真实感受,跟大家共勉。谢谢!

党炜:谢谢高总,把银河航天的理念跟大家分享了,我觉得高总说得特别好,因为我以前在传统体制内,比如刚才谈到的频率资源限制的问题,不是说限制大家就不能动了,完全可以用体制外自己的优势或者用黑科技、硬科技,其实是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去解决的,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新颖的思路,不能被传统的约束限制住我们自己。关于这一点怎么样去更好地做一些拓展,请周总再谈一下,从技术领域怎么样更好地促进它高可靠、降成本,让它更有序发展?

周子元:这个只能结合我们自己的实际来谈一谈,比如传统很多元器件采用宇航级的,刚才很多嘉宾都讲到了,通过一系列方法可以用工业级的,我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SpaceX火箭里面的芯片用的是传统商业芯片代替了宇航级的,本来要1个多亿的成本,结果用了几万块钱,我想这种创新的思路也许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在做激光通信的时候,我们曾经一种研发模式是信标跟信号分开,现在用创新的方法把它合二为一,这个时候就显著降低了体积、功耗。所以我想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都会使我们不断通过技术驱动、不断迭代,最后促成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式的根基。

刘洋:提到这儿就想起来传统航天和商业航天的区别,因为我是航天科工出来的,原先也是搞型号的,了解到器件这块,为了确保成功率,采用的手段往往成本比较高。上午有专家报告说最近几年有7000颗卫星发射的情况,甚至发布的计划达到了2.7万多颗,这对于卫星产业是一次革命,可以引入“卫星工厂”的概念。咱们要形成一套商业航天的体系,刚才也讲到我们的目标是降成本,让大众客户接受,从卫星制造和火箭发射来降成本就行,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向,这边成本降下来,整个生态有一个体系就打通了,这确实很关键。

党炜:这个体系降下来,不光是商业航天领域能产生巨大的价值,其实对于高端制造也能产生巨大的价值。关于这点,请佘总您再谈谈。

佘章树:高总刚才讲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实地,我们更多的要考虑怎么组网才能把卫星主网完成,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前几天我刚从欧洲回来,国外有好几家低轨星座流水生产线也正在准备进军中国,目前正在跟很多大的国有企业进行谈判。所以传统卫星互联网它就是价值、时间、法律、环境的快速赋能,这样形成数字经济,肯定在市场端应该是有应用的,但是怎么把这个系统主网完成?这是我们要考虑的最核心问题。

党炜:谢谢佘总,最后大家达成一致的共识,卫星互联网这个市场巨大,这个市场不管2B也好还是2C也好,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不管现在出现的各家星座计划,对于消化这个市场来说还是不足,所以我们有信心在这个市场的驱动下,大家后面会一步一步去打磨自己的商业模式,一步一步去研制出自己的星座体系,包括刚才说的这里面肯定还会带来很多的技术创新,应用传统的理念、思路打不开,有一些频率资源受限,用一些黑科技、硬科技技术逼着我们自己去创新,这才是正儿八经商业航天带给传统航天的一些革新或者带给制造业的巨大价值。我们今天圆桌沙龙就到这里,感谢各位!

顺着刚才圆桌论坛里面产生出了一个巨大的共性问题,这个共性问题刚才在下午论坛过程中,我也开玩笑跟大家做了一些分享,就是我们之前载人航天也探索了怎么样去实现高可靠、降成本,在这里面也把它上升成为了一个国家标准,就是国军标9421,当然也开玩笑,我是第一编写人,确实也是。当然这一套体系,包括现在在整个国军标的体系里面,大家也可以看到在座可能都要去申请国军标的质量管理体系,里面专门提到了一个通用质量特性,是我们军工各行各业都要去关注的问题,这个通用质量特性其实就是可靠性。刚才诸位也谈到了具体怎么样去实现高可靠、降成本,怎么样把宇航级换成工业级COTS,包括SpaceX通过了两大路线去降成本,一个就是煤油发动机,第二个就是把这些宇航级元器件换成了COTS元器件,一下子成本降下来了,但是换成COTS元器件,不代表它直接买了就能用,毕竟是把工业类器件用到航天里面,它还是有它的可靠性风险。

主持人是我的兼职专业,接下来我就说一下我正儿八经的专业,就是“高可靠、降成本”,现在就开始我的报告,报告的题目是《智慧化元器件“五统一”助力商业航天“高可靠、降成本”》,这个题目不是故意的,今天刚好大家其实都在谈高可靠、降成本,当然我们也是之前预判过整个行业里面其实也需要这个共性技术。

航天元器件“五统一”这是一个传统的词语,这是中国航天在80年代当时发射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问题,发射失败,包括卫星失败,航天元老们就开始总结怎么样保证它的质量,当时提出航天元器件进行“五统一”管理,这就一直延续到现在。当然在80年代的时候确实解决了质量问题、可靠性问题,发展到现在也确实带来它的一些弊端,它的弊端之一就是我们目前高可靠不计成本的“罪魁祸首”,当然这有点夸张。怎么样让它更好地发挥它本质的作用呢?先看看什么是航天元器件“五统一”?这些都是我引用的文献,这是当年薛继忠老先生发表的《建立和完善“五统一”管理,确保电子元器件的质量》,这是80年代的起源。包括在航天科技集团的官网上,从2000年、2010年等等都在一直持续改进航天元器件“五统一”管理,当然这个航天元器件“五统一”管理也获得过国家质量最高奖,它确实带给中国航天巨大的贡献。

航天元器件“五统一”管理具体是什么呢?老的“五统一”管理叫做统一标准、统一采购、统一监制验收、统一筛选复验、统一失效分析。当然发展到现在它有新的一些演化,包括统一需求规划、统一评价准入、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质量保证,说白了就是元器件生产他不管,元器件买回来之后,买什么?怎么买?买回来之后怎么样做可靠性的确认,所以这是一系列的过程,所以这个就是航天元器件“五统一”之前和现在的版本,通过这个确保航天器的高可靠和高品质。

现在我们这个行业怎么去发展?怎么去探索呢?原来载人航天二期在空间应用任务的元器件可靠性保障是我在负责,带团队整体上做这件事情。这是我们实践的一些路,第一个就是我国的神舟七号伴随卫星,这也是国内首颗低成本卫星,它是30多公斤,当时它的主要任务就是从神舟七号上发射出去之后,又要绕着神舟七号伴飞,同时又要对神舟七号进行拍照,所以这也是产生了我们国家第一次航天器在轨的照片,就是神舟七号的照片。当然它在里面有几个技术特点或者技术挑战,第一次从一个航天器释放出另外一个航天器,这是我们国家第一次干。另外它这里面大量用了COTS元器件,当然也用了很多,比如第一次用锂离子电池,太阳帆板等等都是第一次。所以在这里作为我来说,就是带团队解决它COTS元器件怎么样能够在航天太空里面高可靠应用的问题,包括用了多少的器件比例,这里也说了,不是说所有的东西都是COTS元器件,这里面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看你的任务,看你的业务驱动,可能有一些关键的我用了高等级器件,所以COTS元器件整体上占比是93.7%,所以该节约成本的地方节约成本,不该节约成本的地方还要保证它的可靠性,所以在高可靠和降成本里面怎么拿捏,我们就建立了一套可靠性工程体系,它的设计寿命是3个月,最后在轨飞行了400天整,是因为它的燃料不够了,所以坠入了大气层。

进行神舟七号探索以后,我们在神舟八号上,这次神舟八号没有航天员,所以神舟八号的空间科学实验排第一,这又是国际合作项目,我们跟欧洲航天局,还有德国宇航局一起做了中德SIMBOX项目,它的主要任务就是空间生命科学的实验,这里面就更有意思了,因为它不光是由COTS元器件组成的,这是德方提供的设备,它还是一个“再飞件”,什么叫“再飞件”?就是它之前已经在俄罗斯光子号飞船上飞过一次了,返回来之后拿过来一个二手货,又要在中国神舟八号飞船上飞,大家想想这是什么技术?这不就是SpaceX现在用的技术吗?里面又是COTS元器件。当然我们说你这靠不靠谱?他说靠谱,上一代已经飞了6次,第6次飞的时候是随着哥伦比亚航天飞机一起分解了,所以我们这一次就把之前神舟七号探索的可靠性工程体系,也难得这次机会,就相当于跟欧洲航天局、德国宇航局做了一次深度的对标,他们不光用COTS元器件,还是再飞,所以在这里面我们把整个体系就做了一次国际对标。神舟八号也比较幸运,在展厅里面也有一个神舟十一号的返回舱,是搬到这里来的,这个是神舟八号返回舱,只不过这个返回舱在现场,而且旁边穿蓝色衣服的是我,我也在现场,所以就比较幸运。

经过了神舟七号、神舟八号探索,现在就到了天宫一号,因为体量完全不一样,神舟七号、神舟八号是30多公斤、40多公斤,现在天宫一号有上百公斤,是它以前10倍的体量载荷,不光是平台。在这里面我们就打造这样一个体系,是从神舟七号开始建,神舟八号开始做国际对标,包括One web也在做这个事情,当然具体是由空客在做,空客在元器件方面具体是由我们的战略合作方Alter在做,所以我们跟它也建立了一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一起去打造这样一个体系。我也比较荣幸,现在可以说天宫一号也是大量用了COTS元器件,刚才说种类占比是23.6%,包括它的光纤、电路、大容量传输链路,大容量存储2T,也用了大量三星工业级存储器等等。我们在这个成功飞行的基础上,它在天上成功飞行了近5年,至少目前还是国内系统性的、这么大量用COTS元器件在轨寿命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我们团队现在还保持这个记录,当然在这个记录基础上,我们后面也做了一些科技成果鉴定,也获得了一些奖,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主导了国家级标准,国军标9421,把它的成果放在这个国军标上跟大家分享。

天宫二号现在还在天空上飞,已经超过它的设计寿命两年,这里其实也是一项高性能指标,高可靠、低成本的探索和挑战,比如这里面的空间冷原子钟。我们在这里举办航天日的同时,北京他们也在举办航天日的活动,原子钟项目负责人也非常有幸能代表中科院分享原子钟取得的一些成果,它的成果一直被《自然》《科学》追踪,因为它现在日稳定度可以达到10的负16次方,就是3000万差1秒,所以可以带来后面导航整个指标的提升,现在它是全球第一,所以这就是非常高性能、高质量的载荷,它里面的元器件可靠性也是大量使用了COTS,也是我们团队在保证和支撑它。空间站也是大量的COTS和元器件,这个体量比以前又上了一个数量级,所以在上数量级的基础上怎么办呢?原来在单位里面,任务上了数量级,人力不可能给你配上数量级,所以还有那么多任务、那么多工作,怎么干?这个时候所里当时就探索出来,既然COTS元器件能够上天,还是通过传统航天元器件“五统一”里面的管理、选型、检测、采购、使用产生了大量的信息、数据、知识,反过来去支撑元器件能够上天,所以它是通过数据来说话的。既然通过数据来说话,我们虽然任务上了一个数量级,人又不能上一个数量级,迫不得已我们就走出了所谓智慧化元器件管理这条路。

这样的话,我们整个团队从神舟七号、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到现在的空间站,借用或者套用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航天元器件“五统一”本质上它还是非常好的,只不过我们现在没有用好,带来成本比较高,只认可它的本质,它的本质就是通过元器件一系列的数据去反馈给设计师,然后去决策支撑能不能用它的元器件,能不能促进高可靠、降成本,这就是我们现在带来新一版的叫智慧化航天元器件“五统一”。

这里面其实也建了平台,这个平台既有私有云,又有公有云,包括选和用,不光是我们商业航天有一些合作方,对于传统航天也会带来这方面的思考和考虑,因为元器件可靠性它是一个共性技术,不光是火箭要用,卫星要用,部组件也会用,除了商业航天圈之外,传统航天也要用,为什么?因为它被在座诸位已经刺激到也要去降成本,包括国家的发展也要去降成本,不能再去做不计成本的高可靠,所以现在我们从这里面衍生出来的一项技术也用在传统航天航空、电科等等院所。另外还有一个互联网的平台就是采和测,就是把航天元器件“五统一”完全搬到云上,搬到互联网上,通过沉淀下来的数据再给大家做进一步高可靠、降成本的解决方案,采和测的平台目前也服务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具体的比如说刚才讲的一些型号的工程应用,我们还有一些COTS元器件高可靠、降成本解决方案,大概的流程就是这样。第一步,我们会通过工程性能参数跟底层大数据做一些对比,看哪些能替代它,当然这种替代有好几类,比如国产能不能替代进口的?工业级能不能替代高等级的?这是第一步,当然这也是基于我们底层的数据库。第二个就是我们推荐出来一些替代,备选A、备选B、备选N,通过这些再让设计师进一步决策这里面功能、性能能不能准确替代?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可靠性能不能很好地替代?或者可靠性能不能结合有限的成本保证它的可靠性?接下来就上了一大堆,这都是我们在做高可靠、降成本,通过数据去策划,当然有些是自己产生的数据,有些必须委托第三方机构去做一些进一步的检测。在这里数据都是属于客户的,数据不属于我们,我们只提供模型和算法。

这也是一个例子,刚才我们讲SpaceX,我们相关的例子也非常多,刚才说了那么大量的应用,一个是COTS元器件,一个是高等级元器件,所以如果用高等级元器件,使用下来的成本是77222,这边也是少了一个数量级,单机的成本是1143,所以这都是我们在之前做过的一些工程以及我们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产生的效果。

最后回归到SpaceX,刚才已经说过它的两大路线之一是煤油发动机,第二是用了COTS元器件。这是刚才高总等其他大咖也说的朋友圈里转得很火的一篇文章。另外我们为什么从元器件做起呢?跟刚才郝总说的一样,数字化这是未来之路,不管是卫星、火箭还是各种各样底层到最底层都是机箱、板卡,再到最底层都是元器件,所以我们想通过元器件大数据助力整个商业航天高可靠、降成本。

我的报告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我切换回主持人的身份,谢谢国科赛思党炜刚才带来的报告。商业卫星产业分论坛到此就结束了,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及嘉宾的参会与支持。感谢中国航天大会组委会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希望大家继续“逐梦航天、合作共赢”,打造新航天、新生态!我们的论坛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


上一篇:SpaceX正与NASA合作调查其载人舱Crew Dragon爆炸的原因
下一篇:美国“纵深打击导弹”火箭发动机完成关键试验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模型制作工艺[16170]
 · 航天模型设计[14382]
 · 航天模型知识[13598]
 · 西班牙工业科技发展中心[13187]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聚合内容 支持火狐浏览器 支持傲游浏览器 支持opera浏览器 支持世界之窗浏览器 支持谷歌浏览器 知识共享

Copyright © 2009-2020 SPACEI.NET.  
晋ICP备080032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