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航天网 当前在线 250
用户: 密码: 验码:    
  | 本站首页 |   繁體中文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 航天业界 | 运载火箭 | 卫星资讯 | 载人航天 | 航天科普 | 航宇器材 | 天文宇宙 | 航天站点 |
 推荐阅读 | 专题热点 | 本站博客 | 在线留言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航天业界>>航天新闻
  共有 1586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中国航天迎来发射“高潮” 多颗卫星在年内升空
 



  发表日期:2011年8月21日   出处:人民网        【编辑录入:飞沙

    记者近日从国家国防科工局获悉,中国“海洋二号”卫星有望于本月中下旬发射升空;备受瞩目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各项测试工作进展顺利,也已进入发射倒计时阶段;“资源三号”“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C星”等多颗卫星有望在年内升空。

  有媒体报道,今年中国航天发射将实现“高产”,预计共有20多颗卫星及航天器升空。7月,我国已迎来今年第一次发射“高潮”——单月四星的发射次数,让媒体惊呼“前所未有”;第9颗北斗导航卫星与“实践十一号02星”之间不足58小时的发射间隔,也刷新了我国最短发射间隔的纪录。

  在今年余下的近5个月中,我国还将继续进行高强度的航天发射活动。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将是重头戏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航天领域的重大科技专项进入全面实施关键阶段。其中,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的“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任务,必将成为发射活动的重头戏。

  目前,“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已分别于6月29日和7月23日进入发射场,目前各项测试工作进展顺利。有消息透露,“天宫一号”计划于8月底择机发射。

  据介绍,“天宫一号”设计重量为8吨,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将相继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实现交会对接。根据规划,2015年前我国还将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神舟八号”是一艘无人飞船,将采用“长征二号F”或“长征二号G”火箭发射,计划发射时间为今年10月。该飞船升空后,将与“天宫一号”对接,成为一座小型空间站。此后,“神舟八号”空中轨道舱还将与“神舟九号”进行无人对接。

  “天链一号”实现双星组网

  说到载人航天工程,除了人们所关注的“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也不能忽视7月发射的“天链一号02星”将发挥的作用。

  “天链一号02星”是中国第二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它将与2008年发射的“天链一号01星”组网运行,为中国“神舟”系列飞船以及未来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建设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并将应用于下半年实施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

  此外,该星还将为中国中、低轨道资源卫星提供数据中继服务。

  2008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天链一号01中继卫星系统”,在“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将飞船的测控覆盖率从15%提高到50%左右,对保障航天员安全和我国载人航天任务的顺利实施发挥重要作用,填补了我国天基测控与数据中继的空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战略稳步推进

  4月1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

  7月27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9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四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该星的升空,标志着中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据专家介绍,目前中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已建设完成,正在抓紧开展星地联调和测试评估工作,经初步测试系统运行良好,将于今年年底前为中国及周边大部分地区初步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满足交通运输、渔业、林业、气象、电信、水利、测绘等行业以及大众用户的应用需求。

  按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战略,今年还将发射2颗组网卫星,2012年预计发射5颗,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扩大覆盖区域,完成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2020年左右,我国将建成由30余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覆盖全球的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我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二号”即将发射

  继2002年5月和2007年4月,中国海洋水色卫星“海洋一号A星”和“海洋一号B星”分别成功发射后,我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二号”计划于今年8月中下旬发射升空,并有望在年底交付使用。

  “海洋二号”卫星于2007年1月立项研制,今年5月3日完成出厂评审。该星可以对海面风场、浪场、海洋重力场、大洋环流和海表温度场进行全面观测,可满足部分海洋预报应用要求,达到减灾、防灾的目的。同时,其获取的数据也可以应用于海洋地球物理学、海洋动力学、海洋气候与环境监测、海冰监测等方面的研究。

  “海洋一号”和“海洋二号”卫星相互独立、各有侧重,可起到一定互补作用。

  我国首颗民用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年内升空

  据了解,我国首颗民用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也计划在年内发射。届时,该卫星将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于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据介绍,该星共装载四台相机,包括一台2.5米分辨率的全色相机和两台4米分辨率全色相机,按照正视、前视、后视方式排列,进行立体成像,还有一台10米分辨率的多光谱相机。通过该星的立体观测,可以测制1∶5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等领域提供服务,填补中国立体测图这一领域的空白。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测绘局局长徐德明曾向媒体介绍说,“资源三号”升空后,将在轨道高度为506公里的太阳同步圆轨道上飞行,可对地球南北纬84度以内的地区实现无缝影像覆盖,每59天实现对中国领土和全球范围的一次影像覆盖。特殊情况下,能在5天内对同一地点进行重访拍摄。

  中巴遥感卫星合作步伐继续迈进

  被誉为“南南高科技合作的典范”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今年将增添新成员。据国家国防科工局透露,“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C星”将在年内发射。这将是中国和巴西开展遥感卫星合作后发射的第4颗卫星。

  1988年,中国和巴西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协议,共同投资、联合研制中巴地球资源卫星。1999年10月14日,“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1星”成功发射。该卫星是我国首颗技术难度最大、用途最为广泛的适时传输型对地遥感卫星,创造了当时我国卫星研制史上首次发射成功就投入应用的纪录。该星在轨运行了3年10个月。

  2003年10月21日,“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发射升空,接替01星继续为中巴两国提供卫星遥感数据服务。

  2007年9月19日,“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在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上述3颗卫星主要用于收集土地利用、农作物估产、水资源调查、探矿、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海岸带监测等信息,卫星数据同时在中国和周边地区、巴西及南美洲地区以及其他国家得到广泛应用。


上一篇:俄罗斯公司拟建造太空旅馆:16万美元住5天
下一篇:“巴星1R”卫星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挺进亚非拉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模型制作工艺[16166]
 · 航天模型设计[14379]
 · 航天模型知识[13594]
 · 西班牙工业科技发展中心[13182]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聚合内容 支持火狐浏览器 支持傲游浏览器 支持opera浏览器 支持世界之窗浏览器 支持谷歌浏览器 知识共享

Copyright © 2009-2020 SPACEI.NET.  
晋ICP备080032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