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NASA斯必策红外望远镜所拍摄的巨蛇座一处恒星形成区域,早期的太阳系也处于类似的环境中。
据国外媒体报道,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超新星爆炸促进了太阳系形成的观点是错误的。他们是通过对铁的同位素(铁-60)的研究而得出的结论。
在过去十几年间,科学家曾声称在早期太阳系物质中发现有高含量的铁同位素(铁-60)。地球物理学家Dauphas说:“如果在太阳系中发现有高含量的铁-60,那么就意味着曾经有一颗超新星在太阳系附近爆炸,因为铁-60只能起源于超新星爆发。”
但这次芝加哥大学的科学家使用了与以往科学家不同的方法来重新测定了铁-60的含量,他们发现:铁-60在早期太阳系中分布非常均匀,并且含量非常低。
为了解释这个新发现,他们认为低含量的铁-60很可能来源于星际介质,是一种长期积累的结果,而不是附近的一次超新星爆发事件。然而,这样却很难解释另一种元素(铝-26)的高含量,富含铝-26也意味着过去附近有一颗超新星。
为了能够解释铝-26的情况,他们提出一个新的模型:在我们附近曾经有一颗质量为太阳20倍的恒星,它不断把气态外层物质抛洒到宇宙空间,其中包含铝-26。富含铝-26的物质掺入到最终形成太阳系的物质当中,而铁-60仍然处于恒心的核心深处。未来科学家在构建太阳系形成的图景时,他们必须要考虑到这次的研究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