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核心系统在神八与天宫对接中立下首功 |
|
|
发表日期:2012年2月28日
出处:人民网
【编辑录入:飞沙】 |
|
|
三大核心关键系统立下首功——解析首次交会对接任务中的关键系统
新华网北京11月3日电(记者 王敏)我国首次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意味着继美、俄之后,我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为我国今后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探索奠定扎实的技术基础。
在此次交会对接任务中,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三大核心关键系统立下汗马功劳。记者从其研制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获悉,经过11年的技术攻关,这三大系统突破了对接机构等关键技术,攻克了航天领域多项技术难题。
“天宫一号”攻克三大技术难题 核心使命完成交会对接任务
早在交会对接任务正式立项之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就已经启动了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论证工作。
作为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的新成员,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为首次交会对接任务中的亮点。天宫一号重约8.5吨,此次任务的主要使命是圆满完成交会对接任务,并携带有效载荷开展科学试验。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相关专家介绍,由于任务的特殊性,天宫一号的研制要攻克三大难关。一是在轨工作时间长对飞行器高可靠性提出严峻挑战。天宫一号将创我国载人飞行器的服役纪录。在两年的服役期内,天宫一号要相继完成三次交会对接任务,即要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进行对接。
二是诸多新技术将在此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接受检验。以电源分系统为例,其特点迥异于前7次飞行。本次任务将100伏高压供电体引入其中,将极大地提高飞行器用电效率。此外,半刚性太阳能帆板将有助于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减重,为今后大型空间飞行器开展大型空间试验打下技术基础。
三是作为目前国内在研型号里重量最大、体积最大的飞行器,天宫一号将给运载火箭系统在整流罩设计等方面带来新的适应性难题,此次飞行任务将会验证大型飞行器对运载系统的多项适应性改进新技术。
“神八”首上对接机构 太空“穿针引线”显神奇
执行此次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八号飞船虽然没有承担载人任务,但是要想在太空中实现完美对接也并非易事。这就不得不提到“神八”上的核心部件——对接机构。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相关专家介绍,“神八”与天宫一号的对接过程,就如同太空中两列没有铁轨的高速运转的列车实现首尾相接。对接后,天宫一号要在两个飞行器之间建立能供航天员通过的通道。此外,还要实现与神舟八号电、气、液的共通,收到“对得上、分得开”的效果。这对对接控制和对接机构提出了较高要求。
“‘神八’与天宫一号的对接,就宛如在太空中穿针引线,这将对飞行控制和对接结构提出严格要求。”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完美上演“穿针引线”大戏,此次天宫一号采用了全新的测量设备,让350公里轨道上的“神八”与天宫一号的一切行踪尽在掌握中。
“长二F”大变身 让“乘客”更舒适
在首次交会对接任务中,已经圆满执行过7次任务的长二F火箭将再次两度执行飞行任务。针对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两次发射任务的特点,设计人员将执行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运载火箭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取名叫“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相关火箭专家介绍,针对两次飞行任务的特点,该火箭有两种状态,即执行神舟八号任务的载人状态的火箭和执行天宫一号的非载人状态的火箭。
相比于之前的长二F火箭,两种状态共同的改进之处是:将长征二号F火箭的“惯性平台+捷联惯性组合”模式中的惯性平台取消,换为捷联惯性组合,构成“双捷联”惯导系统。
载人状态和非载人状态的火箭主要区别在于逃逸系统的设计。执行神舟八号的载人状态的火箭逃逸系统没有变化,“尽管‘神八’上没有航天员,但是我们没有降低对火箭的要求,按照载人的标准来进行严格设计和质量要求。”航天科技集团有关火箭专家说。
|
|
|
|
上一篇:阿拉伯媒体:神八与天宫的成功对接展示了中国航天技术实力 |
下一篇:天宫与神八将考虑在阳光下二度对接 |
|
|
|
|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
相关评论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