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航天网 当前在线 76
用户: 密码: 验码:    
  | 本站首页 |   繁體中文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 航天业界 | 运载火箭 | 卫星资讯 | 载人航天 | 航天科普 | 航宇器材 | 天文宇宙 | 航天站点 |
 推荐阅读 | 专题热点 | 本站博客 | 在线留言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航天业界>>航天新闻
  共有 759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政协委员吴季:尽快推动“风云四号”微波星立项
 



  发表日期:2018年3月15日   出处:中国气象报社        【编辑录入:飞沙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吴季接受记者采访

中国气象报记者卢健报道 去年,气象卫星“风云四号”高清云图亮相微信启动页面,被媒体和网友赞为最牛“地球摄影师”。310日,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吴季表示,如果给“风云四号”成像仪配备微波仪器,还可穿透云顶具备三维观测能力。他建议,尽快推动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微波载荷立项,实现气象卫星“连续性+立体观测”的功能,让灾害性极端天气无所遁形。

“微波遥感对气象特别有用。”吴季介绍,有了它,气象卫星就不止能看到云顶,还能看到云下面的大气状况。目前,我国已利用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对上述物理参数进行探测,其数据已经被国内外的数字天气预报模式所采用。

不过,极轨卫星绕地球两极飞行,每天只有两次经过我国同一地点,限制了其在对灾害性天气的实时连续监测。

“要满足灾害预警的需求,目前比较好的方案是在3.6万公里上的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上搭载微波仪器。”吴季说。但困难也显而易见,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比极轨卫星离地球远60倍,如仍沿用原有技术,为满足长距离信号传输就要使用“大得多”的天线。而这除了给运载火箭和卫星平台带来安装等方面难题外,在扫描成像方面也非常困难。

中科院科研团队另辟蹊径,创新使用干涉式成像技术。目前,干涉式微波成像仪地面样机已经研制成功,能够5分钟扫描一张全圆盘图,地球表面的空间分辨率达到了50公里。

50公里分辨率,传统技术至少得用7米孔径的大天线;而新技术可将孔径缩小到3.5米,这意味着仪器天线在发射时不需要折叠,从而可靠性增强,重量小、造价低,仪器上星的可行性大大提高。”吴季说,此外,此微波仪器观测时,扫描方式不是传统的“摆来摆去”,而是慢速转动,大约1分钟到5分钟转一圈,对卫星平台的姿态干扰最小。

吴季表示,目前该项微波探测技术已经得到验证,希望尽快推动立项“风云四号”微波星。“这项应用我们已经走在世界前列,如果快的话,这将是世界上第一颗具有微波成像探测仪的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对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极端天气预警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本文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上一篇:SPACEX的日常吹牛时刻——公司首席运营官SHOTWELL在SATELLITE 2018上的发言汇总
下一篇:SKY PERFECT JSAT公司成为蓝色起源公司“新格伦”火箭第4家客户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模型制作工艺[16175]
 · 航天模型设计[14387]
 · 航天模型知识[13604]
 · 西班牙工业科技发展中心[13194]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聚合内容 支持火狐浏览器 支持傲游浏览器 支持opera浏览器 支持世界之窗浏览器 支持谷歌浏览器 知识共享

Copyright © 2009-2020 SPACEI.NET.  
晋ICP备080032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