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2月4日,第三颗东方红二号甲卫星发射成功
东方红二号甲卫星是在原本东方红二号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系列卫星,早在1985年1月,科研人员就确定了研制东方红二号甲卫星时所要遵循的原则,既要能够充分挖掘东方红二号的潜力,提高卫星通信能力,延长卫星工作寿命;还需要在保持原本二号卫星技术状态的基础上,提高整星的可靠性,使得卫星满足实用要求。最终东方红二号甲卫星平台中电源分系统在维持太阳能电池片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供给有效载荷更多的功率。
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我国在1988年3月7日就已经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东方红二号甲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卫星定点于东经87.5°。紧接着又在1988年12月,1990年2月先后两次成功发射了东方红二号甲通信卫星,分别定点于东经110.5°、98°。运行证明,卫星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与之前的东方红二号卫星相比,新卫星采用了新的设计方案,性能有了较大提高。卫星上的C波段通信转发器由原来的2台增加至4台,功率放大器输出功率增为10瓦,通信天线改为单抛物面天线,这使得电视的转播能力由2个频道增加至4个频道,语音传播能力也由原本的1000路增加至3000路,设计寿命更是由3年增加至4.5年,其等效全向辐射功率也提高了许多。
这三颗东方红三号甲卫星承担了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国内卫星通信的主要业务,推动了中国卫星通信和电视转播跨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大改变了边远地区收视难、通信难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时国内卫星通信转发器需求紧张的突出矛盾,对我国电视传输、卫星通信以及对外广播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