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资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截至目前,零壹空间已经累计获得近5亿元融资,实力大增。
而这也是在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航天强国奋斗目标、国家构建航天强国路线图后我国商业航天发展迅猛的一个生动写照。在政策逐渐向民营企业开放的大背景下,2018年或将成为中国商业航天的元年。
3年融资5亿元
零壹空间的成长速度十分惊人。自2015年在北京成立以来,三年时间里,该公司已经累计获得了三轮、总金额接近5亿元的融资。
而投资者中不乏春晓资本、联想之星、哈工大机器人集团、鸿泰基金、招商局创投等国内知名投资机构,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对于此次投资,联想之星合伙人李明表示:“现在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创业机会,而零壹空间愿意选择民营航天这样一条高精尖而又艰难的路,是需要极大勇气的。联想之星见证了零壹空间的从零到一,对中国的民营航天充满信心,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零壹空间方面表示,公司所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零壹空间自主研制的OS-X系列火箭及OS-M系列火箭产品研制、民营商业航天上下游产业布局与零壹空间总装能力建设等。零壹空间OS-X系列火箭发动机于2017年12月22日完成整机试车,目前已进入全箭调试测试阶段,预计在今年的6月份首飞,OS-M系列火箭也将于今年年底前后首飞。
此外,零壹空间CEO舒畅表示:“公司目前已陆续获得近10家订单,并与国内多家主流卫星研制及应用服务机构和企业达成意向发射服务协议;与欧洲多家卫星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确定了OS-M系列火箭首飞载荷。”
其中,2017年5月,两江航投也曾出巨资支持零壹空间发展。两江航投此举积极响应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通过引入围绕运载火箭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业态,力图打造中国内陆地区高端产业新的增长极。
事实上,在重庆,一条覆盖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市场运营、飞行培训、综合保障以及延伸服务等要素的通用航空全产业链已经形成。
近几年,重庆市先后出台《关于发展通用航空产业的意见》、《重庆市高端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15—2020年)》等多个文件推进通航产业发展。
2017年年底,位于两江新区的重庆通航集团拿到了国内首个恩斯特龙直升机生产许可证。
这意味着重庆通航集团成为国内第一家拥有美国设计认证、中国生产认证的直升机生产企业。至此,重庆生产的直升机进入量产时代,并可以进行国际销售。
与此同时,在综合保障方面,重庆低空飞行服务系统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飞行服务站投入试运行,获得了全国首家飞行计划申报服务资质。
按规划,重庆“十三五”的发展目标是运输航空要基本建成国际航空枢纽,通用航空要基本实现通用航空功能市域全覆盖,到2020年实现4个主要量化指标:通用航空器达到50架,年飞行量2万小时以上,培育3至5家具有市场竞争力、规模化的通用航空企业,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成为百亿产业集群。
商业航天“起飞”
零壹空间的飞速发展只是一个缩影。在这背后,中国民用商业航天要“飞”了?
在美国,各路科技大佬纷纷掷重金投入航天产业。而在我国,虽然目前各项航天发射还基本上是政府主导,但政策已经逐步向民营企业放开。有业内人士预计,2018年预计将是航天产业的一个风口。
随着国内军民融合的提出,航天产业逐步进入政策密集期,火箭和卫星领域开始向民营资本放开,已有多家国内商业航天企业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迅速崛起。
根据市场预测,到2020年,全球商业航天市场将超过1.7万亿元规模,中国市场包括运载火箭、卫星应用、空间宽带互联网等将达到8000亿元。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党委书记梁小虹甚至提出,这将是一个超万亿规模的市场。
国家助力,风生水起。去年4月,我国首个国家级商业航天产业基地——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正式开建。去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撑太空、网络空间等重点领域建设,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政策利好之下,2018年将是航天产业的一个风口。
梁小虹说,“我们现在有商业航天的卫星公司、火箭公司、测控公司,我们还在着手准备商业性的发射场。当一切条件具备后,商业航天的利好空间也就来了,这里面将诞生出无数独角兽。”
目前,国内多地也都在鼓励发展航天产业。在北京,据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发区将对民营航空航天产业中的领军型企业进行重点扶持,推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打造航空航天产业集群,目前该开发区已有多家民营航空企业落户。
企业也在蠢蠢欲动。资料显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目前已经发起设立产业基金、创投基金、物联网基金三只基金,同时参股了创新基金,用于重点支持集团相关成果及专利技术转化应用和推广。
此外,该集团还组建成立了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院以及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等多个孵化机构,成为集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公共技术服务、企业孵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高新技术创新平台。
(本文来源:两江新区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