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航天网 当前在线 119
用户: 密码: 验码:    
  | 本站首页 |   繁體中文 | 网站地图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 航天业界 | 运载火箭 | 卫星资讯 | 载人航天 | 航天科普 | 航宇器材 | 天文宇宙 | 航天站点 |
 推荐阅读 | 专题热点 | 本站博客 | 在线留言 |
         栏目导航 网站首页>>航天业界>>航天新闻
  共有 565 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颜色: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双击鼠标左键自动滚屏】【图片上滚动鼠标滚轮变焦图片】     

 


秦岭隐藏着一项神秘技术 能把各类航天器送上太空
 



  发表日期:2018年10月10日   出处:央视新闻        【编辑录入:飞沙

载人航天被称为 “系统最复杂、科技最密集、创新最活跃”的领域,随着天宫一号的太空对接试验完成和天宫二号与货运飞船太空加油的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完成了第一步和第二步的全部任务,正在迈入“空间站时代”。而为这些航天器研制发动机的,正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团队。

 

中国空间站将对全人类开放

 

这些航天器上的发动机和火箭上的大型发动机不同,我们一般看到的火箭发射,发动机最多飞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将卫星运到预定的轨道就完成任务了。空间站上的发动机,最少要工作15年,不仅寿命长,还得轻,从重量到安装位置、朝向,发动机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推敲。

 

36个发动机分为20组,每一个发动机都有重量要求,其中一个发动机机组最初设计的时候16公斤,而目标是必须减到10公斤。设计师们加班加点进行仿真计算,仿真计算结果出来以后,根据应力结果进行再度分析,再进行优化设计,经过多轮的迭代以后,最后达到了10公斤的目标,每一轮设计都是要像抠蚊子腿一样,一点一点做到最佳的方案。

 

这些发动机的研制是中国空间站工程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前后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动力系统都已经做好准备。现有的国际空间站,由美国、俄罗斯等国合作研制,最迟将于2028年退役。届时,太空中翱翔的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它的接力者,对全人类开放。

 

揭秘秦岭深处的大推力发动机

 

要想把空间站等各类航天器送到太空,就必须有运载工具,而发展重型运载火箭,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必不可少。重型运载火箭代表着一个国家最高科技水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

 

在秦岭深处,有亚洲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研究中心,那里正在进行中国首台泵后摆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的测试。泵后摆技术,是重型运载火箭的核心技术。重型火箭发射升空时,需要拥有更强大的姿态调整能力,以抵御气流、燃烧等带来的影响,确保火箭按既定轨迹行进。

 

传统发动机是整体摆动,泵后摆技术将摇摆装置后置,局部摇摆,能使发动机体积缩小,节省出来的空间,可以为运载火箭并联更多的火箭发动机提供可能,从而实现超大推力。

 

此前,全球只有俄罗斯掌握这种技术,现在,中国第一台泵后摆发动机,正在接受测试。点火后,泵后摆发动机面临近两万转高转速、3000摄氏度高温的考验,在发动机的内部,点火时的瞬间压力会达到120吨,相当于将黄浦江的水打到高海拔的青藏高原。整个试验台架在强烈的震动中,稳如泰山,泵后摆所有部件完美运转,中国首台泵后摆大推力火箭发动机研制成功。

 

人类对浩瀚宇宙探索的道路上,一项项尖端空间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几年,与航天相关的总产值将会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比如,正在组网的北斗卫星系统,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卫星导航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000亿元。

 

商业航天的开发,也带动了一大批新技术的发展,比如激光通讯、量子通信、空间新型动力、空间电源等。像航天产业这样的高端制造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迸发出创新活力。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


上一篇:香山科学会议第S45次会议聚焦“天琴计划”
下一篇:星途探索梁建军:商业航天的核心是降成本,亚轨火箭明年首发

 相关专题:

·专题1信息无

·专题2信息无
 
  热门文章:
 · 模型制作工艺[16170]
 · 航天模型设计[14383]
 · 航天模型知识[13599]
 · 西班牙工业科技发展中心[13190]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关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评论无
*验 证 码:
*用 户 名: 游客: *电子邮件:  游客:
*评论内容:
发表、查看更多该信息的评论 将本信息发给好友 打印本页  
聚合内容 支持火狐浏览器 支持傲游浏览器 支持opera浏览器 支持世界之窗浏览器 支持谷歌浏览器 知识共享

Copyright © 2009-2020 SPACEI.NET.  
晋ICP备08003248号-1