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航天网 当前在线 57
用户: 密码: 验码:    
  | 本站首页 |   繁體中文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 航天业界 | 运载火箭 | 卫星资讯 | 载人航天 | 航天科普 | 航宇器材 | 天文宇宙 | 航天站点 |
 推荐阅读 | 专题热点 | 本站博客 | 在线留言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航天业界>>航天新闻
  共有 701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张小平们的离职真相:除了钱 他们更想发挥个人创造力
 



  发表日期:2018年10月1日   出处:科技日报        【编辑录入:飞沙

  记者:付毅飞 张佳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11所原副主任设计师张小平的跳槽,因《离职能直接影响中国登月的人才,只配呆在国企底层》一文而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文中公布的《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文件显示,张小平承担的低温液体发动机研制任务事关我国载人登月等重大科研项目,并表示“无法接受因个人的离职而影响到国家重大战略项目”。



  院长刘志让27日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文中对张小平承担的任务写得较多,有些言过其实,核心的意思是想挽留他。

  张小平有多重要?

  并不是非他莫属

  据公文显示,张小平离职前任低温发动机副主任设计师职务,在至少四个型号发动机研制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其中,在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和8吨变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这两型发动机的研制过程中,承担着“最关键的技术岗位”;在10吨液氧甲烷发动机和百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中,是“灵魂人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公文称,张小平个人的离职对这四型发动机的研制均造成了极大影响,“尤其是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在今年二季度的研制过程中出现了深层次的技术难题”,而“该发动机的方案和研制进度将直接关系到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方案选择和研制进度,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国载人登月重大战略计划的论证和策划工作。”

  记者了解到,文中所指“480吨液氧煤油发动机”将用于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捆绑助推器和芯一级动力,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研制却并不是“非张小平莫属”。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官网截图
  刘志让说,该公文是六院11所给仲裁机构提供的,由于仲裁机构要求,对张小平承担的任务讲得比较详细,“有些地方写得帽子有点大,有点言过其实。”他表示,张小平确实是技术骨干,主要搞论证、研发和理论计算。但院里技术骨干很多,副主任设计师之上还有主任设计师、副总师,一人离职不会对全局带来太大影响。

  该公文之所以言过其实,核心意思是希望挽留张小平。记者了解到,航天“国家队”由于其任务特殊性,技术人员离职除了常规手续,还要根据原岗位经历一至两年的脱密期,其间不能在其他单位工作。张小平属于重要涉密人员,脱密期为两年。他的跳槽,其实已经违反了这项规定。刘志让表示,院方一是想留住他,另一方面即使他决意辞职,也希望先调整到非保密岗位,度过脱密期再走。“这样好歹还有工资拿。”他说。

  张小平们为什么要走?

  除了钱还有体制原因

  早在2018年两会期间,刘志让就向记者表达了对人才“流失”的忧虑。

  “商业航天市场中,人才、技术争夺激烈。有些民企来挖人,直接开口说你来了工资翻一倍。还有技术人员接到电话,说你不肯走我也不挖你,用手机把图纸拍下来发给我,给你三万,帮我们试制出来,再给十万。”当时他说,人才流动是趋势,也是好事,毕竟都是为中国航天做贡献,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技术、知识产权流失问题。


  网传张小平在六院年收入仅12万元,但六院许多技术人员否认了这一说法。有科研人员透露,按张小平的级别,税后年收入大约在20万元左右。虽然比不上市场化公司,但对于西安市来说,已经算不错的收入水平。

  另外刘志让透露,六院于2011年进行了一次福利分房,基本解决了员工住房问题。张小平虽然离职,但他的爱人还在航天系统,住房、工作以及相关福利仍会保留。

  对于近年来航天领域的人才流动,刘志让认为除了收入因素,还有“国家队”体制的原因。

  他说,航天任务是系统工程,多年来航天单位都是团队作战,从研发到工程管理、从指挥行政系统到技术系统,体系非常完整。但弊端是影响办事效率,一个方案需要层层汇报。而民营企业轻装上阵,流程更为简洁,年轻人负责一个岗位,有什么主意马上就能实施,某种程度上更能发挥个人的创造力。

  为此刘志让也在反思和思考,希望下一步从收入分配、优化流程、人文关怀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让更多人才愿意留下来。

  一位已经转战进入商业航天领域的原体制内工程师表示,美国的马斯克创造了SPACE X,把我们对于航天和火箭的认识都颠覆了。之前我在体制内工作,看到别人取得的这些进展,心里着急。

  心里急却施展不开是和他一同转入体制外的年轻人的“心结”。他表示,体制内单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内部管理非常规范。什么人做什么事情,技术如何研发等都很规范。一些疯狂的想法不是那么容易得到实现。而马斯克和他疯狂的工程师们,会把比较激进的想法在不设限的渠道里实现。

  他们渴望这样的不设限:“在之前的职业环境中,我一辈子可能只能完成3、5件。但是我想要做得更多。”

  张小平们现在的老板怎么看?

  更应壮大航天事业的队伍

  张小平事件发生后,航天领域专业人士表示,一个人影响进程是不可能的事。中国航天领域现在已经有了足够多的积累,中国航天事业不可能因为几个人的变化而影响整个大方向,以及发展过程中的节奏。

  一位民营航天企业负责人表示,人才积累方面另一个更重要的命题是,未来如何在一个多元航天的发展过程中,把国内更多的社会资源,包括资本、其他原来在非航天领域的人才等,引入到商业航天的大池子中来,使得能够有更多更优秀的力量补充国家的航天实力。


 据了解,在一些企业中,来自化工、材料等领域的人也加入进来,“半路出家”转行成为航天人。越来越多的民营航天企业在吸纳非航天人才,肩负起航天力量培养的责任,壮大航天队伍。

  “我们要做中国航天事业中的一份子,一个有效的补充。我们慢慢从起步,到在实现过程中克服种种问题,到迈向我们心里认为的很伟大的工程。我们始终定位认为自己是航天人中的一员,把航天事业做好。”该负责人表示,“因此我们搭建了平台,无论他们在哪里,终究是在中国航天的大领域里,仍然在从事航天事业的建设,比他流失到其他领域,荒废了航天科学的积累更有意义。”


上一篇:张小平离职影响中国登月?研究院院长这样回应
下一篇:用什么姿势落地,才不会摔成一摊肉泥?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模型制作工艺[16170]
 · 航天模型设计[14383]
 · 航天模型知识[13599]
 · 西班牙工业科技发展中心[13189]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聚合内容 支持火狐浏览器 支持傲游浏览器 支持opera浏览器 支持世界之窗浏览器 支持谷歌浏览器 知识共享

Copyright © 2009-2020 SPACEI.NET.  
晋ICP备080032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