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航天网 当前在线 229
用户: 密码: 验码:    
  | 本站首页 |   繁體中文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 航天业界 | 运载火箭 | 卫星资讯 | 载人航天 | 航天科普 | 航宇器材 | 天文宇宙 | 航天站点 |
 推荐阅读 | 专题热点 | 本站博客 | 在线留言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航天业界>>航天新闻
  共有 1185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国际空间站:十年合作,十年迷惑
 



  发表日期:2012年1月3日   出处:中国航天科技信息        【编辑录入:飞沙

    “国际空间站”的救世主:俄罗斯
  
  1991年,苏联解体,经济一落千丈,俄罗斯一度倒向西方,曾经的太空仇敌一下子变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美国发现,若能与经验丰富的俄罗斯合作,棘手的空间站技术与经费难题,定能迎刃而解,因为前苏联(俄罗斯)曾经成功地运作过8座空间站。但作为代价,美国的“自由”号空间站必须改姓更名,“国际空间站”的想法初露端倪。
  
  1993年8月,美国和俄罗斯关于合作建造空间站的高层协议签署完毕。美国开始每年为俄罗斯提供4亿美元航天援助,而俄罗斯空间站专家也很快和美国同行一起,设计出了今天的“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迷惑了其他国家
  
  美俄共建“国际空间站”以及忘情宣扬的空间站种种优点迷惑了其他国家。很快,加拿大、日本、巴西、欧洲航天局11国(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英国)也要求参加。
  
  这让美国乐不可支,因为美国还真不想把所有赌注都押在一个贫穷动荡的前社会主义国家身上。有了这些财力雄厚的国家支持,“国际空间站”计划貌似如鱼得水、前程似锦。
  
  1998年11月20日,由俄罗斯制造的“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升空,“国际空间站”开始正式组装。根据最初计划,它的总质量将达470吨,加压舱总容积相当于两架波音747客机机舱,设计寿命为15年左右,可容纳6名宇航员,将于2004年11月建成。
  
  “国际空间站”的尴尬现状
  
  然而,预算超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使“国际空间站”进度一再延迟。2002年,美国著名的《科学》杂志发表文章,题为《价值1000多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有何用处?》;同时期美国《新闻周刊》上也有一篇类似的文章,说“太空中的废物,‘国际空间站’是否该被废弃?”
  “国际空间站”最大的尴尬正是把它建好之后做什么用?这是一个十年来都没想好的问题。仅作观赏?仅作里程碑?仅做那些花哨小实验?似乎怎么算都不合算。
  
  而就在一切还没有答案的时候,美国总统小布什于2004年宣布了美国的“新太空探索”计划:研制新型航天器,让航天飞机退役,重返月球,登陆火星……
  
  这对空间站建设伙伴来说不是个好消息,因为美国的新计划似乎与“国际空间站”毫无关系,外界开始怀疑美国想撇开沉重的“国际空间站”苦役。但也有人认为美国无法撇开,因为事情是它“挑”起来的,它必须善始善终,不能留下“烂尾楼”,哪怕是为了建造而建造。这就是当下美国的态度。2005年7月,美国宇航局局长迈克尔·格里芬坦言:航天飞机、国际空间站确实是代价高昂的“战略性错误”,现在一般公认这不是正确的道路。
  
  现在,“国际空间站”还未完工,不免让人担心耗资1000亿美元的“国际空间站”极可能未老先衰,建完后设计寿命就到了。这太麻烦了。对参与国来说真是“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上一篇:资源一号02C卫星传回第一轨图像
下一篇:静地轨道上方的“死亡轨道”可能并不是永久性的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模型制作工艺[16170]
 · 航天模型设计[14382]
 · 航天模型知识[13598]
 · 西班牙工业科技发展中心[13185]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聚合内容 支持火狐浏览器 支持傲游浏览器 支持opera浏览器 支持世界之窗浏览器 支持谷歌浏览器 知识共享

Copyright © 2009-2020 SPACEI.NET.  
晋ICP备0800324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