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网易新闻报道,从Facebook、SpaceX等知名公司到Swarm Technologies以及Astrocast等卫星网络初创企业,都正在利用各种方式计划向太空发射各类卫星,从而希望在卫星互联网抢得一席之地。
下一个十亿人想要连上互联网可能要指望头顶的星空了。该领域的一场竞赛已经展开,由知名科技公司和几家财力雄厚初创公司牵头的项目已经上马,通过集群卫星为偏远地区用户提供在线接入服务。
其目的是帮助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建立网络联系,为主要依赖于目前速度较慢且价格较高卫星互联网服务的农村用户提供更快的在线访问,并满足从石油钻井平台和海洋浮标等设备获取实时数据的商业客户需求。
其中参与竞争的最大公司包括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以及由日本亿万富翁孙正义(Masayoshi Son)旗下软银集团支持的卫星互联网企业OneWeb。他们与包括Swarm Technologies、Astrocast、Sky以及Space Global等在内的数十家初创公司进行竞争,而这些初创企业都希望将名为立方体卫星(cubesats)的廉价小型卫星送入轨道。
出于对这些竞争的警惕,Viasat和EchoStar的休斯网络系统(Hughes Network Systems)等现有卫星互联网提供商正采取行动捍卫自己的业务。他们计划发射比以前强大得多的新卫星。
目前,以卫星为基础的宽带市场体量相对较小。据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称,今年的市场营收只有40亿美元。但随着规划网络投入运营,以及消费者上网习惯的转变,预计销售额将出现飙升。预计卫星互联网市场营收在2024年将增至220亿美元,2029年将增至410亿美元。
目前的太空竞赛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当时几家卫星公司怀着类似愿景发射了不少卫星。当时,比尔·盖茨(Bill gates)支持的Teledesic,以及Iridium和Globalstar等曾大肆宣传自己的宏伟计划,但最终项目因成本飙升导致投资者资金枯竭后而宣告破产。
虽然往事不堪回首,但时代已经有所不同。包括SpaceX和蓝色起源(Blue Origin)在内的火箭发射公司正在降低卫星发射成本,而计算机的微型化使更小、更便宜的航天器成为可能。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亚当·乔纳斯(Adam Jonas)解释称:“与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相比,目前我们在地球表面上方300英里以上放置的每一公斤设备都高出许多数量级。”
根据计划使用的卫星大小和希望将卫星送入的轨道高度,进军卫星互联网业务的公司可分为不同类别。它们的目标客户和想要提供的互联网接入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SpaceX的“Starlink”计划包括在未来几年向太空发射1.2万颗卫星,比自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进入太空的设备总数还要多出50%。这种微型冰箱大小的卫星运行轨道将低至340英里,远低于运行在距地22300英里地球静止轨道上的标准通信卫星。
Starlink项目表示,由于发射的卫星数量是如此之多,用户将永远能够保持互联网接入状态。虽然Starlink的速度可能难以与AT&T和康卡斯特(Comcast)等电信服务公司的地面宽带相媲美,但它的客户群体是为全球范围内缺乏顶级有线接入的广大地区(从阿肯色州农村到非洲)提供价格合理的高速宽带服务。
去年,Starlink项目发射了两颗测试卫星,并获得了美国政府的批准,可以发射12000颗卫星。
这使得其远远领先于Facebook,后者刚刚向美国政府提交了发射一颗低轨道实验卫星的请求。Facebook尚未承诺部署一个成熟的网络,也没有透露太多有关其战略的信息。
一些初创公司正试图利用卫星成本下降的机会,使用小型立方体卫星参与竞争。据悉,这种卫星的成本仅为数十万美元。这可以节省下来一大笔钱,而标准的通信卫星要耗资数亿美元。
卫星网络初创企业Swarm首席执行官萨拉·斯潘杰洛(Sara Spangelo)是一名航空工程师,曾在谷歌实验室X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工作。该公司已经发射了计划150颗卫星中的7颗。
当然,该卫星网络并不会为数百万用户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该公司的许多最初客户将是希望收集数据或偶尔需要互联网连接的企业。例如今年1月份,Swarm与福特合作,利用其卫星网络在汽车上提供紧急通信——这很像通用汽车更为知名的安吉星OnStar网络。
而Viasat将耗资14亿美元,在未来两年内发射两颗高轨道通信卫星。Viasat表示,其每颗卫星要比一辆校车更大,其总容量将是目前太空中所有400颗通信卫星的两倍。
分析人士指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规模较小的公司或许能够凭借其廉价网络获得成功。获得立足点不再需要巨额的前期投资。
不过,卫星咨询公司TMF Associates总裁蒂姆·法勒(Tim Farrar)认为并不是所有挑战者都将生存下来,尤其是那些后起之势。即使有了今天更便宜的技术,他们仍然需要大笔钱来支付卫星网络建设和维护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