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航天网 当前在线 135
用户: 密码: 验码:    
  | 本站首页 |   繁體中文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 航天业界 | 运载火箭 | 卫星资讯 | 载人航天 | 航天科普 | 航宇器材 | 天文宇宙 | 航天站点 |
 推荐阅读 | 专题热点 | 本站博客 | 在线留言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航天业界>>航天新闻
  共有 845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到2020年我国将发射三大系列海洋卫星
 



  发表日期:2018年1月17日   出处:中国海洋报        【编辑录入:飞沙

1222日,国家海洋局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联合发布《海洋卫星业务发展“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预计研制与发射海洋水色卫星星座、海洋动力卫星星座和海洋监视监测卫星3个系列海洋卫星,并实现同时在轨组网运行、协同观测,基本建成系列化的海洋卫星观测体系、业务化的地面基础设施和定量化的应用服务体系。

按照《规划》,我国到2020年将具备对全球海域、重要岛礁和关键海峡通道连续稳定观测和监测能力,拓展国家、海区和省市3级卫星海洋应用与服务体系,数据实现实时/近实时共享,海洋行业卫星数据应用产品自给率达80%,产品定量化水平、服务海洋能力大幅度提升,我国海洋卫星体系的国际地位显著增强等。

——完善海洋卫星观测体系,研制发射3个系列海洋卫星,形成对全球海域连续高频次观测覆盖能力。

——突破新型遥感载荷研制和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实现宽刈幅、高精度、高分辨、多要素、多尺度海洋环境信息的连续获取能力。

——建设完善海洋卫星地面系统,具备同时运行管理多颗在轨卫星的能力,卫星数据处理、分发与共享服务时效性普遍优于3小时,应急情况下优于30分钟。

——开发基于自主海洋卫星的多源数据融合分析系统和资料同化技术,自主卫星数据在海洋应用中比例达到80%以上。实现遥感技术在突发应急事件、极地考察、大洋调查、蓝色经济发展和海上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有效保障服务。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海洋卫星应用发展的“六大任务”:

1、完善海洋卫星观测体系

研制与发射3个系列海洋卫星,实现我国海洋水色卫星星座、海洋动力卫星星座和海洋监视监测卫星3个系列同时在轨组网运行、协同观测,形成对全球海域多要素、多尺度和高分辨率信息的连续观测覆盖能力。

海洋水色卫星星座:以全球海洋的叶绿素浓度、悬浮泥沙、可溶性有机物等海洋水色信息,以及海表温度、海冰、海雾、赤潮、绿潮、污染、突发事件和海岸带动态变化信息等为观测目标,研制发射海洋水色业务卫星和海洋水色科研卫星。

海洋动力卫星星座:以全球海面高度、海面风场、海表温度、有效波高、海浪谱、海表盐度、海洋重力场等海洋动力环境要素为观测目标,研制发射海洋动力卫星。由一颗极轨卫星和两颗倾斜轨道卫星构建3星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实现中尺度海洋动力现象的观测和6小时全球海面风场的观测。面向海洋风浪探测和全球气候变化需求,研制发射中法海洋卫星以及其后续业务星——海风海浪联合探测卫星,率先实现全球海浪谱信息的空间连续获取能力。以全球海洋盐度、海表温度、土壤湿度为观测目标,研制和发射我国第一颗海洋盐度探测科研卫星。

海洋监视监测卫星:以对全球船舶、岛礁、海上构筑物、海冰、海上溢油等海面目标,以及海面风场、海浪方向谱、内波、锋面、中尺度涡、海底地形等海洋现象和地形特征进行大范围、高精度、高时效的监视监测为目标,发射业务卫星,同时开展高轨海洋与海岸带监视监测卫星及载荷的关键技术预研。发射后与高分三号卫星形成三星组网运行。

2、建强海洋卫星地面系统

改扩建海洋卫星地面系统,形成同时运行管理多颗在轨海洋卫星的能力,实现天地资源统一协调、多星多任务快速响应,提升数据产品规范化水平。具体包括加快海洋卫星地面接收站网布局、建设功能齐全的海洋卫星数据中心、构建海上定标与真实性检验场网3个方面。

3、提升卫星海洋服务能力

以我国自主海洋卫星为主,统筹利用气象、陆地等国内外各类遥感卫星资源,强化建设卫星海洋应用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海洋数据基础服务能力,培育建设国家、海区和省市3级卫星海洋应用服务体系。

4、完善卫星海洋应用体系

面向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执法等需求,以及国家海洋局重点工程和重大专项建设需要,加快构建卫星海洋应用体系。推进海洋卫星在气象、水利、国土、测绘、交通、环保、减灾等行业中的应用。

5、加强海洋卫星遥感科技创新

加强海洋卫星和卫星海洋应用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开展自主新型海洋遥感载荷、海洋遥感机理、应用关键技术研制与应用,建设公共创新平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6、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引入全球科技资源、创新资源、数据资源,鼓励技术引进与合作开发,提升卫星应用技术水平。承担大国义务,拓展中国海洋卫星的服务范围和领域,促进卫星数据产品的国际交换,努力构建国际合作新局面。

《规划》还明确了强化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争取多方加大支持力度、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卫星工作宣传力度等四大保障措施。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我国海洋卫星实现了从单一型号到多种型谱、从试验应用向业务服务的转变,向系列化、业务化的方向快速迈进,卫星在海洋权益维护、海洋开发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和海洋科学研究等领域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海洋卫星体系基本建立,应用成果显著,国际影响大幅提升,同时有5颗海洋卫星立项在研,即将形成全球海洋水色、海洋动力环境观测和海洋监视监测能力。

(本文来源:中国海洋报)


上一篇:马斯克又晒新玩具!这次是组装完毕SPACEX重型猎鹰火箭
下一篇:首位无绳太空漫步宇航员麦坎德利斯在加州辞世 终年80岁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模型制作工艺[16172]
 · 航天模型设计[14385]
 · 航天模型知识[13601]
 · 西班牙工业科技发展中心[13192]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聚合内容 支持火狐浏览器 支持傲游浏览器 支持opera浏览器 支持世界之窗浏览器 支持谷歌浏览器 知识共享

Copyright © 2009-2020 SPACEI.NET.  
晋ICP备080032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