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家质疑“上帝粒子”:其存在不是同质的
7月24日电 ,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发现一种新的粒子,它具有和科学家们多年以来一直寻找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相一致的特性,这一发现让物理学界沸腾不已。但远在广西,一位来自民间的物理学者林家荣却提出了不同看法。
何为“上帝的粒子”
“上帝粒子”的正式名称是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或称希格斯粒子),上世纪60年代由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首次提出。
就像生物分为雌雄两性一样,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也分为费米子和玻色子两种。基本粒子中所有的物质粒子都是费米子,是构成物质的原材料,如电子、夸克、中微子;而传递作用力的粒子都是玻色子,如光子、介子、胶子。
在能解释自然界四种作用力当中三种(电磁力、强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的物理学标准模型“大厦”中,共有62种基本粒子,目前唯有希格斯玻色子即“上帝粒子”尚未被完全证实。
但希格斯粒子却是标准模型中的关键一环,它被视为其他基本粒子产生质量的原因。在物理学中相信,因为有了希格斯粒子,基本粒子才有质量,才产生引力,宇宙才会有元素、恒星、行星和生命。
百家争鸣中的“上帝粒子”
对于希格斯波色子的性质,物理学出身却长期利用物理学原理研究经济学的林家荣先生则从不同角度论及到了希格斯波色子,并提出:如果希格斯波色子存在的话,则应该是不同质的。
根据林家荣长期研究的量子化经济模型——循环经济一般均衡模型得出推论:如果希格斯玻色子是同质的,那么,就存在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从时间零点起,突然阶跃为量子化的希格斯玻色子。而其实,量子化就是一个四舍五入的过程,从更微观的角度,希格斯玻色子就必定存在更细微的不同质。
“当然,循环经济一般均衡模型预示希格斯波色子的不同质,似乎是狗抓耗子,但也说明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至于此预示最终能否成立,有待科学研究的进一步结论。”林家荣介绍,“但循环经济一般均衡模型对于希格斯玻色子的研究,确实能提供一个有用的工具。”
经济理论有时的确能给予经济现象以良好的物理性解释,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林家荣在自己撰写的《卖服务代替卖产品——循环经济一般均衡模型及其他》(以下简作《卖服务》)一书中提出的“循环经济一般均衡模型”就具有这种优雅。
林家荣认为,循环经济一般均衡模型宏观上与宇宙大爆炸理论相对应,实证了模型的广泛适应性;微观上其与工程材料的应力-应变的弹性模型相类似,说明了模型的实用性。而《卖服务》则通过物理学原理解释了经济学的根本,让人们通过利用循环经济一般均衡模型,调节服务周期,利用产品及服务的耗散作用,而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是否与我们生活相关的“上帝粒子”
48年以来,全球科学家一直在追寻希格斯玻色子的踪迹,因为它是理解基本粒子如何获得质量的关键。但对普通公众来说,也许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至于它会被如何发掘、如何利用都只能停留在想像的空间里。
“对公众来说,发现希格斯玻色子也许只是在满足一小部分科学家的好奇心,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无法成立理论,而只有通过理论才能奠定实践的基础。”林家荣说,“比方说发现核,当初也只是把它当成一个物理元素而已,至于日后的相关利用,也是在多年以后。”
林家荣还介绍说,通过循环经济一般均衡模型的原理,人们还可以发现除在经济领域发展中可以借鉴以外,日常生活中也有多种实际用途,“借着循环经济一般均衡模型的原理,你可以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说不定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