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银河系的最新地图
这是盖亚第一批数据制作的银河系地图,已经非常精细。但是随着2018年第二批数据的发布,这张地图将再次升级
在2018年4月份,欧洲“盖亚”卫星合作组将发布第二批数据,其中将包含数十亿颗恒星的视差和自行等相关数据。
本次发布的数据集中还将包括一部分变星的测光数据,以及预先选定的大约1万颗小行星的数据。盖亚项目的目的便是测绘银河系的三维立体地图,通过盖亚项目获取的数据,我们将更好的了解银河系的组成,形成和演化。
3)观星者们的一些重要日期
2018年或许比不上2017年,因为毕竟2017年有一次超级日全食。但不管怎样,2018年还是有一些值得一看的天象。
首先,2018年将发生两次月全食,时间分别是1月31日和7月27日,并且这两次月全食在我国境内都能看到。月食是地球的阴影遮挡月球产生的现象。
另外,在7月31日,火星将抵达2003年以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位置。最后,在北半球的人们还可以关注一下三场流星雨,分别是1月初的象限仪座流星雨,8月中旬的英仙座流星雨以及12月中旬的双子座流星雨。
三、物理学
1)追寻暗物质的历程将继续

意大利XENON实验的设施照片
在2018年,有两个不同的实验将有望加深我们对于暗物质的理解,它们分别是坐落在意大利的XENON实验和中国的PandaX实验。对暗物质粒子的搜寻工作极端困难,全球各地的实验室都在艰难向前推进。
意大利的XENON实验使用大量的液态氙作为原料,而中国的PandaX则位于中国四川锦屏山的地下,是目前埋深最深的暗物质探测实验,其目标是搜寻“弱相互作用大质量粒子”(WIMPS),这种粒子被理论物理学界认为有可能就是暗物质粒子的真身。每一年,我们都在朝着揭开暗物质真相面纱的方向前进,2018年也不例外。
2)探索极早期宇宙
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将在2018年继续运行,探寻宇宙大爆炸之后瞬间究竟发生了什么。科学家们仍在探讨在宇宙诞生的第一秒,第一分钟,第一小时,第一天,宇宙分别是什么样子的?物质是如何在宇宙中出现的?我们此前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一些进展,但在2018年,我们期待更多新发现。
3)量子至上

谷歌公司宣称他们将在2018年在量子计算技术上实现突破
去年,世界在量子计算机技术上取得了几项重大突破。量子计算机使用与传统计算机完全不同的逻辑与原理,理论上能够解决一些传统计算机难以应付的问题,包括模拟生物大分子行为,破解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密码系统,或者做一些大规模的优化算法规划,比如如何统筹全市的出租车行驶路线,从而确保最高递送效率的同时导致最低限度的交通拥堵?
而在2018年,美国谷歌公司计划计划达成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他们称之为“量子至上”(quantum supremacy)。这将是第一台解决问题的速度超越经典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原型。这并不意味着量子计算机就要投入实用了,它所能解决的问题也是专门为体现其优势而专门选定的。研制出真正能够对于产业界有价值的量子计算机或许还需要数年的努力,而要想破解当今世界的密码系统,量子计算机技术或许还需要数十年的发展和进步。但是2018年的这台小小原型机或许将成为一个标志,让我们窥见未来量子计算机的大概模样。
(本文来源: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