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CE-3号任务探测数据科学应用研究”项目验收会在北京召开。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总结报告,经质询和讨论后,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该项目由中科院于2014年1月设立,旨在有效推动CE-3号(嫦娥三号)任务探测数据科学应用研究工作。历经近3年的研究,项目组完成了地形地貌与地质构造、月面化学特征及其演化规律、月球区域地球化学与构造动力学演化模型、地球等离子体层特征及其对太阳活动的响应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五个方向内容的研究任务。首次对探测区进行了集形貌、成分和浅层结构于一体的综合探测;国际首次在月面上实施了定点、大视场地球等离子体层极紫外观测,发布了地球等离子体层观测新结果;利用月基光学望远镜进行了变星定点监测和巡天观测,对36颗变星进行了长时间观测,并填补了GALEX卫星在低银纬天区的观测空白。
项目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75篇、会议论文51篇,其中SCI论文62篇(含国际SCI论文31篇),包括在《SCIENCE》发表1篇、《PNAS》发表1篇、《NATURE》子刊发表3篇;实现了 “快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目的。特别地,国际上首次剖析了探测区浅层结构特性及其地质演化历史;发现了一种新的玄武岩类型;发现雨海盆地在约25亿年前后仍有大规模的火山活动,重塑了月球雨海区火山演化历史。发现地球等离子体层边界在磁层亚暴的影响下发生凸起;发现亚暴期间等离子体层刻蚀从夜侧向日侧的传播,并且该传播与极光卵赤道边界在亚暴期间的演化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确认了地球等离子体层的尺度与地磁活动强度反相关。获得的月球外逸层羟基含量最新探测结果在Planetary and Space Science发表,刷新了新的测量纪录;在密近双星观测领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是发现密近双星普遍存在于多星系统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