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航天网 当前在线 95
用户: 密码: 验码:    
  | 本站首页 |   繁體中文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 航天业界 | 运载火箭 | 卫星资讯 | 载人航天 | 航天科普 | 航宇器材 | 天文宇宙 | 航天站点 |
 推荐阅读 | 专题热点 | 本站博客 | 在线留言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航天业界>>航天新闻
  共有 1403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地球遭太空尘埃“攻击” 每日数量达300公吨
 



  发表日期:2012年5月22日   出处:中华网        【编辑录入:飞沙


地球每天所吸收的太空尘埃少则5公吨,多则300公吨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地球每天所吸收的太空尘埃少则5公吨,多则300公吨。由英国利兹大学化学院教授约翰-普兰牵头的价值250万欧元的国际项目将找出这一差距的答案。

    据报道,宇宙尘埃与陆地大气(CODITA)项目将研究出尘埃从外太空落至地球表面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该项目也得到欧洲研究协会(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的支持,将探索宇宙尘埃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以及它与臭氧层上层的互动。

    约翰教授称,“人们通常认为太空是完全空着的,但若把从太阳到木星之间的粉尘全部压缩,则会产生一个直径16英里的月亮。”他补充道:“若粉尘的摄入量每天大约为300公吨,那粉尘下降到大气层的速度远比大家认为的要快很多,但若为5公吨,对粉尘在太阳系中进化过程的理解并且它是从太空边缘近50英里高的地方下降到大气层表面的这样的观念,我们则要大大修正。

    据悉,在接下来的5年多里,英国利兹大学的科学家们会和德国和美国的访问同事们在实验室里模拟出粉尘从进入大气层到过滤后的化学过程。

    约翰教授介绍称,“我们的实验室工作就是研究宇宙尘埃消失的本质和大气烟雾粒子的形成,它们在冰核和极地平流雾中占有重要作用。”。

    据介绍,在大气层,尘埃颗粒和空气分子经过碰撞,达到1600摄氏度的高温,便会融化和消失。较大的尘埃颗粒可看做是“陨星”,和空气电离碰撞而产生的电子则使得较小的尘埃颗粒在专业的高性能雷达下可见。

    通过在实验室复制这一过程,科学家希望能更好地理解雷达对流星的测量并更精确地测量出尘埃摄入量。2014年,该研究团队将参加挪威火箭试验来测量大气层上层里冰颗粒的流星烟。

    英国利兹大学地球和环境学院的教授马丁-齐波菲尔德称,“宇宙尘埃和流星烟是和致使平流层臭氧层损耗的云雾互动的,这在南极圈上方臭氧层空洞形成最显著。”他还说:我们会把实验室数据用在模拟整个大气层下的一个详细的化学气候中。第一次,很可能便会模拟出宇宙尘埃一路从太阳系落到地球表面产生的效应。有人建议,为对抗全球变暖,硫酸盐气雾剂可以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反射掉部分太阳热量。了解宇宙尘埃的数量和可能的化学反应对推动这一想法至关重要。

    宇宙尘埃与陆地大气(CODITA)的项目由欧洲研究协会(European Research Council)赞助。该项目中在利兹大学所使用的气候模拟由自然环境研究协会(Natural Environment Research Council)赞助,并且这也是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US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生产的旗舰模拟。


上一篇:最新研究:宇宙存在进化数十亿年的智慧外星人
下一篇:上海正筹建“大规模”天文馆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模型制作工艺[17381]
 · 航天模型设计[15451]
 · 航天模型知识[14656]
 · 西班牙工业科技发展中心[14174]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聚合内容 支持火狐浏览器 支持傲游浏览器 支持opera浏览器 支持世界之窗浏览器 支持谷歌浏览器 知识共享

Copyright © 2009-2020 SPACEI.NET.  
晋ICP备080032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