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航天网 当前在线 169
用户: 密码: 验码:    
  | 本站首页 |   繁體中文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 航天业界 | 运载火箭 | 卫星资讯 | 载人航天 | 航天科普 | 航宇器材 | 天文宇宙 | 航天站点 |
 推荐阅读 | 专题热点 | 本站博客 | 在线留言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航天业界>>航天新闻
  共有 1309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胡锦涛: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发表日期:2011年12月17日   出处:人民网        【编辑录入:白桦林

胡锦涛: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

    12月16日,“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圆满成功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出席大会。人民网、新华网等进行现场直播。

  以下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万众一心,拼搏奉献,满怀信心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标志着我国在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

  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参加这次任务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解放军指战员,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向所有为我国空间事业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向热情支持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全国各族人民,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向关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央立足世界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着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19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下,广大航天工作者奋力拼搏,推动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我们先后成功突破了载人天地往返、空间出舱活动、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顺利实现了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等一次次重大跨越,使我国空间技术发展跨入国际先进行列。载人航天工程牵引带动了一批新兴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快速发展,培养了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探索形成了大型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模式,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广大航天工作者建立的丰功伟绩将彪炳史册,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事实证明,中华民族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为人类文明发展不断做出新的贡献!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了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坚定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念。

  回首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走过的不平凡历程,有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值得总结和发扬。我们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牢牢把握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赢得了战略主动。我们坚持推进改革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科技决策机制和宏观协调机制,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凝聚了智慧和力量。我们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尊重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主体地位和劳动创造,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提供了坚强人才保证。我们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引导广大航天工作者以国家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刻苦攻关,奋勇登攀,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同志们!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当今世界,科技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规模和速度不断提高,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相互促进和一体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正在深刻改变世界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态,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谁掌握了先进科学技术,谁就掌握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科技总体水平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建设创新型国家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危机感,坚定信心、奋起直追。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扭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持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第一,必须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走创新发展之路。坚持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我们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大力增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的道路。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努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要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鼓励自主探索,保护知识产权,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学术争鸣,使一切创新想法得到尊重、一切创新举措得到支持、一切创新才能得到发挥、一切创新成果得到肯定。

  第二,必须坚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走跨越发展之路。坚持有所有、有所不为,实现重点领域跨越发展,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途径。我们要紧紧抓住对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有重大牵引作用和重要影响的重大工程项目,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带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整体跃升。要统筹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统筹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要素,统筹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研究、高技术研究,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形成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强大合力。

  第三,必须坚持服务经济、服务民生,走融合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改善民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把科技进步同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着力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发挥重要作用。要把发展科技事业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起来,认真解决关系民生的重大科技问题,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第四,必须坚持着眼长远、引领未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技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面向未来、放眼长远,超前谋划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总体布局,准确把握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方向、战略重点,积极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超前部署一批对国家长远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重大项目,有效组织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力争在基础研究上取得原创性突破、在高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式突破。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走在世界前列。

  同志们!浩瀚无垠的太空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携手共进,坚持和平开发利用太空的正确方向,不断深化航天领域和其他科技领域国际合作。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召唤。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埋头苦干、开拓创新,坚定不移地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前进,不断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国际空间站新一批长期考察组成员名单出炉
下一篇:天宫一号转正飞行 开始有害气体检测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模型制作工艺[16169]
 · 航天模型设计[14381]
 · 航天模型知识[13597]
 · 西班牙工业科技发展中心[13183]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聚合内容 支持火狐浏览器 支持傲游浏览器 支持opera浏览器 支持世界之窗浏览器 支持谷歌浏览器 知识共享

Copyright © 2009-2020 SPACEI.NET.  
晋ICP备080032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