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航天网 当前在线 94
用户: 密码: 验码:    
  | 本站首页 |   繁體中文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 航天业界 | 运载火箭 | 卫星资讯 | 载人航天 | 航天科普 | 航宇器材 | 天文宇宙 | 航天站点 |
 推荐阅读 | 专题热点 | 本站博客 | 在线留言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航天业界>>航天新闻
  共有 695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2014年12月3日 “隼鸟二号”小行星探测器成功发射
 



  发表日期:2018年1月11日   出处:新华网        【编辑录入:飞沙

2014123日,日本在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利用H2A火箭发射了“隼鸟二号”小行星探测器。“隼鸟二号”小行星探测器长1米、宽1.6米、高约1.25米,重约600公斤,经过两年半左右的时间开发完成,是“隼鸟”号探测器的后续机型。

“隼鸟”号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小行星登陆、离开的探测器。2005年,“隼鸟”号抵达了距离地球约2.9亿公里的小行星“丝川”,虽然最终取得了少量的样品,并且安全的带回了地球,但是探测器在前往小行星的途中化学发动机就出现了问题,在返回时更是彻底失去了对探测器姿势的控制,科研人员历经艰辛才重新找到控制探测器的新方法,使“隼鸟”得以安全返回地面。

为了避免再像“隼鸟”号那样多次出现故障,“隼鸟二号”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改良,将作为动力源的离子发动机的推进力增加了25%,能够使用更长时间,还提高了通信天线的通信量。

同时,为了从小行星上采集物质,“隼鸟二号”身上还携带了直径约10厘米、重约10公斤的圆筒形冲击器,当冲击器与探测器分离后会发生爆炸,然后利用爆炸时产生的压力抛出金属块,人工制造出凹坑,从而使探测器采集到小行星内部的新鲜物质。

在发射之后,这一探测器将花费3年半时间,前往“1999JU3”号小行星,在到达小行星之后将观测该小行星表面,随后着陆并采集其表面下数十厘米处的物质,预计2020年底携带样本返回地球。科研人员将通过回收和分析这些物质,希望能够解答太阳系形成和生命起源的若干谜题。

(本文来源:新华网)


上一篇:开拓遥感 坚守初心:中国航天光学遥感器工程50周年
下一篇:美国重启休眠37年“旅行者”1号推进器推进器旅行者美国航天局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模型制作工艺[16175]
 · 航天模型设计[14387]
 · 航天模型知识[13604]
 · 西班牙工业科技发展中心[13194]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聚合内容 支持火狐浏览器 支持傲游浏览器 支持opera浏览器 支持世界之窗浏览器 支持谷歌浏览器 知识共享

Copyright © 2009-2020 SPACEI.NET.  
晋ICP备080032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